面向殘疾人定向招聘,北京129家事業單位提供138個崗位

5月27日,2024年度北京市事業單位面向殘疾人定向招聘現場諮詢會在彙愛大廈舉辦,活動持續兩天,由各個招聘單位為有應聘意向殘疾人提供面對面諮詢服務。記者現場瞭解到,今年有25個市行業系統、17個區(含經開區)所屬129家事業單位,面向殘疾人設置了138個定向崗位。

5月27日,2024年度北京市事業單位面向殘疾人定向招聘現場諮詢會在彙愛大廈舉辦。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5月27日,2024年度北京市事業單位面向殘疾人定向招聘現場諮詢會在彙愛大廈舉辦。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放寬招聘條件,為殘疾人量身定崗

27日上午,諮詢會現場人頭攢動,用人單位展位前寫明了自身簡介、招聘人數和招聘條件,前來諮詢的應聘者包括聽力障礙、肢體殘疾等類別的殘疾人,他們有的是具備多年從業經驗的社會人士,也有剛邁入社會的應屆大學畢業生。

馬女士存在四肢末端肌肉萎縮的情況,能行走,具備10年的工作經驗。在來諮詢會之前,她已經通過此前公開的信息篩選了自己感興趣的用人單位和崗位,此次前來是希望能面對面溝通、諮詢。

諮詢會現場人頭攢動。 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諮詢會現場人頭攢動。 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我是四級聽力殘疾,比較輕微的那種,對工作多少會有些影響,但能夠克服。」小崔是去年畢業的待就業大學生,這是他第一次參加事業單位面向殘疾人定向招聘,「今天來諮詢會現場集中諮詢瞭解,也能讓家人和自己放心。」

據北京市殘聯教育就業部副主任申競然介紹,2024年是促進殘疾人就業三年行動收官之年,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殘聯於5月20日聯合發佈了《2024年度北京市事業單位面向殘疾人定向招聘公告》,25個市行業系統、17個區(含經開區)所屬129家事業單位設置了138個定向崗位,為殘疾人送上就業大禮包,助力殘疾人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記者看到,現場所有用人單位都不限制殘疾類別和殘疾等級。申競然表示,定向招聘從崗位所「需」、殘疾人所「有」出發,盡力放寬年齡、學曆、專業、工作年限等要求,所有崗位均以具有正常履行崗位職責的身體條件為要求,不限制殘疾類別、殘疾等級。

手語誌願者正在用手語幫助應聘者與企業代表進行交流。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手語誌願者正在用手語幫助應聘者與企業代表進行交流。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據瞭解,今年的定向招聘中,62個崗位要求40(周)歲及以下,33個崗位面向大專或大專及以上學曆,40個崗位不限學位,95個崗位僅面試,120個崗位無專業工作年限要求。除部分專業性、技術性要求強的崗位外,其餘崗位儘量設置多個相近的適合崗位要求的專業,33個崗位按照專業大類或相關專業設置專業條件,10個專業要求不強的崗位,不限專業。比如北京會議中心的環境綠化部綜合管理崗、西城區新街口街道市民服務中心的綜合政務管理崗和北京市對外貿易學校的總務處體育器材管理崗都不限專業。

「我們開闢的是綜合政務管理崗,面嚮應屆畢業生,但是把年齡放寬到了30週歲,也不限專業,學曆要求本科及以上。」西城區新街口街道招聘聯繫人楊女士表示,崗位幾乎是為殘疾人量身定製:「我們也考慮到了殘疾人的身體條件,比如說聽力殘疾人的語言障礙、肢體殘疾人的行動障礙,所以崗位偏向管理,不涉及太多與人交流或者身體行動的工作。」

每人可報考1-3個符合條件的崗位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北京市有244名高校殘疾人畢業。為幫助應屆高校殘疾人畢業生早就業、就好業,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統一調配和各單位的支持下,此次招聘面嚮應屆畢業生提供48個崗位,其中43個崗位所需專業均與畢業生所學專業進行了匹配,並開發5個不限專業崗位,為應屆畢業生提供更多選擇。「這五個不限專業的崗位競爭應該會比較激烈。」申競然說。

應聘者正在向用人單位工作人員諮詢招聘信息。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應聘者正在向用人單位工作人員諮詢招聘信息。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記者發現,諮詢會現場有多家醫療衛生機構也提供面向殘疾人的就業崗位。申競然表示,北京市醫療衛生機構崗位需求較大,但醫學相關專業殘疾人畢業生較少。為緩解這一結構性矛盾,在衛健部門、醫管中心支持下,醫療衛生機構開發了行政管理、病案管理、醫患協調、器械管理、財務、信息等15個非醫學崗位。另外,針對殘疾人技能特長,開發了針灸、推拿、按摩、康復治療等10個崗位。

同時,本年度的定向招聘還優化了招聘辦法,在報名環節,允許每人可報考1-3個符合條件的崗位,以增加應聘機會、提高錄取率;在資格審查環節,由市殘聯對應聘人員殘疾人證信息進行統一核驗,避免身份爭議,也為今後精準設置崗位提供信息支撐。

應聘者正在看企業招聘信息。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應聘者正在看企業招聘信息。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在考試考核環節,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指導各招聘單位按照「幹什麼、考什麼」原則靈活採取能力測試、考察等多種方法擇優錄用,既考慮了事業單位自主選拔特點實際,也減少了殘疾人進入事業單位限制。並在考試考核中為殘疾人提供無障礙服務和合理便利。

在體檢考察環節,充分考慮殘疾特性,明確不以殘疾本身作為判定體檢是否合格的依據,解決了體檢環節招聘單位和殘疾人可能遇到的困惑和障礙。

此外,據申競然介紹,這是北京市第二年舉行事業單位面向殘疾人定向招聘,2023年,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殘聯首次集中實施事業單位面向殘疾人定向招聘工作,47名殘疾人由此走上了事業單位工作崗位,取得歷史新突破。「相比起去年,今年的定向招聘增加了崗位數量,更加註重崗位統籌和崗位優化。」

據瞭解,下一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殘聯將共同跟進本次定向招聘的後續環節,並在近兩年實施事業單位面向殘疾人定向招聘工作的基礎上,認真總結、提煉經驗,探索建立常態化推進事業單位定向招聘機制,促進殘疾人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共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新京報記者 葉紅梅

編輯 唐崢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