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要想考試成功,注意這五大關鍵

#考試成功的五大關鍵#【西媒:要想考試成功,注意這五大關鍵】西班牙《國家報》網站5月12日刊發題為《考試成功的五個關鍵》的文章,作者是伊格納西奧·薩夫拉。全文摘編如下:

在學習時,劃重點或簡單地重讀筆記並沒有多大幫助。另一方面,讓家長向孩子傳授知識,或者讓孩子自學則比想像中更有益處。近幾十年來,科學積累了大量關於人類如何學習的信息。然而,學生們很少接受證據顯示最有效的學習技巧培訓。

43歲的埃克托爾·路斯曾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工作,後來轉行從事學習心理學研究,併成為該領域的權威。他表示:「我們談論的是數千項實驗,是關於認知和記憶如何運作的公認問題。」在「選擇性考試」(即高考)前幾週,本報探討了如何通過科學原則提高學習效率。這些原則在任何年齡段都能取得成效——從在學校學習到準備競爭性考試都非常有用。

1.思考所學內容的意義

路斯說,第一步是思考所學內容的意義。當你第一次坐下來閱讀時,這就是所謂的「消化」,包括試圖理解它,思考它與你已經知道的其他事物的異同。用自己的話對其進行解釋,想出自己的例子,或進行類比。任何能讓你思考所學知識以保留其意義的方法,都是更好地記住知識的關鍵,因為人類非常善於記住意義。

例如,如果一個學生正在學習伊韋拿半島舊石器時代的經濟和社會問題(這是去年的西班牙高考題目),就可以每讀幾段就停下來用自己的話解釋一下讀到的內容,這將有助於更好地記憶。如果學生正在學習化學中的密度概念,就可以先做一個簡單的類比來幫助自己理解,例如想像一輛滿載乘客的公交車,而旁邊的另一輛公交車上只有寥寥幾個人。

2.喚醒大腦中的知識儲備

巴塞隆拿自治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瑪爾塔·迪樸度說,最有用的學習方法之一就是從記憶中檢索所學內容。這就是所謂的喚醒,包括自我測試和自我評價。進行這種行為的人通常是為了檢驗自己是否已經知道了某些事情。但迪樸度說,最有趣的是,研究表明,當一個人回憶起某件事情時,其記憶會得到更好的鞏固,也更有可能在未來再次回憶起這件事。

實驗發現,即使一個人努力回憶某個學習內容卻失敗了,只要沒有立即放棄並去看書上的答案,那麼以後對同一題目的複習就會有效得多。

在學習事實、思想、概念或方法時,喚醒策略非常有效。路斯表示,在數學或物理學習中,喚起對一個方法的記憶包括練習它,再次做練習而不去看過去是如何完成的。

練習喚醒的方法有很多種。大聲或在腦海中向自己解釋,或向他人解釋;編寫提綱或摘要(不看原文);或者使用「閃存卡片」(一面寫問題、另一面寫答案的卡片),這種方法特別適用,因為要完成回憶,關鍵是要檢查所記內容是否正確。

迪樸度還說,喚醒策略還有一個附加的好處:因其包括模擬學生在真實考試當天必須做的事情,所以這種訓練可以降低他們面對考試時的焦慮程度。

3.避免無效的學習技巧

反復閱讀同一內容是最常見的學習策略之一。但研究表明,這也是最沒有成效的方法之一。路斯警告說,重讀與回憶不同,回憶會讓學習者面對學習中的漏洞,而重讀則會給人一種虛假的安全感。路斯說:「重讀課文會給你一種熟悉感,讓你認為自己已經知道了。但熟悉和能夠解釋兩者之間有很大區別。」這種學習技巧的低效和受歡迎在很大程度上都源於其過於簡單。

路斯說,與重讀類似的還有其他一些做法,比如在學習過程中經常劃重點或抄寫。他說:「這並不意味著這些方法毫無用處,所有這些方法都能產生效果。但它們並不是最有效的。換句話說,它們不是投入時間的最佳方式。」

4.間隔學習和交織學習

迪樸度說,拉開學習時間間隔是使學習持久的最佳方法之一,這一點已被大量研究證實。理想情況下,複習一門科目的間隔時間為幾天甚至幾週,並不固定,除其他因素外,還取決於考試的臨近程度。路斯表示,成功的方法是將喚醒與間隔策略結合起來,「努力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時間記憶一些東西,告訴大腦這是重要的信息,應該隨時掌握」。

間隔策略的另一個極端是所謂的填鴨式學習(或考試前一兩天的瘋狂學習)。這種做法在入學的頭幾年效果不錯,尤其是對擅長這種做法的孩子來說。然而,這種做法不僅會導致學習效果曇花一現,而且會隨著學習要求的提高而變得越來越無用。

從中長期的角度重新審視各門學科,這對於那些在六月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說可能為時已晚。但研究為他們提供了一種與間隔學習有關的技巧,即交織學習。與其分塊學習——例如先學數學,再學哲學,不如將兩個科目交織在一起學習。

在2010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大學教授教四年級學生如何計算各種立體圖形的大小。一組孩子以分塊的方式進行學習和練習,另一組孩子則將所有題目交織在一起做。孩子們接受了兩次測試,一次是在學習結束時,另一次是在第二天。分塊學習的孩子課後做對了100%的練習,但第二天他們的正確率下降到了38%。交織學習的孩子在即時評估中做對了81%的題目,但第二天的正確率仍為78%。

5.避免邊學習邊聽音樂

工作記憶可以被定義為你在任何特定時刻保存你所關注的信息的心理空間,而這個空間是非常有限的。路斯說:「你可以通過嘗試進行數學運算來測試。只要運算量稍大,你就會不知所措。」這也是為什麼如果旁邊有人說話,你就很難集中精力閱讀的原因。

同時,工作記憶也是通往長期記憶的大門,而長期記憶正是你在考試中需要利用的。路斯說,工作記憶的容量是有限的,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理想的學習環境是沒有視覺或聽覺干擾的地方,其中就包括不要聽音樂。研究表明,聽音樂會影響學習,但影響程度因音樂的特性而異,例如,如果音樂中有歌詞,影響就會更大。與其他刺激一樣,聽音樂會迫使大腦將認知資源用於抑制音樂,這將導致聽音樂學習的人會更快感到疲倦。這位心理學家說,最好是計劃好休息時間,在休息時獎勵自己,那時再聽音樂。

路斯承認,也有一些例外情況。「如果因為沒條件在一個安靜的地方學習,那麼聽音樂可能是糟糕選項里最不糟糕的一個,尤其是聽沒有歌詞的輕鬆音樂。」還有一些人多年來一直在音樂中學習,而且在對大學生進行的實驗中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他們不聽音樂時成績反倒會下降。(編譯/劉麗菲)​​​#2024高考# ​​​#距2024高考還剩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