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出台10天,北京等地樓市活躍度上升
中新網5月27日電(中新財經記者 左宇坤)自央行5月17日發佈多項房地產利好政策後,數據顯示全國超過80%的城市已經落地「517」新政,超200個城市發文執行首套房貸首付比例15%。這會對樓市熱度產生怎樣的影響?
中新財經記者向北京等地的相關從業人員瞭解到,部分城市市場活躍度和信心均有所提升,但想在整體成交數據上有更明顯的體現,還有待政策效果進一步發酵。
北京新房市場部分樓盤銷售回暖
位於北京市海澱區五環外的一處樓盤,可謂是近期北京新房市場中的大熱門。中介圈子裡流傳著該樓盤「5月份已賣出20多套」的好成績。
該樓盤一位銷售人員向記者確認了銷售的火爆:「我們這正好位於北五環外,符合北京‘430’政策提到的五環外可新購一套住房的位置;其次我們這屬於北京的海澱區,還是非常熱門的,許多互聯網企業員工會在這片買房;然後就是項目本身的定位和品質都是相當不錯的。」
該銷售人員直言近期新出的政策對銷售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他提到,光是五月售出的套數差不多已經比今年前四個月加起來要多了,特別是今年二月,其實賣得不太理想。「這個月我們賣出的,超過半數的還是總價千萬元以下的高性價比房源。目前也依然有很合適的優惠和一些特價房。」
不過,不同樓盤間也存在著冷熱不均的現象。採訪過程中有不少銷售人員表示,來看房的人數總體確有上升,但成交量還沒能看出明顯變化。在他們看來,這主要是因為北京目前只下調了公積金貸款利率,還未跟進降低首付和下調商貸利率,很多人還在等待更多政策。
北京二手房市場活躍度上升明顯
相比新房,北京二手房市場活躍度的提升更加明顯。北京市朝陽區一位房產中介小雯,新政出台後平均每天能進行三組帶看,據他回憶,上次有這麼多的陪訪還是在去年9月剛執行「認房不認貸」的時候。
「賣家和買家的博弈又開始了。」不停帶看的過程中,小雯深刻感受到了雙方心態的變化。「有的業主上週還能再談的價格,突然坐地起價加了20萬元,一分不降;也有的買家之前很‘佛系’,結果發現關注的好多房子突然都賣掉了,看了一個小時就定了。」
「說實話,‘517’新政剛出的時候大家並不是太看好,還在期待著更大的政策。不過這幾天的銷售確實算得上是今年最好的,房源庫存有所減少,一些報價也開始上漲。成交的基本是之前看了很久的客戶,尤其是剛需群體,不知道接下來會怎麼變化,乾脆不再等了。」
至於價格的變化,小雯認為短期確實止跌且略微回漲了一點,但不是特別猛。「有局部地區或房源漲幅比較大,我這片房子的單價在6-7萬元之間,聽說同戶型最近有漲價60萬元賣掉的,也有的房源在不到2個月的時間里經歷了降價30萬元再漲價30萬元的變化。」
小雯目前接手的顧客很多是置換群體,已經賣了舊的但還沒走完手續,大多都在觀望。「他們入手時很多都在房價上漲週期,火急火燎的,現在正是置換的好時機,想好好挑一下。」
中原地產數據顯示,5月25日-26日這個週末,北京二手房成交大約1900套,5月17-18日這個週末成交突破2000套。從5月1日-26日這26天的實際二手房成交看,北京已經成交了1.4萬多套,預計全月有望達到1.7萬套左右,這基本接近了3月小陽春1.8萬套的量。
市場期待進一步政策鞏固
「517」新政的核心,落腳在降低首付款比例和調整貸款利率。據中原地產研究院27日發佈的數據,截至目前,全國超過80%的城市已經開始執行這一新政。
具體來看,343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明確發佈政策文件執行個人首套房貸首付比例15%的城市已經超過200個,累計超過250個城市已經明確取消了房貸利率下限。
其中,深圳市場的回暖尤其引發關注。中原地產研究院監測市場主流中介掛牌價變動情況,按掛牌價漲跌平的比例做成掛牌價指數,「517」新政後,深圳上週大漲了5個百分點,漲幅接近2023年「830」新政後首個週末的2倍。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深圳市場的快速回暖得益於幾輪限購放寬,使得這一對政策敏感的城市市場率先有了反應。此外,深圳的房價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累計跌幅超過30%,價格回調到位,無疑增加了購房者的購買意願。
「當前市場回升的情況在一二線熱點城市比較突出,主要因為其新市民、外來人口、年青人集中,剛需購房、婚房、入學購房等比較旺盛。近幾年房價與購房成本下跌,積累了一部分需求。近期,政策改善了預期和購買力,進入市場的比較多。」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
5月27日,上海發佈《關於優化本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調整優化住房限購政策、支持多子女家庭合理住房需求、優化住房信貸政策、支持「以舊換新」以及優化土地和住房供應等九條政策措施,使得市場對熱度的進一步提高再添期待。
「中國樓市的核心是京滬深,深圳和北京已經明顯止跌,特別是北京二手房市場出現積極現象,代表市場接近底部了。這種情況下,如果再落地部分降息等政策,本輪小陽春很可能持續到下半年。」張大偉認為。(完)
【編輯: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