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慶餘年》範思轍的金項圈,吉林這些精美金器更亮了!

28日,「範思轍摘不掉的大金項圈」衝上百度熱搜榜。相對於激烈的劇情,這個被網民目測價值30萬的飾品顯然更有話題性。在國人心中,沉甸甸的金項圈,不僅是身份的象徵,更承載著家族的記憶與情感,述說著悠久歷史的輝煌與榮耀。

吉林地處東北腹地,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邊疆省份,豐富的地上地下文物具有鮮明的地方民族特色,反映了在吉林省境內居住的各民族與中原各民族的互相依存、互相影響、共同發展的關係。

夫餘、鮮卑、契丹、高句麗、渤海等古代民族用他們的智慧在這片神奇的沃土上開發建設著,留下他們的生活印跡。他們積極吸收所接觸的先進文化,促進本民族的發展,又保持著自己本民族文化傳統,把二者融合到一起,形成了自己民族特有的文化特點。在繁多的金器製品種類和製作工藝上可以看出,這些古代的少數民族在傳承、吸收中原和周邊文化的同時,又創造出各種各樣富有民族特色的金器製品,在漫長的藝術歷史上獨樹一幟,保持自己本民族的特色。

西漢 金絲穿瑪瑙珠耳飾 長7.7釐米 西漢 金絲穿瑪瑙珠耳飾 長7.7釐米 

1978年吉林省通榆縣興隆山鮮卑墓葬出土。此對耳飾是用一根金絲穿一六棱形紅色瑪瑙珠,然後對折擰成。兩側扭有小環,中間兩股分別穿一白石管和綠玉管,上部作一個金葉和彎鉤,以便佩戴。形製雖較簡單,但色彩卻很講究,紅、白、黃、綠交相輝映。左為陶瓷管飾,柱筒體部分以矽為主,石英粉岩熔燒製成,呈白色。表層部分銅、鋁等含量與玻璃管飾相同,並與白色圓筒部分無明顯的交結面,又有氣孔,說明是先塗後灼燒而成的。顏色呈藍色,是因燒結溫度不同所致。右為白瓷管,以矽、鎂為主。氧化鎂、二氧化矽含量在90%左右,雜質較少,為滑石礦。此種礦物既可作塗料、油漆,又可作陶瓷材料。熔燒後不收縮,不變形,緊密堅硬,熔融溫度較高。這說明當時鮮卑人對天然礦產資源有相當高水平的認識,知道了原料的找尋和配料,工藝技術水平相當高。通榆縣興隆山鮮卑墓葬及出土的文物,包括這對金絲穿瑪瑙珠耳飾,它既有鮮明的北方遊牧民族點,又能反映出受中原漢文化的強烈影響,為研究古代東北少數民族歷史提供了實物資料。

漢 瑪瑙珠金耳飾 長5.3、寬2.5釐米,重約12克漢 瑪瑙珠金耳飾 長5.3、寬2.5釐米,重約12克

1981年榆樹縣大坡鄉老河深深墓葬出土。此對串珠金耳墜系用一根金絲對折擰成「古」字形。上部作一彎鉤形和桃形金片供佩戴用,中下部擰成小環,用金絲穿綴十八片「圭」形薄金葉片,下部作一個大環穿一紅色瑪瑙珠。此對金耳墜形製獨特,製作精細,工藝精湛。金片與瑪瑙紅黃相映,看上去優美華貴。判斷為漢代貴族女子所用,是出土金耳飾中較為精緻的一對。

漢 金耳飾 長5、寬3釐米,重6.5克漢 金耳飾 長5、寬3釐米,重6.5克

1981年榆樹大坡鄉老河深墓葬發掘。純金質地,手工製成。耳飾下部為心形葉片狀,向上部漸收成長金絲,回折至葉片處成鉤,用以佩戴。下部至葉片之間金絲旋擰成螺旋形,間橫四對圓圈,似橫的8字。整個耳飾金質精純,色澤光潤,形製構思巧妙,一氣嗬成,與當時中原地區耳墜形製有所區別。判斷為漢代東北少數民族夫餘族人所使用。

漢 串珠金絲扭環耳飾 長4.1、寬1.7釐米 漢 串珠金絲扭環耳飾 長4.1、寬1.7釐米 

1981年吉林省榆樹縣老河深墓葬出土。夫餘是中國東北地區的古老民族之一。由夫餘族人為主體建立的夫餘政權(公元前二世紀~494)是東北地區最早的政權。夫餘族一直與中原王朝保持密切聯繫。在榆樹老河深的墓葬中,男女多隨葬各種形製的耳飾,大多為金質,但也有少量銀質的。這些耳飾的形製,與中原地區有別,顯然是當時當地的工匠製作的。這反映了當時夫餘的金銀工藝製作達到了較高的水平。也說明了夫餘族一直與中原王朝保持密切聯繫。在吸取漢代金器製作工藝的同時又融入本民族的文化元素。

渤海金花飾件 最小直徑1.5釐米,重1.2克渤海金花飾件 最小直徑1.5釐米,重1.2克

1971年在和龍縣八家子公社河南屯古墓出土純金質地,打製工藝,通體為六瓣花形。三種大小不一的樣式組合而成。第一層先用金片側立一個圓形的花蕊,向外作六個花瓣,構成一整體。第二層即在第一層六瓣花的外沿參差重疊雙層六瓣花,這層花呈三瓣六形。第三層又加飾以六組雙葉和帶花蕊的三瓣花,花的周圍飾聯珠紋。直徑4.9釐米,重11克。花蕊原鑲嵌水晶,花葉鑲嵌著刻有葉脈紋理的綠鬆石。金花飾背部都有金鉚釘用來鑲嵌和固定。

整個金花層次清楚、繁而不亂、造型精美、作工精巧,體現了較高的工藝技術水平。從形製及工藝上看具有明顯的唐代風格,這些遺物應屬唐代渤海的遺存。

渤海金飾件(劍鞘柄首裝飾) 渤海金飾件(劍鞘柄首裝飾) 

長2~4、寬2.5、厚1.3釐米

1971年在和龍縣八家子公社河南屯古墓出土此件文物純金質地,成蝶形的卷草紋,通體呈橢圓空桶狀,以便套在劍鞘上。分為柄首、刀鞘、刀鞘末端三部分,雖然殘損但看上去做工精細,圖案精美,紋飾及製作工藝上具有唐代的風格特徵。

遼 金頭盔 高12.5、底徑14.7釐米遼 金頭盔 高12.5、底徑14.7釐米

1972年哲盟科左後旗海斯改公社,牙馬吐大隊社員手中徵集。此頭盔形狀類似深覆罐,上部略收、圓唇沿下外壁有一週刻劃蓮花,花紋稠密,其下一週刻劃弦紋。頂部應有一帽頂裝飾,現已缺失,只賸餘平面。頭盔的形狀略小,沿下有一殘洞。不應該是實用器。

金 鑲金海螺飾 長 11、寬 4.4 釐米金 鑲金海螺飾 長 11、寬 4.4 釐米

此件文物於1958年扶餘縣西山屯金代墓出土。鑲金海螺飾為金扣白玉帶上裝飾件,整體長橢圓形,兩端有黃金圓帽,中間夾一個海螺(海螺已經殘缺大半),內用一金絲外用一長方形金片連接牢固。連接至金絲在一端擰成一環,便於繫掛,金帽及金片上飾忍冬草花紋,上下襯珍珠紋地。現玉帶上的海螺為複製品。這是金代墓葬出土的較完整的玉帶。所謂的玉帶,通常是指用玉裝飾在皮革製的腰帶即革帶。這種裝飾上的用玉製品稱為「帶銙」。

此件全帶由12塊長方形的玉銙、6塊桃心形玉銙和一塊圓首的長方形玉鉈尾組成。並用金鉚釘連綴於馬尾帶上。表面均光素無紋。帶扣和帶環均為純金質地。革帶是繫於袍服外面的一種代表身份地位的飾物,革帶上因等級不同綴有玉、犀、金、銀飾物等,其中以玉最為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