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邱建軍:派出所里的「拚命三郎」,倒在女兒高考前

6月3日,武漢漢口殯儀館,弔唁的人們排隊告別邱建軍。

半個月前,他剛過完50歲生日。那天,女兒用自己攢的錢給他買了一個大蛋糕,妻子送了一雙他喜歡的運動鞋。可惜由於太忙,他還沒有來得及穿。

邱建軍是武漢市公安局江漢區分局漢興派出所副所長,在刑偵領域忙碌了幾十年,和家人聚少離多。在妻子陸英眼裡,他始終忙工作,吃個飯都要接七八個工作電話,半夜三更接到電話,說走就走。偶爾她會抱怨,「在家總是心不在焉的。」

邱建軍也和同事李鬆說,自己最大的遺憾就是忽視了家庭,還有幾天女兒就要高考了。他本打算考試當天送女兒去考場,然而這個簡單的願望也沒能實現——6月1日,在一次與持刀歹徒的搏鬥中,他倒在了血泊中,再也沒能起來。

邱建軍。 圖源:武漢警方邱建軍。 圖源:武漢警方

與歹徒搏鬥時,身中15刀壯烈犧牲

6月3日上午8時,漢口殯儀館告別大廳內,邱建軍的遺體身著警服安臥在鮮花中,上蓋鮮豔的黨旗。

站在殯儀館內,警校同學黃崑仍不能相信,那個一直吵著要約飯的寢室長就這樣離開了。

6月1日0時12分,武漢市公安局接群眾110報警稱,在江漢區常青三路某賓館門口,有一名男子拿刀欲傷人。

武漢市公安局立即調度江漢區分局漢興派出所、南國北都警務站到現場處置。當天,漢興派出所值班副所長正是邱建軍。

接到警情後,他帶隊趕至現場,發現嫌疑人已離開。為盡快消除隱患,邱建軍組織警力展開影片追蹤和信息摸排,查明持刀男子為外地來漢人員馮某,且已返回租住地。

淩晨1時許,邱建軍帶領民警、輔警攜帶警用盾牌、鋼叉、警棍等裝備趕到該租住處。馮某的母親開門後告知,馮某在臥室內並將門反鎖。

從客廳到臥室要穿過一個寬不到1米、長約2米的狹窄走道,邱建軍朝屋內喊話勸馮某出來,雙方相持約10分鐘,馮某突然打開房門亂砍。

據當時受傷的民警劉承歡回憶,馮某拿長劍先猛砍向持盾牌的同事後,又朝他劈砍,把他手中的警棍砍落。劉承歡倒在沙發上後,馮某第二劍又朝他頭上砍來,他只能被迫舉起胳膊擋,左胳膊、頭部被砍傷了。

邱建軍掏出手槍並上膛。就在此時,馮某從臥室換了兩把匕首再次衝出來,母親見狀試圖上前勸阻,但馮某仍然揮舞著凶器往外衝。

嫌疑人被控制。 圖源:武漢警方嫌疑人被控制。 圖源:武漢警方

江漢區公安分局技術中隊長胡斌在接受採訪時說,從現場還原瞭解到,由於現場異常逼仄,馮母也在現場,為防開槍誤傷馮母和現場戰友,緊急關頭,邱建軍毫不畏懼地衝上去。

近在咫尺的馮某衝上來朝邱建軍的頸部、腹部亂捅。傷人後,馮某拎刀就跑,前後中了15刀的邱建軍忍痛捂著頸部追趕。從馮家下樓有25級台階,出門棟約7米,右拐20多米後,邱建軍倒下,血流了一路。隨後,聞訊趕來增援的戰友合力將馮某製伏抓獲。

戰友和醫護人員緊急將邱建軍送往醫院搶救,他的警服被鮮血浸透。淩晨5時許,邱建軍終因失血過多,救治無效,壯烈犧牲。

當天早上6時許,黃崑被手機鈴聲叫醒。接通電話後,話筒那邊始終沒人說話,黃崑問怎麼了,「邱建軍,沒了。」沉默了幾秒鍾後,對方泣不成聲。

黃崑掛斷電話愣了一會兒。起床後去衛生間刷牙時,他猛地感到不對勁,心裡湧出來說不出的酸楚,眼淚止不住地掉。從事刑偵工作多年,見多了生離死別,黃崑從未如此強烈地感受到心痛。

「寢室長」與「好大哥」

提到邱建軍,幾乎所有人都會想起那個1米73個頭、一笑一臉褶兒,說話高亢的「大哥」形象。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邱建軍總會不時地關照他人。

對黃崑而言,「會照顧人的寢室長」是他對邱建軍形象的縮影。

那是1990年7月20日,他與邱建軍第一次見面。他們二人與其餘八人都被分到了武漢市人民警察學校的一間寢室。

和黃崑等人不同,邱建軍家庭條件並不好,也承擔了更多家庭的重擔,在性格和氣質上和其他少年比更成熟,但實際上,當時的邱建軍也才15歲,他被推舉成了寢室長。選床鋪時,邱建軍選了寢室里最「遭罪」的靠門的下鋪,不僅吵,冬天走廊的冷風還會從門縫裡灌進來。

在警校里,不可避免地會進行高強度訓練。每次訓練回來,因為出了一身汗,邱建軍、黃崑等人的衣服褲子上都結了一層鹽晶,在大家都累得走不動時,邱建軍一定是那個提著水壺去樓下接熱水給大家泡腳的人。

上刑偵課,教官在課堂上播放刑偵現場的錄像,一幕幕駭人的場景呈現在了少年們的眼前。膽小的人晚上睡不著,邱建軍便和他們睡在一張床上,安慰著「別害怕」。四年警校生活轉瞬而過,大家各奔東西,成家,立業,各自忙碌,卻彼此牽掛。

2023年,為了照顧孩子上學,黃崑搬到了離邱建軍派出所不遠處的一處住所,然後發了朋友圈。幾分鐘後,邱建軍就打來電話,喊著要和老友約飯。

兩人互相調侃了一番,邱建軍發現兩家孩子在同一所學校讀書,就告訴黃崑,自己是他的寢室長,女兒們也要傳承他們寢室的「衣缽」,進了學校記得叫師姐。然而,一年內,黃崑多次打邱建軍電話,得到的回覆要麼是出警、要麼出差、要麼加班、要麼值班。約好的飯局也一拖再拖。

李鬆則是在2000年與邱建軍認識的。他坦言,在工作中,年輕民警辦案時,邱建軍都會主動詢問案子的進展、遇到的困難,必要時進行一些提點、幫助。邱建軍還格外注重對新警的培養。邱建軍曾說「要給刑偵留下一點種子」,為所里培養出刑偵人才。

在單位里,邱建軍會去各個探組「溜躂」。主動瞭解案件進展,詢問辦案民警證據收集的怎麼樣,嫌疑人主動交代的可能性有多大。

他對年青人特別關注,必要時進行一些提點、幫助。新警帶嫌疑人去廁所,邱建軍見狀,會告訴他要有哪幾點需要注意:要先觀察環境,衛生間的窗戶是否上鎖。檢查垃圾桶里有沒有玻璃等利器,以防萬一。現實中和學校學的有些不同,他都一點點教,想把年青人早點培養出來。

迎難而上的「拚命三郎」

在同事的印象里,每次同事遇到一些比較難辦、難處理的事,邱建軍都會先站出來。

漢興派出所的民警張振曾在採訪時表示,「遇到醉酒的或者扯皮打架這些糾紛的時候,或者有些當事人在所里大吵大叫的時候,我們民警有畏難情緒的時候,邱所長絕對會主動站出來。」

每每提及邱建軍,李鬆都覺得他是一個純粹做事的人。在漢興派出所里,邱建軍堅持「規則第一,交情第二」。凡是分內工作沒做好,哪怕是關係不錯的好朋友,邱建軍也會「批評」幾句。

邱建軍辦案也總有一股衝勁兒,這也導致他多次負傷。

2012年,他主動申請支援基層,從武漢市公安局江漢區分局調到漢興派出所擔任民警。來所報到不足一個月,邱建軍就「盤」出了一條販毒線索,交易地點在一棟私房內。抓捕嫌疑人時,毒販抽出了匕首,刺進邱建軍的大腿,邱建軍忍痛將毒販牢牢控制,鮮血浸透了他的褲管。

李鬆和刑偵隊的其他同事去醫院看望他,多次囑咐他注意安全,告訴他工作上他是可以被替代的,但對家庭而言,他卻是唯一的,家人也多次告訴他要注意安全。邱建軍每次都答應得很爽快,承諾自己會很小心,但每次遇到危險還是衝在前面。

6月1日的任務現場,邱建軍擔心其他同事受傷,像以往一樣衝了上去。「他有槍,他覺得自己要擔起這個責任來,沒想到出事了。」

6月3日上午,邱建軍遺體告別儀式在武漢市漢口殯儀館告別大廳舉行。圖源:武漢警方6月3日上午,邱建軍遺體告別儀式在武漢市漢口殯儀館告別大廳舉行。圖源:武漢警方

直到現在,李鬆還是很難相信邱建軍已經犧牲,「我總想起他的那句話:‘哪天我走了,我一定要在所里留下種子。’」看著邱建軍培養的一批批年青人現已能夠獨當一面,「我感覺他還在」,李鬆說。

除了工作,邱建軍和李鬆聊的最多的便是自己的女兒,兩人曾談到對孩子未來的規劃,邱建軍不期望孩子能有多大成就,能找一份養活自己的工作,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就夠了。他曾遺憾自己因為工作忽視了家庭。

幾天前,他還跟孩子承諾,會送她去考場。他告訴李鬆,自己計劃著「早晨把孩子送到考場,回單位處理工作,考完再去接」。但3日上午,邱建軍靜靜躺在鮮花中間,女兒抱著他的遺像哭得撕心裂肺。

新京報記者 慕宏舉 實習生 張新惠

編輯 楊海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