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隨時代變革而破繭化蝶

    本版圖片均由視覺中國提供    本版圖片均由視覺中國提供

    傳統節日最重要的文化力量,源於其循環往複的時間屬性。我們年複一年的生活,是一個循環的時間週期,而傳統節日就是以年為單位的時間生活中,一個個最重要的時間節點。每到這個節點,與傳統節日相關的節俗、節食、傳說等方方面面,就會通過各種渠道進入我們的時間生活。傳統節日豐富著我們的日子,並加深著我們的族群文化認同。可以說,傳統節日是中國人時間生活里最閃亮的鑽石,是我們民族寶藏中最美麗的瑰寶。

    但是,我們需要客觀地看到,傳統節日的傳承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有的人說,現在年味兒越來越淡了,年過得缺點意思;有的人說,傳統節日就剩下吃了,彷彿端午節就剩下了粽子,中秋節就剩下了月餅。這些感受當然不能代表整體,卻也提醒著我們:傳統節日對現實生活的影響力確實在弱化。

    導致傳統節日影響力弱化的客觀原因有很多。對於我們20世紀60年代出生的人,小時候物資匱乏,中秋節能吃一塊月餅,可能會把月餅當寶貝似的,捨不得一塊全吃掉,還要留半塊第二天吃。過年穿上新衣服也會高興好多天。在今天這個物資非常豐富的時代,這些來源於物資滿足的節日經驗,都不再給人那麼多興奮和快樂。

    變化不僅是物資供給。改革開放40多年,中國人的生活環境也出現巨大變化。傳統農業生活基礎上形成的節日習俗,與鄉村生活、村落社會契合度最高。然而,2023年年底,城鎮人口佔全國人口的比重已經達到66.16%,很多人面臨如何在城市紮根的問題。在城市生活中,傳統的鄉村親緣關係、鄰里關係自然被弱化,很多傳統節俗施展不開。

    家庭是社會最小的細胞。家庭既是個體生命的搖籃,又是社會穩定繁榮的重要基礎。從家庭看,原來我們習慣的是主幹家庭,大家族中一個老爺爺幾個兒女,下面是一群孫男孫女。現在我們面臨的更多的是核心家庭,一對夫婦及其未婚子女組成的「小家庭」成了社會主體。核心家庭成員較少。特別是伴隨人口老齡化,一個小孩、兩個父母、四個老人的家庭結構與傳統主幹家庭完全顛倒。傳統節俗如何與中國社會新的家庭結構完美結合,如何拓展出新的節俗展開方式,社會依舊處於摸索變化中。

    到個人層面,伴隨智能手機的普及,互聯網、人工智能越來越深地浸入人們的生活,給人與人的接觸方式帶來巨大變化,也對傳統節日構成多方面影響。

    可以說,對傳統節日的衝擊來自方方面面,挑戰來自四面八方。如何喚起傳統節日的生命力,也就成了需要討論的重要問題。

    變化一直是傳統節日的生命力所在。歷史上,很多傳統節日都是因為適應社會變化,進行自我更新,最後才獲得強大的傳承力量。舉一個例子說,我們最熟悉的春節,並不是自古就是今天這個過法。從南北朝到唐代,新年最重視的是元日(正月初一)、人日(正月初七)、上元(正月十五),是三段式結構。明清以後,新年的重點才集中到從初一到初五加上元。這一變化用連續五日的節期,突出了新年在一年節日中的崇高地位。因為這一調整合理,所以沿用至今。

    就節俗而言,如何賦予節日新內容,形成新的節日傳統,對節日發展影響也至關重要。

    以清明節為例,原本它只是主要流行於山西的地方性節日——寒食節。到了唐代,發展出寒食掃墓祭祀祖先的新節俗。在重視血緣、孝文化高度發達的中國古代,對於一個家族來說,慎終追遠、掃墓祭祖具有重要文化意義。從此,寒食節迅速傳播,成為全國流行的節俗。「三日無火燒紙錢,紙錢那得到黃泉」,因為寒食不能動火,可掃墓祭祖要燒紙,於是,緊排寒食節後的清明日地位變得越來越重,加之吸納了上巳節一部分踏青習俗,最後成了春季最大的節日。

    概而言之,我們所說的節日傳統,只是在變革中的傳統,是不斷被重新確立的傳統。正因為有這變化的傳統,傳統節日才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跨越城鄉的互聯網,已經成了傳統節日最重要的傳播平台。今年的端午節和高考時間接近,網上就能看到定勝糕成了端午禮物,成了端午節新節食的一種。高考是我們中國人家庭的大事,對有考生的家庭,這份禮物真是太貼心了。

    我認為,不斷變化的傳統節日,和不斷變化的當代中國正處在一個磨合期。不論世界如何變化,中國人豐富的文化創造力都在,中國人對於美好生活的期待都在,而這正是傳統節日生命力的源泉。

    蠶蛹打破原來的殼,是痛苦的,但是,一旦有一天破繭成蝶,當美麗的蝴蝶張開雙翅飛翔,整個世界都會為之變得更美麗。

    (作者係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

劉曉峰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6月12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