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中追猿,37只海南長臂猿的保護之路

早上4點,周照驪背上乾糧、走出野外棚屋,打著手電筒在熱帶雨林中穿行。破曉之際,林中傳來「嗚、嗚」的鳴叫,循著這些宣誓領地的叫聲,他精準定位到在樹冠間擺盪的「雨林精靈」,它們就是僅分佈於我國海南島的特有物種——海南長臂猿。

海南長臂猿。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霸王嶺分局供圖海南長臂猿。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霸王嶺分局供圖

追蹤監測長臂猿

海南長臂猿監測隊副隊長周照驪是海南人,但進入監測隊之前,他沒聽說過這一海南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中的旗艦物種。

20世紀50年代初,海南長臂猿曾廣泛分佈於海南全島,數量約2000只。由於森林被大量砍伐,海南長臂猿棲息地不斷減小,加之種群遭受頻繁干擾和獵殺,海南長臂猿數量急劇下降。到20世紀70年代末,僅剩7—9只個體倖存於海南霸王嶺的熱帶雨林之中,成為全球最瀕危物種之一。

成年雌性海南長臂猿的毛色為黃色。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霸王嶺分局供圖成年雌性海南長臂猿的毛色為黃色。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霸王嶺分局供圖

轉機出現在1980年,當年,霸王嶺長臂猿自然保護區批準成立,並於1988年晉陞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3年,保護區面積再次擴大至45萬畝,也正是那一年,一次大規模的海南長臂猿野外調查結果顯示,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存有長臂猿兩群13只,向外界證明了海南長臂猿雖處境危險,但並未滅絕。

海南長臂猿喜歡吃什麼?是否有新的小猿出生?要開展保護,首先要搞清楚這些問題,海南長臂猿監測隊就此成立,對海南長臂猿家庭群及獨猿進行每個月不少於10天的現場監測。

周照驪記得第一次見到海南長臂猿的情景。「很親切,畢竟它們是類人猿嘛,長相也很可愛。」成年雌性海南長臂猿的毛色為黃色,雄性為黑色,它們的毛髮蓬鬆、濃密,小小的面孔上有雙圓溜溜的眼睛。在他看來,海南長臂猿也很聰明。「春夏秋冬,哪裡樹上的果實成熟了,它們都知道,而且總能記住最近的路線,不會繞大圈。」

要跟上海南長臂猿並不容易,它們手臂強壯,在林中蕩臂前行。監測隊員則要撥開茂密的植物,跨越深深的縱橫溝穀,在無路的雨林中追蹤,一不留神就跟失了。但幸運的是,長年累月的遠遠觀望,讓海南長臂猿逐漸意識到,這些身著迷彩服的人對它們並沒有威脅,它們不再害怕隊員,看到他們也不會匆忙逃走。

從個位數到37只

隊員們都有自己長期跟蹤的海南長臂猿家庭群,這一家子發生的情況,隊員們都清楚掌握。有的母猿平平的肚子隆起來了,隊員們便知道它懷了孕,還能推測出來它的產期。「相比於監測設備只能看到固定的區域,監測隊員追蹤看到的情景非常直觀。」周照驪說,母猿的毛髮蓬鬆,小猿的個頭又小,如果不仔細觀察,很難看出猿媽媽將嬰兒抱在懷裡。同時,成年個體會遷出家庭群,與其他群遷出的異性組成新的家庭,或者取代現有群中的同性個體。這些家庭群中的變動也被記錄在案。

多年的追蹤觀察,隊員們摸清了海南長臂猿的食譜。它們喜食的植物多達130多種,除了吃漿果和嫩葉,偶爾也會吃昆蟲和鳥蛋補充蛋白質。一些小眾的「食物」也通過監測得以證實。雨林里的藍果樹分佈較少,它們很高大,並非每年都會結果。但隊員們監測時驚訝地發現,海南長臂猿很喜歡吃這種植物的果實。

2003年以來,海南開展海南長臂猿棲息地生態修復,補植高山榕、小葉榕、紫荊等海南長臂猿喜食植物,擴大和改善棲息地範圍,棲息地修復面積近5000畝。按照海南大學對海南長臂猿棲息地的監測結果,區域內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明顯,除海南長臂猿外,其他野生動植物群落或種群也呈現逐步恢復的良好態勢。

除了單純的人工監測,野外監測手段也有了現代化技術的配合。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霸王嶺分局還與中山大學、中國林科院、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等科研單位合作,應用新技術進行海南長臂猿監測試驗,通過紅外相機、錄音設備對海南長臂猿種群及個體進行全天候監測。

保護海南長臂猿的努力帶來了成效,這些「雨林精靈」的家族不斷壯大,種群數量從20世紀70年代末的2群7—9只增加到2022年底的6群37只。國家林草局數據顯示,海南長臂猿是全球現存10只以下極危物種中,唯一基於自然恢復的成功案例。海南長臂猿的保護之路也入選了生態環境部推出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優秀案例。

定下種群數量翻番目標

2020年發佈的《海南長臂猿保護行動計劃框架》提出,利用約15年時間,實現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翻番和可持續增長。

海南長臂猿的生育率如何?種群數量翻番的願景是否容易實現?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範朋飛長期從事長臂猿的行為生態和保護生物學研究。他說,長臂猿是類人猿,其他長臂猿大概3—5年生一胎,海南長臂猿2—3年生一胎,生育率相對較高,且成活率也很高。但不排除年輕母猿沒有繁殖經驗,導致頭胎夭折的可能性。

在他看來,按現在的種群增長速度,如果沒有大的自然災害或疾病爆發,種群數量翻番的目標有可能實現。但海南長臂猿種群本來就很小,遺傳多樣性較低,面臨著突發疾病的風險。「所以不能忽視,要預防小概率事件的發生。」

朱鹮從1981年的7只到如今突破萬隻,大熊貓野外種群總量增長到近1900只,從數量上看,海南長臂猿的珍稀程度遠超朱鹮和大熊貓。海南長臂猿是否可以通過人工繁育的方式增加數量?

範朋飛認為,海南長臂猿人工繁育的時機還不成熟,由於野生種群太少了,建人工種群面臨沒有種源的困境。

科學保護

為了有針對性地保護海南長臂猿,相關的科學研究一直在進行。海南與國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6家單位合作,開展海南長臂猿有關科研課題超過15個,涉及海南長臂猿種群生態、繁殖習性、棲息地結構、食源植物、保護對策等。

「科學研究在保護決策的過程中越來越受重視。」範朋飛開展的研究包括兩方面,其中一個就是通過聲音識別個體進行種群監測。

他說,海南長臂猿每隻現存個體的命運都關繫著整個物種的未來。在監測中及時發現個體遷出、新群形成、雄性替換等關鍵種群動態,有助於保護工作者把握重要契機或防範潛在風險。雖然已有多種新興監測技術被應用於海南長臂猿的監測與保護,但計算機視覺、紅外熱成像等等技術難以在樹葉的遮蔽下區分海南長臂猿的個體,尤其是毛色全黑的雄性個體。相比之下,海南長臂猿嘹喨而持久的鳴唱是更為理想的監測對象。

「長臂猿雖然整體叫聲比較相似,但仍然可以透露出身份信息。」他說,2021年9月到2022年12月期間,他們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通過跟蹤觀察、主動錄音和被動錄音等方法識別和收集了5群8只海南長臂猿雄性個體的聲學數據,通過人工智能深度學習開發技術進行識別,準確率在90%左右。

另一項研究聚焦營養,探索海南長臂猿是否存在能量瓶頸,從而對其棲息地質量進行評價。「我們採集它們的食物,拿回實驗室做營養成分的測定,再通過公式估算出它們攝入的能量。」他說,整體上來看,海南長臂猿生活得很好,在冬天食物匱乏季節,它們獲得的食物相對少一些,但可以滿足生存需要。

在他看來,海南長臂猿似乎很難借鑒其他珍稀動物種群複壯的經驗,因為每個物種瀕危的過程和機制並不相同。但顯而易見的是,取得巨大成功的海南長臂猿保護已經探索出了獨特的經驗,這種經驗正在摸索中得以鞏固和更新。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唐崢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