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持續高溫,各地這樣保護戶外勞動者

建築工人——

彈性工作避開最熱時段

人民日報記者 李家鼎

6月11日傍晚,實行彈性工作製的天津市濱海新區建築工人在戶外作業。

趙世超 攝

6月11日清晨6時30分,在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的天津海洋工程裝備製造基地建設項目現場,100多名建築工人準時出現在工地,戴上安全帽,穿上反光馬甲,開始緊張忙碌的工作。

「我們的外管網施工作業特別多。」項目工地水電班班組長畢海南說,今年,為了應對高溫天氣,項目實行了「做兩頭、歇中間」的彈性工作製。

「今天最高氣溫有38攝氏度,昨天晚上項目管理員就通知大夥,讓早點休息,今天提早開工,還提醒我們帶好水杯、多喝水,注意防暑。」畢海南告訴記者,由於當天開工比平時提前了1個小時,預計上午10時就能結束,避開了最熱的時段。

項目承建方——中建三局總承包安裝華北公司項管部負責人王文斌說:「月初,公司就發佈了夏季高溫天氣安全生產工作通知,氣溫達到35攝氏度就要實施彈性工作製。我們會密切觀察,若超過40攝氏度,便會立刻停止一切戶外作業。」

上午9時,日頭漸高,氣溫上升。此時,降塵降溫噴淋、高壓霧炮機、灑水車全部上陣,銲接加工區、風管製作區等室外固定作業區域,也被工作人員搭起黑色遮陽網,鼓風機和大風扇「嗚嗚」作響。項目管理員還給工友發放瓶裝水、含鹽飲料等,叮囑大家注意補水。

上午10時30分,氣溫飆升,戶外被熱浪籠罩。施工現場已空無一人,畢海南來到距離施工現場100米外的休息室納涼。「累了能歇腳,渴了能喝水,熱了還能降溫。」畢海南說,最近,休息室還升級成了「工友清涼驛站」,擺放了防暑降溫藥品、花露水、小電扇,每天供應綠豆湯和茶水等清涼飲食。

畢海南說,公司還對職工宿舍的空調進行統一檢修,在淋浴房裡加裝了多個淋浴噴頭,24小時保障熱水供應。

「入夏以來,我們及時督促勞務公司根據標準為工人按時、足額髮放高溫補貼。」王文斌介紹,以畢海南所在的勞務隊來說,6月預期薪金支出42萬元,每人高溫補貼超過150元。

快遞員——

走進服務驛站歇腳納涼

人民日報記者 邵玉姿

6月11日,快遞員閆森超在河北省石家莊市一所「暖新驛站」用餐、休息。

王林 攝

6月11日上午9時35分,走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岸自強路上,記者已感覺高溫來襲。

揀貨、出庫、搬運上車……烈日下,自強路附近的一處快遞點內,快遞員閆森超正忙著搬運貨物。「這是一會兒要配送的貨物,天氣雖然熱,但工作不能停,很多客戶還急著收貨呢!」閆森超邊說邊忙,一旁的板車上貨物很快就堆得冒尖兒。

最近幾天,石家莊連續高溫。為了減輕戶外工作負擔,當氣溫超過35攝氏度時,閆森超所在的公司通過提高工作靈活度,避免快遞員在高溫時段內進行戶外送件。不僅如此,公司還及時發放了礦泉水、冰袖、掛脖電扇和藿香正氣水等消暑用品。

臨近中午,將板車送回快遞點後,閆森超招呼記者一起向不遠處的一家服務驛站趕去。

這家服務驛站名為「暖新驛站」,位於中山街道彙文國際酒店,空調、沙發桌椅、飲水機、微波爐、儲物櫃等一應俱全。踏入其中,頓感涼爽。「這裏不僅有午餐和水,還能吹空調、看雜誌。」說著,閆森超從冰櫃里取出一份公益盒飯放進微波爐,又拿上一瓶免費的水,找了個靠近空調的位置坐下,準備慢慢享用自己的午餐。

為關愛一線勞動者,保障高溫下戶外勞動者安全,近年來,石家莊市瞄準快遞員、外賣員等新業態就業群體需求,依託樓宇黨群服務中心、社區黨群服務站及愛心商家等,打造了436家「暖新驛站」,提供用餐休息、歇腳納涼、政策諮詢等服務。

閆森超說,除了政府和公司的保障外,派件過程中,不少市民和商家還會主動給他們送水、送冰棍。

「夏季高溫來襲,我們將聯合多部門,加大執法監督檢查力度,加強對露天崗位工作和有高溫作業場所用人單位的檢查力度,切實維護好高溫作業勞動者安全和健康權益。」石家莊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會革說。

環衛工人——

機械作業降低勞動強度

人民日報記者 王沛

6月10日,山東省濱州市環衛工人在休息室納涼。

王文琪 攝

6月10日上午10時,烈日灼灼,空氣悶熱,山東省濱州市市區溫度已達到35攝氏度。環衛工人位翠平頭戴安全帽,開著四季養護車,在馬路上暢行。

10日到13日當地出現連續高溫天氣。為此,濱州市及時啟動高溫天氣下環衛作業預案,全力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自進入6月份以來,濱州就靈活調整環衛工人作業時間及作業模式,儘量避免最高溫時段作業。高溫時段以快速保潔和機掃保潔為主,最大限度使用機械化作業替代人工作業。

濱州市城市管理局局長馬建靖說,日最高氣溫達到35攝氏度以上、37攝氏度以下時,環衛工人採取換班輪休,電動四季養護車、電動快速撿拾車巡迴衝洗、撿拾保潔,而且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6小時;日最高氣溫達到37攝氏度以上時,道路保潔人員戶外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4小時,11時至15時停止清掃保潔工作。

11時,溫度已超35攝氏度,位翠平就近來到一處環衛工人休息室避暑,這裏全天開放,空調開啟,涼爽舒適,還配有藿香正氣水、血壓計、體溫計及足夠的飲用水。接上一杯水,給手機充上電,位翠平說:「這裏真是個好地方,這樣的大熱天也不怕嘍!」

在濱州市區,這樣的環衛工人休息室共有12所,11時至15時高溫時段,環衛工人可前往休息室避暑休息。每人每月還會發放200元高溫補貼,發放月份為6、7、8月。

環衛工人中暑咋辦?巡查力度提上去,應急能力多培訓。濱州組織一線保潔管理中隊長,邀請專業醫生針對高溫中暑應急救護知識進行演練培訓,提升應急救護操作技能水平。

發現中暑隊員,將其抬到通風陰涼處;使用冷毛巾等輔助降溫;觀察中暑隊員,補充水分;重症中暑隊員,立即送醫院診治……濱州環衛網格隊長馬先華說,現在掌握了中暑應急救護知識,能更好應對突髮狀況,巡檢車中也配備了藿香正氣水和飲用水,巡檢過程中發現隊員有中暑跡象,可及時處理。

鐵路檢修工人——

防曬裝備應對高溫天氣

人民日報記者 張文豪

6月11日,河南省鄭州東動車所為檢修工人提供冰鎮西瓜。

孟維星 攝

「鐺鐺鐺……」6月11日下午4時許,一天的高溫漸過,空氣中仍瀰漫著悶熱的氣息。黃天鴻頭頂遮陽帽、身著防曬服、腰挎大水瓶,拎著檢修錘對鋼軌進行敲擊檢查。

「這兩天高溫,我們將戶外作業時間往後調整,利用有限的時段加緊檢修。」黃天鴻今年24歲,已是河南鄭州東動車所綜合維修工區工長。他解釋,敲擊鋼軌是檢查道岔連接處是否正常,若有零件鬆動要及時複緊。

鄭州東動車所距離鄭州東站約15公里。當天,黃天鴻和同事攜帶作業工具,沿著動車走行線進行全面檢修。大家按照分工,對鋼軌溫度、幾何尺寸、絕緣接頭等重點部位進行全面檢查。記者跟著檢修隊,在站場里穿梭。雖然已過一天中溫度最高的時段,一路上仍有股股熱氣迎面撲來。不一會兒,大家已是汗流浹背。

「長時間的高溫會導致鋼軌受熱膨脹。」黃天鴻拿出一個像懷錶一樣的軌溫表,並將其貼放在鋼軌腰部。剛開始,指針顯示近40攝氏度,5分鐘後已指向55攝氏度。他解釋,鋼軌溫度要遠高於空氣溫度,如果軌道縫隙過小,就必須採取措施,否則極易造成脹軌風險,影響行車安全。

為讓一線檢修工人得到更好保障,鄭州動車段整修職工宿舍車間洗浴設備,購買夏季室外作業防曬服、冷飲機等。發放藿香正氣口服液、仁丹等常備防暑套裝,購買冰鎮西瓜、瓶裝水、淡鹽水飲料等降溫物資。此外,還開展高溫作業注意事項專項培訓、中暑應急搶救演練等。

「食堂提前熬製好綠豆水,放在餐廳或作業入口,非常方便。」黃天鴻說,動車所還開設醫療點,為每個班組配備小藥箱,提供防暑降溫藥品。

鐵路部門還對管內各單位戶外超35攝氏度露天作業人員足額髮放高溫補貼,並採取換班輪休等措施縮短連續作業時間,最大程度保障職工作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