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農業乾旱仍存發展趨勢:旱情與以往有何不同?何時緩解?

來源:央廣網

近日,我國糧食主產區河南的高溫重旱備受關注。

近期,河南省遭受了嚴重的高溫少雨天氣,導致多地出現乾旱狀況。據河南旱情會商研判,6月24日前,河南省無大範圍有效降水。隨後到7月上旬,河南省降水逐漸增多。隨著有效降雨的增加,旱情有望得到一定緩解,後續仍需根據實際天氣走勢進行動態監測。

據統計,目前河南省因旱不能播種面積323萬畝。當前,河南各地正全力組織抗旱搶種、抗旱澆灌。抗旱澆水達7221萬畝次,部分地塊已經開始第二輪澆灌。

記者瞭解到,受持續高溫乾旱影響,河南省部分農作物受旱,全省暫無因旱出現飲水困難情況。預計本次旱情於7月上旬有望得到緩解。

河南省許昌市襄城縣薑莊鄉劉莊村農田(央廣網記者 王勇生 攝)河南省許昌市襄城縣薑莊鄉劉莊村農田(央廣網記者 王勇生 攝)

河南這波旱情和以往有什麼不同嗎?

河南農業大學農業政策和農村發展研究中心副教授趙明正分析,從常年平均情況來看,河南地區6月上旬中旬一般都因為降水稀少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但本次旱情與以往相比,呈現三大特點——高溫更加極端、40℃以上地區面積大、降水偏少疊加高溫,導致旱情比較嚴重。

他分析,這波高溫提前,雖然2022年也有極端高溫,但當年40℃以上高溫出現在6月16日,2024年6月上旬即出現40℃以上的高溫,仍然是很罕見的。另外,本輪突破了一些歷史記錄,如溫縣43.4℃突破歷史極值,此前國家氣象站在溫縣監測到的最高氣溫為43.2℃,出現日期1966年6月22日。

趙明正稱,目前40℃以上地區面積大,如6月9日7時至10日7時,河南省淮河以北大部出現37℃以上高溫天氣,其中安陽、濮陽、鶴壁、新鄉、商丘、周口、許昌、漯河、駐馬店局部40℃以上。

還有一點值得關注,「降水偏少疊加高溫,導致旱情比較嚴重。」趙明正表示,今年4月份以來雨水偏少,加上當前受高溫影響,一些地方缺水情況嚴重,不僅是農業用水,甚至居民生活用水都受到了影響。

趙明正稱,節水也尤為關鍵。精打細算用好每一滴水。

「自4月16日以來連續57天,我縣沒有有效降雨,氣象局預測6月21日之前將持續乾旱,目前部分供水工程水源地水位下降,水資源日趨緊張,供水形勢不容樂觀。」

6月11日,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表示,為更好應對旱情,有效保障人民群眾生活生產用水,特向全縣人民發出節水護水倡議。其中,倡議書提到,早、中、晚是用水高峰期,請廣大居民自備小型儲水設備,在非用水高峰期適當儲水(切勿大量囤水),做到錯峰用水。

另外,洗澡時應避免長時間衝淋,應間斷放水淋浴,搓洗時也應及時關水,盆浴後的水可用於洗衣、衝洗廁所等。

2024年6月14日,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蓮莊鎮蓮莊村,種糧大戶正調用灌溉設備給剛播種完玉米的農田澆水

如何為農民提供具有實際幫助的抗旱節水等新裝備?

目前,河南省水利廳儲備的20台排水車、40台抽排單元、60台泵組隨時待命,支援各地抗旱工作。「從統計情況來看,目前水庫蓄水富餘量較大,結合井灌區水源條件良好,能夠滿足有灌溉條件耕地的夏播和作物幼苗生長期用水需求。」河南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分析。

接下來,還將如何更好地為農民提供抗旱節水等新裝備和新技術?

趙明正建議,一是發掘地下水資源,尋找灌溉水源。「信陽等南部地區,地下水資源較為豐富,以信陽淮濱縣為例,為了抗旱保種,信陽淮濱縣發放248萬元抗旱補助資金,全力支持新打機井、維修機井。同時,組織專業隊伍,指導各鄉各村因地製宜,精準調度水源。靠近河流的,通過電灌站抽水入田;不靠近河流的,通過機井抽取地下水入田。」他說。

此外,還可以利用現代化的機械灌溉技術進行節水灌溉。趙明正舉例稱,如新鄉市新鄉縣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抗旱幫扶,政府提供自走式移動噴灌機,節約人力,節水情況達到50%以上。另外,河南基層還推廣迷宮式滴灌、貼片式滴灌、滴灌帶等多種節水灌溉技術,不斷提高灌溉效率。

調整種植結構也尤為關鍵,趙明正建議,已經播種的秋糧作物必須加強灌溉保苗,但對於沒有播種的土地,可以通過播種其他作物避開乾旱影響。如玉米種晚了會影響後期溫度、積溫降低,影響玉米的產量。而大豆播種時間更晚一點,對大豆影響不大。

官方:河南省農業乾旱情況仍存在發展趨勢

據河南省水利廳統計,目前河南各地大中型水庫實際可用水總量為36.72億立方米。其中,根據目前水庫泄水流量,全省大中型水庫可放水約7億立方米用於抗旱灌溉。

近期,央廣網記者前往安陽等地鄉村一線採訪,在南陽市方城縣券橋鎮的一片農田當中,記者看到該麥田收割後,種下的玉米澆完一遍水已經開始出苗,但在烈日炎炎下土質還是較為乾燥。「最近高溫,澆不上地。」南陽方城縣一位金姓打井人正在作業時說道,因為地形原因,離山近些的地方不好打水井,一般這裏打一口井需要四五天。據瞭解,經過4天,這位打井人正在打的這口井馬上就能完工,用於農業灌溉。

今天(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組織開展抗旱專題會商,分析研判華北黃淮等北方地區旱情形勢,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區上遊黃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庫全部進入抗旱調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確保城鄉居民飲水安全,以及規模化養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區農作物時令灌溉用水。

今天15時,水利部將針對河南、河北的乾旱防禦應急響應提升至三級,目前維持針對山西、江蘇、安徽、山東、陝西、甘肅6省的乾旱防禦四級應急響應,並派出兩個工作組正在一線指導抗旱工作。

「應急響應要求相關省份加強旱情調度,及時反映旱情和抗旱保播工作進展情況,組派專家組和農技人員指導落實造墒播種、播後澆‘蒙頭水’、坐水種、干播等雨等抗旱措施,確保夏播順利開展。」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說。

天氣預報顯示,河南部分地區將迎來降水,能否緩解旱情?河南省應急管理廳相關人員介紹,6月24日之前,全省將維持高溫晴熱天氣,雖然部分時段有分散對流性降水,但無法有效緩解旱情。目前,河南省農業乾旱情況仍存在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