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劇《遺失的第24個白鍵》將上演,厚植廈門文化精神底蘊

新京報訊(記者劉臻)由閩南大戲院在2022年建院十週年之際特別委約台灣果陀劇場創作的舞台劇《遺失的第24個白鍵》,將於今明兩日亮相天橋藝術中心接受京城觀眾的檢驗。

該劇採用「三線敘事」的形式,以琴島鋼琴博物館中一架缺失了中央C琴鍵的古鋼琴為線索,串聯起橫跨三代人的三段戀情,三條感情線猶如旋律中的複調般疊加流動,共同繪就了一幅愛情、音樂、廈門情懷交織的暖心畫卷。

原創舞台劇《遺失的第24個白鍵》劇照。攝影:張繼鵬

該劇的主創團隊彙聚了來自大陸、台灣、香港的豪華陣容,包括台灣果陀劇場藝術總監梁誌民、香港流行音樂教父波比達等;擔綱領銜主演的賈凡和米晨晨均為知名人氣演員。眾多頂級名家與優秀主創團隊通力合作、強強聯手,充分汲取地方文化精髓,匠心打磨而成這部具有鮮明的廈門印記、廈門標識,體現濃鬱閩南特色,注重創新又接地氣的舞台劇,並從中體現廈門與台灣同根同源、人緣相親、文化相近的歷史人文風貌,深度激發海峽兩岸觀眾的共情與共鳴,以文化上的「軟聯通」推動台海的「心聯通」。這不僅是廈門文化的一次傳承,更是多元文化交流的契機,舞台劇《遺失的第24個白鍵》的總編導梁誌民表示,「在兩岸交流過程中,這些文化藝術互相影響、彼此交融,不斷豐富著自身的理論和實踐。兩岸舞台劇各有所長,台灣的表演體系多元靈活,大陸演員基本功紮實、悟性好,期待兩岸在華語舞台劇的交流合作中,創造出更多優秀作品,攜手開拓更加廣闊的市場。」

2023年12月,《遺失的第24個白鍵》在首演版本的基礎上進行了二次打磨升級,特邀台灣知名演員「喜劇女王」呂曼茵、台灣實力派青年演員柴仲思傾力加盟。台灣知名演員呂曼茵以精湛的演技展現了自己豐富的舞台表演經驗,將劇中林麗老奶奶對過去戀情的追尋與對人生的釋懷展現得淋漓盡致。同時,本次升級還邀請了台灣實力派青年演員柴仲思,操著一口閩南腔的她頓時讓舞台充滿「家庭」的溫暖與愛意,也為整個作品增添了不少看點。

此外,該劇還邀請到台灣行業名家李芷柔作曲、編劇許弘蔚作詞,為劇作量身打造了一支全新的主題曲《鼓浪月光》,給予觀眾更加深刻的情感共鳴和視聽體驗,成為舞台劇情感表達的強勁助力。此次升級不僅在藝術表現層面上有所提升,更營造了一種積極的文化融合氛圍,讓「白鍵」故事更加生動鮮活。

該劇營造了一種積極的文化融合氛圍。

在過去的十餘年間,閩南大戲院充分利用廈門與台灣一衣帶水的區位優勢,積極開展對台工作。除持續引進大量台灣舞台藝術精品外,還策劃舉辦了兩岸藝術節、兩岸藝術跨界扶青計劃等豐富的交流項目。舞台劇《遺失的第24個白鍵》作為閩南大戲院十年磨一劍的傾情獻禮,不僅開啟了兩岸文化藝術交流與合作的新篇章,也成為了兩岸同胞文化和情感深度融合的特別見證。作為舞台劇《遺失的第24個白鍵》的總製作,廈門閩南大戲院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羅豔表示,「廈門擁有堅實的文化基礎、獨特的文化氣質和豐厚的文化資源,閩南大戲院將持續從廈門獨有的歷史文化傳統與發展軌跡中提取素材,探尋併發掘烙印在城市文明的發亮點,用真情實感呈現廈門歷史,從百姓視角講好鄉土故事,於歷史記憶中召喚人文力量,以舞台藝術凝聚文化自信,打造具有鮮明廈門地方文化特色的劇場品牌和藝文IP,為鷺島觀眾帶來更豐富更優質的演藝精品,助力廈門建設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代文明之城。」

編輯 吳龍珍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