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萍爆火,大學要不要破格錄取該聽誰的?

是否破格錄取學生,大學須依法依規並堅持專業判斷,很少會被輿論左右。

 ▲近日,一則關於「中專生晉級全球數學競賽決賽」的消息引發關注。圖/微信公眾號「江蘇省漣水中等專業學校」 ▲近日,一則關於「中專生晉級全球數學競賽決賽」的消息引發關注。圖/微信公眾號「江蘇省漣水中等專業學校」

文 | 熊丙奇

中專生薑萍爆火網絡之後,多所高校發微博,向薑萍表示祝賀並歡迎報考。薑萍的數學老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薑萍的夢想是進入浙江大學,於是,輿論特別關注浙大能否破格錄取薑萍。

對此,浙大招生辦工作人員表示,不好回答此事,目前也還沒有接到相關通知。另據報導,浙大數學系一教授曾發微博稱,歡迎薑萍來浙大學習。浙大官方微博則發佈信息稱,「為薑萍點讚,有夢想,誰都了不起!我們在浙大祝福每一位考生」。

「歡迎來浙大學習」「祝福每一位考生」,這和表態破格錄取薑萍,是兩碼事。到大學學習的方式,不只是被錄取為全日製學生,還包括訪學、交流以及接受大學繼續教育等。浙大歡迎薑萍來學習、報考,卻慎提破格錄取,有其原因所在。

即便輿論有對「大學破格錄取薑萍」的美好期待,但在現實中,大學要破格錄取一名學生,也有相應的規定和流程,大學必須依法依規並堅持專業判斷,很少有被輿論左右的情況。

本質上,大學破格錄取一名學生,屬於教育事務和專業事務。是否破格錄取一名學生,取決於兩點,一是這名學生是否足夠優秀,達到破格錄取的標準;二是是否符合有關破格錄取的政策。

薑萍之所以爆火,除了本身特別優秀,與其中專生身份也不無關聯。中專生的身份與「進入數學競賽決賽」,形成了很大的反差。但是,如果她不是中專生,而是重點高中的學生,輿論會這麼關注,並呼籲大學破格錄取她嗎?

事實上,為避免刺激競賽熱,不讓學生和家長功利對待競賽,我國已經取消了奧賽競賽高考加分和保送錄取政策。目前,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國家集訓隊成員才有保送資格。

薑萍參加的競賽是由企業組織的公益比賽,雖然也具有國際影響力,卻不在國家認可的五大學科類競賽之列。即便其在接下來的決賽中獲得佳績,依靠這一競賽成績,或許也很難獲得大學破格錄取或保送錄取的資格。

當然,這一競賽已經充分展現了薑萍的數學天賦,如何讓她以及類似「偏才」得到更好的培養,則是我國教育部門和學校必須思考的問題。

常規來看,薑萍接下來的成長路徑或許是,通過職教高考,進江蘇的本科院校。據她的數學老師介紹,由於專業限制,她只能就讀於江蘇省內的三所高校,最好能申請到常熟理工學院。

如果薑萍本人更傾向於做數學研究,那麼,升入的本科院校能為其創造學習數學的條件嗎?她會不會因為缺乏老師的指導而放棄數學興趣?

也有江蘇的本科院校提出,薑萍可以先到他們學校學習,打好數學基礎,今後在讀研時再選擇浙大。這當然也是一條路徑。屆時,大學可以利用研究生推免政策錄取薑萍,但其前提也是,薑萍在本科期間仍保持有突出的數學成績表現。

當前的輿論,似乎更期待浙大能夠立即破格錄取薑萍進大學學習、深造,認為這是「特事特辦」,不會產生什麼不公平不公正問題,畢竟薑萍「太特殊」了。這樣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即便是浙大能破格錄取,似乎也不宜操之過急。

首先,薑萍目前在中專學校學習,也有很好的數學老師指導。其次,這次數學競賽讓薑萍受到關注,也是她思考自己未來發展的重要時機。

毋庸諱言,在當前,我國很多學生學數學的目的就是參加競賽、升學。但薑萍應該不屬於此類。所以,她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做好今後是否把研究數學作為自己職業、事業的規劃。

如果薑萍把浙大等高校作為下一步求學的目標,相關大學或可根據其數學成績,決定是否破格入圍強基計劃校測,並由學校的教授委員會對其學術能力進行面試考核。

如此,高校也能以「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育人理念,給予薑萍這樣的「偏才」學生更好的求學與發展機會。

如果薑萍不能通過強基計劃進入名校深造,那進入普通本科院校,打好數學基礎也是一個務實的選擇。而這,則需要大學為其創造良好的學習、研究數學的環境,包括通過交換生計劃等,讓她有獲得名師指導的機會,嗬護其更大發展。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