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大銀」們,你們和激流搶人的樣子超燃!

城市文明在高樓大廈,更在市民精氣神

生活中,什麼能讓你焦急到冒汗,同時又讓你激動得落淚?當然是超燃的熱血故事。如今,這樣的故事又又又在成都上演了。

6月13日晚,一段小車被困湍急河水的急救影片,在成都市民的微信群刷屏。讓人們連連驚歎之處在於,車上有不斷拍打車窗的勇士,水中有不斷靠近的市民,路上有不斷支援的群眾。

↑落水男子被救起(左邊被拉起的黑衣男子)

說實在,見過救人的,還真少見如此奮不顧身的,勇敢不足以形容,敬佩不足以表達。

當下正值雨季,流經成都市郫都區安靖街道的府河豐水期有多洶湧,自是不用多說。但在激流面前,成都人並沒有退縮,而是跟著河水比起「猛」勁來。有人撥打119,有人直接脫掉衣服跳入河中,有人騎上電瓶車跟著車輛漂流的方向飛馳而去……人們做著力所能及的事,想著可能施救的辦法,只為一個目的——將人從河水中救出來。

從影片來看,水流速度較快,救人頗有風險。但以河水為背景,我們看到了這樣感人的畫面:要石頭,岸邊的人送過去;要拉人,「紅搖褲兒」來托起……如此緊鑼密鼓的節奏,無縫對接的配合,簡直是環環相扣的具象化。

事後回顧,可以說,救人的每時每刻都是煎熬,因為實在危險;也可以說,救人的每個畫面都是名場面,因為實在震撼;還可以說,救人的每個參與者都是英雄,因為實在很拚。

插水的救人者之一焦大銀,在騎單車轉綠道的悠閑生活里,做出了最激情澎湃的事。其他參與救援的市民其實也都是「焦大銀」,他們擅於在閑適生活中活出自我,也能在平淡日常中活出精彩。就像有網民評價的,「家裡是耙耳朵,外面是散眼子,遇事是哥老倌」。多面角色,正對應著市民多彩的人生,多元的選擇。

↑焦大銀

作為一名新成都人,我一直覺得成都是座溫暖幸福的城市,有一群可愛熱心的市民,永遠上演著最新鮮最滾燙的故事。這其實也對應著救人者焦大銀的一句話,「是個四川人都會這麼做」。因為成都人永遠都懷著一腔熱血,愛著這座城這城人。

越是突發越顯實力,越是偶然越見真章。如果將時間線拉長,將鏡頭拉遠,我們就能看到各種出其不意的好人好事,而這群水中救人的市民,可謂是兩年前成都三環路火中救人司機的鏡像。這種彼此映照、相互呼應,意味著無論面對水還是火,無論在路上還是河裡,只要被成都人遇上了,就一定會出手相助。當這樣的故事不斷在這座城市上演,當這樣的瞬間不斷在這座城市複刻,城市的文明基因就不斷地昇華。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城市文明在高樓大廈,更在市民精氣神。成都上演的各種救人場景,就是一座城市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和諧統一。有幸與這樣的人同處一城,有幸在這樣的城市紮根。

紅星新聞評論員 黃靜

編輯 趙瑜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

發佈於: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