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 | 好花紅調:調調都唱出美好生活

布依族民歌(好花紅調)簡介:

布依族民歌(好花紅調)是布依族人敘唱情愛的歌曲,它發源於貴州省惠水縣好花紅鄉一帶的布依族山寨,在惠水、青岩、花溪、龍里、貴定等地區廣泛流傳。至今已有200餘年歷史。該調繼承了布依族民歌原有曲調,又吸納了漢族山歌七字四句的樣式,逐漸形成具有獨特地域風格的惠水山歌調,與大調、小調、大歌、小歌等一道成為布依族曲調的代表。

好花紅調中的「好花」指的是布依族村寨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的刺梨花,過去布依族人演唱這一曲調主要是為了聯絡感情,尋找意中人,所以必須選擇場合,不能隨口就唱。其簡約明快、寓意深遠的歌詞表現了布依族群眾的生活情趣,同時成為布依族傳統文化變遷的形象印證。

2008年,布依族民歌(好花紅調)惠水縣項目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王科國:好花紅遍大江南北

「我們的好花紅調不光是耳朵能聽到,也有文字記載。如今,已傳唱到省外。」國家級非遺好花紅調代表性傳承人王科國介紹。

王科國(男)演唱好花紅調。受訪者供圖王科國(男)演唱好花紅調。受訪者供圖

王科國,出生於布依族民歌(好花紅調)的發源地貴州省惠水縣好花紅鄉好花紅村。自幼跟在父親和寨中老歌師的身邊學唱歌,日積月累,加以自己的理解以「好花紅」為歌頭,即編即唱的情歌、生活歌深受布依族女生小夥的喜愛。「好花紅調有108種調。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場演唱場景、內容不再局限,表達情感更加豐富。」王科國笑談,好花紅調,調調都唱出美好的新生活。

近年來,王科國致力於培養年輕一代的優秀歌師。自2010年開始,每週一、三、五、六晚都會對好花紅村演唱隊隊員進行授課。現已有王興照、王珍惠等隊員成長為新一代年青歌師。

文/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薑雨熙

編輯/陳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