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撲多部影片,網民:再也不欠周星馳票錢了!

連撲多部影片,網民:再也不欠周星馳票錢了!

中新網北京6月17日電(記者 王詩堯)日前,備受矚目的短劇《金豬玉葉》悄然開播,這部打著周星馳出品旗號的短劇,曾被市場給予厚望。但是期待中的專業團隊整頓市場的戲碼並沒有上演,反而質疑聲四起,讓人不禁想問「周星馳招牌不靈了」?

其實不然,《金豬玉葉》上線首小時破百萬播放量,靠的就是「周星馳」三個字帶來的天然流量。奈何後續乏力,目前該劇平均每集播放量2100萬左右,與近期爭議不斷的「王媽」短劇《重生之我在霸總短劇里當保姆》平均每集9000萬的播放量,相差甚遠。

  短劇《金豬玉葉》播放量斷崖式下跌。

整頓市場or被市場整頓?

年初,國內短劇市場迎來大爆發,造就了一個個財富神話。而周星馳「入局」短劇賽道的消息,更是引發各界關注。

作為一代「喜劇之王」,周星馳過去的許多電影片段,如今依舊在互聯網上保持著鮮活的生命力,直到現在「欠周星馳一張電影票」的呼聲仍不絕於耳。

然而,高期待必將伴隨著高標準。《金豬玉葉》避開了短劇的熱門題材霸總、重生、復仇、古裝等,聚焦社會題材「殺豬盤」詐騙案。但劇情上一邊想著突破「尺度」影射各種熱門事件,一邊又冥思苦想找角度致敬周星馳經典影片,在尤為注重情緒的短劇里,「上不去下不來」卡在中間如鯁在喉。

觀眾們想看的周氏無厘頭喜劇、小人物接地氣的故事,是一點沒看到,倒是早已被「抽水」過無數次的「諧音梗」段子卻隨處可見。

  短劇《金豬玉葉》諧音梗台詞影片截圖。  短劇《金豬玉葉》諧音梗台詞影片截圖。

周星馳出品、易小星監製,專業演員主演、喜劇演員加盟,更有一眾流量網紅來「刷臉」,《金豬玉葉》的陣容在短劇里已經屬於頂配。

不僅如此,製作團隊曾喊出要把短劇拍齣電影質感的口號,即便在短影片平台播出也依舊選擇橫屏拍攝方式,為數不多的時長裡還騰出10秒用於前情介紹,看似一切都向高標準、嚴要求看齊,看完發現原來是「差生文具多」。

不在最重要的劇情上下功夫,只想著蹭名人、蹭熱點、搞「形式主義」,最終只會被反噬。要知道,現在的觀眾早就不是隨隨便便能被糊弄住的人。

眼看劇集即將過半,觀眾卻是越看越迷糊,每集的前排熱評都有「水了一集」「快進都看不下去」「就這幾分鐘已經如坐針氈、如芒在背」等類似唱衰言論,數據上更是明顯一集不如一集。

希望主創團隊能明白,做「精品化」短劇願景雖好,但仍需從實處著手。短劇發展至今,並非一無是處,不應帶著所謂「專業人士下凡」的高姿態,只想著來一場「降維打擊」,如此一來整頓市場不成反被市場整頓。

  短劇《金豬玉葉》網民評論截圖。  短劇《金豬玉葉》網民評論截圖。

「周星馳」三個字還能唬人嗎?

影視市場永遠是「內容為王」,而周星馳能從龍套演員一路成長為「喜劇之王」,靠的也是作品給予的底氣。

然而,周星馳三個字並非「萬能解藥」,逐漸對「明星效應」祛魅的觀眾群體也對影視市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翻看周星馳轉型幕後以來的作品,儘管《西遊·降魔篇》《美人魚》票房不俗,但有不少輿論認為周星馳導演作品的質量遠不及其主演的電影,在明星光環日益消減之後,更是連票房紅利都享受不到。

  資料圖:2016年2月17日,周星馳攜電影《美人魚》主創人員現身山西太原宣傳造勢。張雲 攝  資料圖:2016年2月17日,周星馳攜電影《美人魚》主創人員現身山西太原宣傳造勢。張雲 攝

2019年周星馳自編自導的電影《新喜劇之王》票房僅6億多,不僅被質疑「炒冷飯」,更背上「消費情懷」的槽點。

作為導演能夠自我把控質量的電影尚且如此,就更別提以製片人、出品人署名的作品,又有幾分「含星量」。

2023年,周星馳擔任製作人的動畫電影《美猴王》登錄海外影片平台,還是熟悉的西遊題材,但觀眾顯然已經不再買單,海內外評分均不佳。

  資料圖:周星馳。中新社發 泱波 攝  資料圖:周星馳。中新社發 泱波 攝

之後周星馳再度轉換賽道,以出品人身份進入短劇市場「分一杯羹」。部分不明真相的觀眾,被「周星馳」三個字吸引進來,看完才發現自己「上當了」,哪裡有半點周星馳的影子。

如今《金豬玉葉》第一季虎頭蛇尾,作為周星馳短劇品牌「九五二七劇場」的首部作品,並未如預期般引領短劇變革。第一炮就啞火,未來能否再藉著「周星馳」的旗號引觀眾入場,還要打上一個問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