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州:大運河申遺成功十週年,細數運河場館之「最 」

2014年6月22日,由揚州牽頭、35座城市共同參與的中國大運河聯合申遺項目通過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審議,中國大運河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揚州境內6段河道、10個遺產點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沿線運河城市中入選數量最多的城市。除了運河遺產點外,揚州還有哪些場館及建築與運河相關?記者進行了探訪。

人氣最火爆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在揚州三灣公園,聳立著一座近8萬平方米的博物館——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該館總建築面積約7.9萬平方米,2021年6月建成開放,是集運河文物收藏、展示、研究、教育於一體,兼顧旅遊休閑與對外交流的專題性博物館。整個建築採用船隻造型,彷彿運河邊一艘即將揚帆起航的巨船。2023年該館榮獲「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稱號,過去一年接待觀眾超420萬人次。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被網民親切評為「揚州新近必打卡景點」。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內藏有自春秋至當代反映運河主題的古籍文獻、書畫、碑刻、陶瓷器、金屬器、雜項等各類文物展品1萬多件(套),展品中有近年來全國特別是江蘇地區的重要考古新發現。

鹽商文化最濃

大運河鹽商文化展示館

大運河鹽商文化展示館。

大運河鹽商文化展示館位於南河下170號的汪魯門鹽商住宅內。汪魯門鹽商住宅始建於清光緒年間,建築面積1700餘平方米,佈局規整嚴謹,體量宏大,是典型的鹽商大宅,是研究揚州鹽商文化的重要實物依據。大運河鹽商文化展示館充分利用汪魯門鹽商住宅綿延百米的建築進深進行布展陳列,通過文字、圖片、影像、實物等多種手段展示鹽商文化歷史遺存。展覽共分江春接駕、兩淮鹽業、行鹽、風雅、傳奇、鹽引案、落日餘暉等7個篇章。展示館依託原有的鹽商住宅,設置了假山、涼亭、花園、小廣場等功能區域。該館具有主題展示、古建保護、長效運營、文化傳承、旅遊開發五大功能,採用了全新視角縱覽揚州鹽商興衰的傳奇,講述千年運河文化。

最年輕充滿活力

大運河非遺文化園

大運河非遺文化園。

坐落於運河三灣景區的大運河非遺文化園,位於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東側,總佔地約260畝,總建築面積約10萬平方米。該園一期工程建築已經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受到了市民和遊客的青睞和喜愛,二期目前正在建設之中。大運河非遺文化園內,一條小河從東向西延伸,河道兩邊是古色古香的建築,河道上建設了一座座橋樑,呈現出小橋流水的景觀。園內建築群雖然高度不高,但建築具有古建風韻。

接待城市嘉賓最多

京杭之心

京杭之心,西傍京杭大運河,北臨文昌東路,東接京杭路,南接運河東路北側,佔地面積約40公頃,由會議中心、五星級酒店和水景廣場等組成。該建築採用了經典唐風中規格最高的形式——廡殿,頂為四坡形,既充滿中國古典建築風格,又有現代氣息。京杭之心是世界運河名城加強交流合作的新里程碑,建成投入使用後就聚焦了世界運河城市的目光。這裏曾經舉辦過多次運河主題重大活動,接待過眾多中外運河城市的嘉賓。

記者 張孔生

編輯:束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