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注意!”大塊頭”+「特種兵」悄悄從你的城市穿過……

近年來,隨著我國基礎設施提升和大型機械設備應用步伐加快,大件運輸市場需求顯著增加,覆蓋領域更廣,成為現代物流和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大件運輸,難度不小,怎樣運輸?人民日報記者分赴江蘇、四川一線,在運輸現場一探究竟。

天府南1000千伏變電站大型變壓器運輸途中。中國外運供圖天府南1000千伏變電站大型變壓器運輸途中。中國外運供圖

百米餘長的風電葉片、重達百噸的換流變壓器、容積超千立方米的液氮儲罐……運載這些形態各異的「大塊頭」,需要物流行業的「特種兵」——大件運輸出手,將它們從工廠車間運出,翻越崇山峻嶺、穿過橋樑隧道,甚至發往大洋彼岸。

特色在「大」、關鍵在「運」,大件運輸是指載運不可解體物品的超限運輸,至少滿足下列情形之一:其車貨總高度從地面算起超過4米、車貨總寬度超過2.55米、車貨總長度超過18.1米、車貨總質量超過49噸。

運輸這些「大塊頭」,需要面對哪些挑戰,克服怎樣的難題?

跨越3000公里,曆時38天

百噸變壓器「入川記」

「變壓器就位完畢,機具人員退場!」4月16日16時,隨著現場指揮人員一聲令下,一場自東向西跨越多省份、前後曆時38天的大件運輸項目正式宣告完成。算下來,全程運輸距離長達3000公里,堪稱目前國內多式聯運中運輸條件最複雜、運輸難度最高的大件運輸項目之一。

今年2月,國家電網川渝特高壓工程天府南1000千伏變電站大型變壓器運輸工程開啟,作為承運單位,中國外運要將數台單體重達345噸的變壓器,從江蘇常州運抵四川樂山井研縣工程現場。

「作為國家重點工程,天府南變電站新建工程計劃於今年底建成投運,這意味著項目週期短、運輸任務緊,必須周密策劃方案,精心組織運輸,充分協調各方資源、保通保供。」中國外運大件公司項目總指揮郝厚森說。

從啟運地到目的地,迢迢數千公里,採用水陸聯運方式分兩程運輸:第一程,自常州工廠車板接貨後,公路運輸至常州輸變電重型大件碼頭,卸車裝船轉內河運輸至鎮江二重碼頭,隨即換裝川江專用船舶進入長江主航道至四川宜賓港;第二程,自宜賓港吊裝上岸後,換裝橋式運輸至井研縣,採用SPMT自行式液壓平板車轉運進項目現場。

全程四次換裝,多種方式聯運,但這並非此次運輸的最大難點。「第一程公路段為大件專用道路,水路段以長江航道為主,雖然運輸環節多,但總體難度不大。」中國外運大件公司項目經理胡洪說,進入第二程,路況變得複雜,運輸難度陡增。

3月15日,從江蘇常州一路遠道而來的變壓器,在宜賓臨港碼頭卸下,被裝上近百米長的橋式承載梁汽車列車,進入最後一段156公里的公路運輸。

「這段路程最後16公里屬於村鎮盤山公路,要經過3座橋樑、36個彎道,211處空中障礙和兩處極窄路段,運輸難度極大。」胡洪說,為保障運輸順利進行,中國外運積極協調交通、公安、電力等多部門通力協作,製定出了安全可行的運輸保障措施——路窄彎急,拓寬改造;橋樑承載力不足,加固提升;沿途淨空不足,架高、排障處理。

克服重重挑戰,變壓器順利抵達項目現場就位。不久的未來,它們將在這裏源源不斷輸變電,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提供電力保障。

短短42公里,走了3小時

超長箱梁「行路記」

5月25日淩晨3時。江蘇無錫宜興到常州武進路上,一條車隊「長龍」緩緩駛來,兩片各40米長、150多噸的箱梁,以及兩片各12米長、180噸重的蓋梁,在4輛超長掛車和8輛執法車的護送下前行。

超長箱梁、超重蓋梁——這一次的大件運輸服務於地方重大工程:常州騰龍大道智慧快速路建設。

按照慣例,對於車貨總重100噸以上的大件,首先需要調閱評估沿線橋樑狀況,建模驗算大橋能否承重,再規劃出適合的運輸線路和時間。為保障運輸安全,上路前,一場由交通工程和運輸專家以及沿線大件審批機構、公路管養機構、公安部門等共同參加的方案討論展開。

大件如何轉彎?這是要闖過的第一關。

「實際運輸中,最大的困難是轉彎。」無錫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有關負責人馮虎鋪展地圖介紹,由於箱梁超長,從宜興市啟迪路右轉至S240省道時,交叉口為70度銳角,轉彎半徑不夠,除了本方向兩車道之外,還需要兩次借用反方向的兩車道。為此,運輸時間選在淩晨交通流量最小之時,把對交通秩序的影響降到最低。

淩晨3時10分,當交通執法車輛護送車隊行駛到這一轉彎處時,反方向車道已被臨時管控,交通執法及交警部門的工作人員分別值守4個路口,等待車隊通過後,迅速恢復交通。

剛解決超長的問題,第二個難關迎面而來,超重怎麼辦?

淩晨4時,車程過半。當車隊第一輛掛車緩緩通過常州金壇區的南河新橋時,常州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工作人員早已準備就緒,各自駕駛一輛閃著警燈的執法車,緊緊跟在掛車後方的幾股車道上,等一輛車通過後再繼續「壓道」。

「這趟運輸車貨總重超過200噸,為了橋樑承重安全,必須保障‘單重車行駛’,也就是一座橋面上一次只能有一輛重車行駛。」支隊有關負責人周鈺介紹,宜興到武進共有27座梁橋,兩地交通執法部門接力護送,確保通行安全。

淩晨6時,天空泛起魚肚白,路面車流漸密,大件順利運抵目的地。至此,在這趟全程42公里、耗時約3小時的運輸中,各部門搶抓「窗口期」,保障了運輸快速、安全。

「隨著重裝工程機械、風電以及輸變電設備等產能加速釋放,大件運輸量持續增長。」江蘇省交通運輸廳有關負責人介紹,交通運輸部2017年上線跨省大件運輸並聯許可系統,打通了大件運輸許可全國聯網、跨省通辦的審批通道,大件運輸辦理效率大幅提升。「下一步將進一步提高大件運輸服務質量,更好助力製造業發展和重大工程建設。」

前有排障車,後有監護車

化工罐體「進園記」

5月22日午夜1時剛過,進廠、停車、卸貨……隨著三輛裝著化工罐體的運輸車組抵達四川眉山金象化工產業園區,曹宇豪長出一口氣、心裡石頭落了地。「從樂山到眉山,不到80公里,卻用了近一天,大件運輸這件事,不容一絲懈怠。」

曹宇豪是四川德陽華榮大件運輸公司的監護車駕駛員,他的任務是護送大件貨物,為運輸保駕護航。

21日清晨5時,天還未亮。一列車隊整裝待發,從樂山港啟程——居中的運輸車上,紅色車頭牽引,長36米、高4.7米的白色化工罐體格外顯眼;前排的排障車上,竹竿直立向上,標記著罐體最高點;後排監護車壓道,既全程守護安全距離,也實時觀察貨物通過情況。運輸車與監護車交錯行駛,井然有序。

行駛至樂山繞城高速附近時,曹宇豪注意到,橋下有車輛臨時停靠。大夥拿上捲尺、立馬下車,抓緊測量通行寬度。好在路面仍留有餘地,現場確認無誤後,車隊通行。

「為了確保運輸安全,出行前我們都會進行路勘。」曹宇豪告訴記者,根據運送貨物的長寬高等數據,記錄員會帶上測量工具,預判貨物能否通過、如何通行,提前考慮各種路況,有時要反復走兩三趟。

此外,車輛檢查也很關鍵。出發之前,工作人員還會架上梯子,人工測量車、貨高度,據此製作限高杆,綁上醒目的紅飄帶。「限高杆過不去的地方,就得降低車身高度,小心通行。」曹宇豪說。

沒過多久,進入夾江縣城。路上,遇到電線擋道,工作人員下車頂高電線,助力貨物通行;途經人行天橋,橋體液壓升降功能發揮作用,由平常的限高5米升至7.5米……曆時近20個小時,3個罐體最終穩穩駛抵目的地。

從省內短途運輸,到跨省運送貨物,從電力設備到石化罐體……這些年,曹宇豪平均每月得護送大件兩三趟。「反復研究每樣大件的搬運方法、時刻警惕一路潛在的各種風險,說實話,並不輕鬆。但一想到咱護送的是一件又一件大型設備,它們將奔赴一個又一個建設項目,一切就都值得!」曹宇豪笑著說。

快評:刻錄中國物流的不斷突破

金言

前後車隊護送,舉升工裝車穿山越嶺,將百米長的風電葉片運至山頂;拆除道路障礙,超限運輸車穩穩前行,把容量超千立方米的巨大罐體發往碼頭……

作為物流行業的「特種兵」,大件運輸已成為現代物流和供應鏈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統計顯示,其所承載的貨物涉及製造業門類中17個大類、128個小類所生產的產成品,廣泛應用於農業、採礦、石化和電力等行業。

一個個高燃熱血的運輸場景,折射出中國製造的強勁實力。得益於裝備製造業快速發展,以及電力、交通等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加快,大件物流行業步入發展「快車道」。去年,全國大件運輸許可辦結量超過196萬件,同比增長19.5%。一次次攻堅克難的輾轉騰挪,刻錄下中國物流的不斷突破。大件貨物往往具有超高、超寬、超長、超重等特徵,正是有多個部門高效聯動、專用通道加快建設、許可流程持續優化,才使看起來跌宕起伏的運輸過程變得安全穩妥。

大件運輸,一頭連著大型設備的生產製造,一頭牽著重大工程的穩步建設,是擴投資、促項目、穩增長的重要保障力量。加快完善標準、強化創新能力,闊步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大件運輸行業,必將更好服務製造強國建設。

刊於《人民日報》2024.6.18 第6版刊於《人民日報》2024.6.18 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