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新論】「山洞籃球場」彰顯鄉村發展活力

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豬場苗族彝族鄉新春村,一處約60米高的溶洞中,村民集資建了一個籃球場。山洞籃球場建成後,當地常利用春節等節假日舉辦運動會,組織拔河、打籃球等活動,村民文體生活豐富多彩。

體育是一種「語言」,它跨越地域、文化差異,將人們團結在一起。而當這種語言被帶到偏遠山區時,則成了一種改變的力量。貴州新春村山洞籃球場正是這樣的存在:它不僅是遊戲與競賽之地,更是夢想播種與成長之處。在這裏,青少年可以在課餘時間鍛鍊身體,培養團隊合作意識;成年人則可以通過比賽切磋技藝,重燃青春熱情;老年人也可以作為觀眾參與其中,感受社區的活力與凝聚力。

山洞籃球場也是鄉村振興戰略通過體育路徑的具體落實。體育作為一種媒介,有助於提升農村地區的軟實力及吸引力,進而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近年來,以「村BA」「村超」等為例的貴州鄉村體育賽事備受關注,為人們帶來豐富的文體享受,也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體育元素。豐富多彩的鄉村體育活動既「接地氣」又「聚人氣」,展現出蓬勃的活力。

「貴州村民集資在山洞建球場」,更是新時代下人民群眾創造力迸發、積極參與自身幸福創造的時代縮影。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整體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體育不僅僅是健身強體的一種手段,也是充實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徑。因此,像這樣由村民自發籌資並建立起來的球場地,無疑是對美好生活嚮往的真實寫照。

但同時也要看到,要讓這些村民自發形成的鄉村球場館真正發揮作用,持久運行並且惠及更多人群,還需持續維護和運營投入,需要政府引導、社會力量支持和個人自覺結合的良好機制,才能讓群眾體育的魅力在廣袤大地生動展現,共繪和美鄉村的新畫卷。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評論員 金妮

編輯 胡桅可

二審 楊韜

三審 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