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踢」出健康未來

綠茵場上的少年正在快速左右帶球,不斷繞過對手進行側面移動,突然球風一轉,他一腳將球射向對角,球網震顫不已,球,進了!在第二屆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甘肅分組)男子初中年齡段U13組的比賽現場,武威第十中學男子足球隊一舉拿下季軍。

甘肅省武威市多年來深化校園足球改革、普及校園足球運動、優化校園足球賽事,目前已成為全國首批8個青少年校園足球高水平綜合改革試驗區之一。不僅武威市,甘肅省各市縣都在大力推動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推廣特色校「六個一」行動:每天一次足球活動、每週一節足球課、每班一支足球隊、每月一次比賽、每學期一次足球文化節,努力讓足球運動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一部分。「校園足球」已成為提升素質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

武威第十中學是首批國家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吸納了一批有足球基礎的學生參與訓練。「我們班上踢球的孩子們的文化課也從不會落下。」武威第十中學教師蘇豔花已經連續帶了三屆足球冠軍班,她認為,體育訓練並不會影響文化課成績,反而會助力學生升學。

據統計,自2021年、2022年武威第六中學和武威第十八中學先後開始招收高中特長生起,武威第十中學通過足球特招升入高中的球隊隊員共計25人,佔據球隊畢業生數量的50%。

在武威市古浪縣富民小學操場,學區幼兒園大班學生在上體育課。崔彤攝在武威市古浪縣富民小學操場,學區幼兒園大班學生在上體育課。崔彤攝

截至目前,武威市已經創建85所全國校園足球特色中小學和幼兒園、5所甘肅省青少年校園足球示範校,建立了以高中學校為「龍頭」的高、初、小、幼「一條龍」足球梯隊建設長效機制。

蘭州市第三十三中學是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足球就是該校一大亮點項目。學校堅持將體育教學納入課程規劃,形成了體育特色校園文化。

「我們讓學生先參與比賽,感受到比賽的快樂,在學生對足球感興趣後,再通過訓練提升技術。」蘭州市第三十三中學足球教練馬曉雲說道。

蘭州市第三十三中學學生在進行足球對抗賽。蘭州市第三十三中學供圖蘭州市第三十三中學學生在進行足球對抗賽。蘭州市第三十三中學供圖

大課間時間,甘南州合作市第四小學三年級的同學們個個抱著足球奔向操場做操。《中華足球娃》是該校自編的一支特色課間操,融合了足球的基礎技術動作、武術動作以及傳統舞蹈元素,讓學生每天接觸足球。

「學校里到處都有足球的影子,我們畫足球、唱足球,最終還會上場踢足球,我喜歡這種奔跑的感覺!」合作市第四小學學生當子紮西告訴記者。

除此之外,甘肅省各地積極開展校園足球特色活動,武威市民勤縣將每年五月第二周設為全縣「足球特色周」;甘南州碌曲縣把足球同民族傳統文藝活動相結合,舉辦足球聯賽與文藝展演,讓大家「動」起來。

碌曲縣藏族中學多年來深化推進體育強身工作,嚴格開展體質檢測工作,結合檢測數據有針對性地開展體育鍛鍊、改善學生體質,讓孩子們健康奔跑在這片海拔3100米的綠茵場上。

武威市涼州區黃羊鎮九年製學校足球教練滕海文告訴記者,鄉村學校的孩子大多比較內斂,足球方面起步晚,基本功較差,他會根據每個孩子的自身情況進行專項訓練。「如今孩子們體質增強了,看著更自信了,足球讓他們堅毅勇敢。」

拉毛紮西是甘肅民族師範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本科生,熱愛踢球的他一路從碌曲草原踢到了大學校隊。拉毛紮西向記者說,他們上場的最大優勢就在於身體素質更強,更有耐性和韌勁兒。

甘肅民族師範學院足球隊隊員進行日常體能訓練。受訪對象拉毛紮西供圖甘肅民族師範學院足球隊隊員進行日常體能訓練。受訪對象拉毛紮西供圖

採訪中,許多足球教練、校長一致認為,足球運動的普及不僅改善了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明顯降低肥胖率、近視率和心理健康問題發生的比例,還培養了他們堅強的意志、團隊協作能力和責任感。甘肅省教育廳提供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省學生近視率較上年下降3.6%,較2018年下降7.78%;全省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良率逐年上升。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桑治喜群、王冰雅 通訊員鐔禕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