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團夥自賣自買騙網購平台補貼兩百餘萬元

據央視新聞消息,2024年4月1日,某網購平台公司工作人員在對公司數據分析時發現,2023年10月以來,有數十家網店存在出售商品價格浮動異常的情況,前一天萬元的商品,第二天卻低至百元。無一例外,這些商品都設定了「價格保護」,即該商品在售出後一週內如出現降價情況,消費者可向平台提出退還差價申請。而平台為了提升消費者售後體驗,會由系統自動審核要素,只要符合要求的申請,平台會同時進行向消費者墊付差價和向商家收取相關款項的自動化流程操作。據此,工作人員推斷是有人故意利用此機制漏洞,騙取平台價格保護津貼。粗略統計後,發現該情況集中於數十家新開的網店,在短短一個多月期間,涉及金額已達百萬元,於是平台報警。

上海浦東警方接報後,對發放差價補貼的涉事網店登記地址及相關銀行資金流水情況進行研判分析,確定網店持有人和網購者均為同一團夥成員。5月28日淩晨,警方成功在抓獲以劉某為首的9名犯罪嫌疑人。

到案後,主要犯罪嫌疑人劉某對其團夥成員共同實施詐騙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其交代,其於2023年10月,在購物過程中發現了該平台的價格保護機制,多次嘗試後,發現該機制並非人工審核且存在漏洞,於是心生邪念,組織同鄉的另外8人一同操作。先後通過購買營業執照、法人材料信息,開設了29家非本人名下的網店,後又購買他人網購平台帳號進行「自賣自買」的虛假交易,以此騙取平台墊付的價格保護津貼。而當平台向店舖索取相應款項時,犯罪團夥早已將商舖綁定的銀行卡內資金提現,僅繳納1000元保證金的店舖隨之被棄用。經查,該團夥利用該平台漏洞非法牟利200餘萬元

目前,劉某等9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詐騙罪均被依法採取刑事強製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警方也及時通報平台公司該情況,要求平台進一步嚴密店舖註冊審核機制、優化商品合理調價範圍,利用大數據模型實時發現異常店舖,提高數據異常店舖產生價保時的賬戶保證金數額等舉措,多措並舉,避免違法犯罪分子再有可乘之機。

(總台記者 俞翔)

編輯 李憶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