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時光 奮戰當「夏」——2024年全省擴大有效投資第二季度現場交流會側記

海南日報記者曹馬誌

炎炎夏日,項目工地上的鋼材,摸起來「熱辣滾燙」,現場施工一派忙碌。

「年度施工計劃,進度完成已過半。」6月19日,走進海南倍特藥業生物醫藥研發及生產基地,塔吊林立,機械轟鳴,項目施工方生產經理黃慶良自豪地介紹,目前,8棟單體建築正全面衝刺施工。

當天,2024年全省擴大有效投資第二季度現場交流會在海口召開,倍特藥業是最後一站。此前,與會人員已走進飛機和發動機維修基地項目、江東天地項目等重大項目一線,帶著問題,認真聽、仔細看、細緻問,用心探索抓項目、促投資的「真經」。

項目進度能否「快人一步」?在江東天地項目,中鐵廣州局項目執行經理孫世剛有心得:精準解難題。「深大基坑、高空作業、大體量鋼構件施工,這是項目面臨的難點。」他舉例說,該項目開挖深度約12米、面積達3.6萬平方米,地質條件複雜且周邊鄰近建築物較多。為此,項目部科學製定基坑支護方案,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穩步推進基礎施工。項目總投資18.8億元,已累計完成投資12.71億元。

讓與會人員印象深刻的不僅是施工投資,還有江東天地項目工程向綠向新——進行地上地下聯動開發,東西向與中銀海南總部、中國石化等相關項目地下聯通;屋頂覆蓋光伏面積約4300平方米,預計年均發電量約為108萬千瓦時;採用集中供冷,每年共可節約能耗178.49萬千瓦時,折合減少使用約583.3噸標準煤。

城市更新是擴大有效投資的強變量和快變量,但有些更新項目涉及征拆,囿於歷史遺留問題,無法推進。對此,海口市突出制度集成創新,超常規、多舉措破解實施中碰到的痛點問題。「企業參與城市更新項目,最擔心的就是征拆時間過長導致成本飆升。」海口市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探索建立「預簽約」制度,把最難的征拆工作前置,預簽約達到90%後才啟動,比如橫溝村城市更新項目用近半年時間完成了90%預簽約後才正式實施,解決企業擔心的征拆超期、增加投資成本等問題。

招引有實力的「實施主體」解決一二級開發銜接問題、算好「三本賬」解決村民、政府、企業三方合理權益問題……一項項經過實踐驗證的創新舉措吸引與會人員關注,大家紛紛記錄並主動諮詢,探討落地應用的具體路徑。海口中交海投城市更新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學千介紹,橫溝村城市更新項目累計投資超過10億元,超額完成半年投資計劃。未來,項目滾動實施,計劃投資達81.18億元,總建築面積約100萬平方米。

日前,海南自貿港一站式飛機維修產業基地,海航技術旗下大新華飛機維修服務有限公司的機務維修人員對飛機進行檢修。海南日報記者袁琛 攝

如何將政策優勢轉化為項目投資可持續發展優勢?在飛機和發動機維修基地附件維修廠房裡,偌大的廠房區內停著9架飛機,數百名維修人員分散在各架飛機前「會診」,而戶外停機坪上還有20餘架飛機等待進場。據統計,該基地已完成超1300單飛機維修項目,承接超140架次飛機噴漆業務,維修航空部附件超3萬個。今年前4個月,23架次飛機、4台發動機開展保稅維修,保稅維修貨值179.2億元,同比增長9.1倍。

「在這裏,修飛機慳錢更省心。」該基地運營負責人介紹,通過用好維修免繳保證金、加註保稅航油、維修航材免稅等海南自貿港系列優惠政策,幫助進境飛機切實節約維修成本,同時提供定檢、噴塗、部附件維修等一站式服務,提升飛機維修效率。修全球飛機,已成為海南自貿港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圖景。

奮戰當「夏」,使命在肩。「比較、學習、追趕,在全省擴投資大局中,作出更大貢獻。」立足當前謀長遠,與會人員將對照標杆,學習先進做法和典型經驗,瞄準差距補短板,因地製宜思考發展出路,鼓足幹勁、提振精神、加壓奮進,在比學趕超中激發乾勁磨煉本領,千方百計擴大有效投資,全力以赴推動自貿港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

不負時光 奮戰當「夏」

——2024年全省擴大有效投資第二季度現場交流會側記

值班主任:王凱

值班總監:史雅潔

內容審核:樊學玲

責任編輯:曾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