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便利化調研|機場、高鐵站建起服務中心 老外在華支付無障礙

「在中國支付,我們並沒有感到有任何阻礙,相反我們感覺很輕鬆。」6月12日,來自印度的Rubesh和同伴剛剛落地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就用現金買了一些食物。而此次來到中國感受到的支付便利性,也讓他們對未來的生意往來有所加分。

今年3月以來,央行牽頭在各地推進支付服務的便利化工作。其中一項重要內容便是提升各主要城市機場、高鐵站等重要交通樞紐的支付便利化程度。

近期,貝殼財經記者走訪成都、西安等多地發現,部分地區交通要塞已建立起了支付便利化服務中心,通過提供取現、彙兌、電話卡辦理等綜合性服務,為機場境外旅客以及商戶提供支付便利。

「機場、高鐵站是境外來華人員入華的 ‘第一站’,提升這些重點城市重點交通場景的支付便利化具有必要性。」有業內人士表示,具有針對性地建設機場、高鐵支付服務服務中心,並構建可持續發展模式,有助於持續提升境外來華人員的第一感受,進一步優化了營商環境。

機場服務區24小時營業 「一站式解決外賓來華難題

成都素有「天府之國」的美稱,吸引著大量境外人士到訪,而飛機成為他們入華的首選。有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成都航空口岸出入境外國人超41萬人次,同比增長509%。而端午假期,成都航空口岸共有4.5萬餘人次出入境,日均達到1.5萬餘人次。

在成都天府機場,貝殼財經記者看到,到達大廳設有「境外來賓支付服務中心」,內部不僅設置中國銀行主辦的服務網點、中國電信的電話卡服務網點,還有攜程外幣兌換窗口,為到訪成都的旅客尤其是境外來華人士提供一系列綜合服務。

天府國際機場設有「境外來賓支付服務中心」,提供一系列綜合服務。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薑樊 攝天府國際機場設有「境外來賓支付服務中心」,提供一系列綜合服務。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薑樊 攝

其中,中國銀行的服務網點中設有可供旅客休息的桌椅,牆上屏幕滾動播放入華支付的相關介紹。工作人員前方的櫃檯上則排放了各類支付使用說明書。

進入這一網點,一台自動取款機(ATM)和一台具有多語種服務功能的外幣兌換機上,外籍來華人員可以取現和兌換人民幣。而緊鄰兩台機具的門口處,中國銀行用中英文雙語標註了取款、兌換人民幣以及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的相關服務流程。

此外,工作人員也可以幫助外籍來華人士將外卡綁定支付寶、微信支付、雲閃付等移動支付;辦理印有熊貓圖案的公交卡,該卡不僅可以在成都的地鐵公交使用,也可以在德陽、眉山、資陽等四川省其他地區使用。

「這裏還綜合了境外人士入華後的第一需求電話卡服務等,也會為所有旅客提供指路等服務。」該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服務中心運營一個半月以來,已接待了3496人次旅客的到訪並提供幫助。由於不少國際航班在夜間到達,該機場網點24小時全天候營業。這意味著即便是境外來華人士深夜落地成都,也可以到服務中心尋求幫助。

此外,貝殼財經記者走訪天府國際機場到達層的多個商戶看到,各類外卡受理也暢通無阻。商戶收銀櫃檯前均放置了支付標示牌,除了銀聯、數字人民幣、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境內支付方式,還可以使用VISA、萬事達、運通、JCB等國際主流卡組織的外卡支付方式。

高鐵站建起支付服務中心解決旅客、商戶現金支付等問題

針對境外來華人士支付便利化的服務中心,也進駐高鐵站。在西安北站出站大廳里,設有「遊客·境外來賓支付服務中心」。這也是全國首家在高鐵站設置的支付服務中心。

西安北站中設有「遊客·境外來賓支付服務中心」。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薑樊 攝西安北站中設有「遊客·境外來賓支付服務中心」。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薑樊 攝

據工作人員介紹,配合列車到站時間,該服務中心的營業時間是每天5:30至23:30。在這裏,旅客可以通過ATM機、外幣兌換機等設備來取現、兌換人民幣。而這裏的ATM機不僅可以取出100元現鈔,還可以取出更為實用的10元小面額鈔票。

與此同時,該服務中心還配備了200元、300元、500元、1000元4種不同額度的「零錢包」,供遊客尤其是外籍來華人士直接換取。這意味著外籍來華人士無論持有外幣還是外卡,都可以輕鬆在此兌換人民幣。

西安北站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展示不同額度的零錢包。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薑樊 攝西安北站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展示不同額度的零錢包。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薑樊 攝

「此前在高鐵站中沒有金融服務區,站內商戶兌換零鈔並不方便。而選擇在高鐵站里設置服務中心也可以兼顧商戶使用現金的需求。」作為該服務中心主營方,建設銀行陝西省分行相關負責人熊燕告訴貝殼財經記者,該行在「現金兜底」的原則下,已經針對站內97戶商戶進行摸排,並已全部布放了「零錢包」。

西安北站內的商戶告訴貝殼財經記者,總體感覺今年來到西安的外國人明顯增多,他們使用現金和刷卡的支付方式比較多,也有部分遊客提前做了攻略,會使用支付寶、微信等移動支付方式。不過,在他的店裡,自己平時會準備一兩千元的現金以備找零,同時其他支付方式均可使用。

服務中心運營幾家抬讓支付便利更持續

自今年3月以來,全國各地的機場等重要交通樞紐紛紛建立起支付服務中心。如何能夠讓這些支付服務中心可持續發展,長久地為境外來華遊客提供相關服務,是擺在各家機構面前的首要問題。

在調研中,貝殼財經記者瞭解到,「幾家抬」成了這些交通樞紐站支付服務中心運營的重要模式。

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支付服務中心為例,這裏之所以可以保證每天24小時值守,也是多家機構共建的結果。據介紹,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境外來賓支付服務中心是中國銀行、四川省機場集團共同打造的服務中心。與此同時,支付寶、微信、銀聯等主動作為,參與到服務中心具體的業務服務、人員配置等方面,讓該中心可以24小時運轉起來,為遊客提供持續性的服務。

西安北站的支付服務中心亦不例外。貝殼財經記者瞭解,該服務中心在建設之初,西安北站、建設銀行以及多個支付機構共同協作共建。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員排布上,建設銀行陝西省分行還授權外幣代兌機構進行人員值守,而這些值守人員均經過專業培訓與考試才可上崗。

「在這些服務中心背後,是省級總對總機制的作用。」有業內人士告訴貝殼財經記者,提升支付服務水平並非央行一家能夠完成的任務。這需要在省政府、央行省級分行牽頭下,省級商務部門、外辦部門、交通部門、文旅部門等多部門共同協作完成。

城市交通支付便利持續提升各類方式均可購票

除了機場、高鐵站等外籍來華人士入境「第一站」,多個城市還進一步向轄內城市交通、城際交通進一步延展支付服務。

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該省還提升了城市公共交通支付便利性,如全省等級以上汽車客運站均保留人工售票窗口與檢票通道,支持現金支付;197個三級以上客運站實現聯網售票,193個二級以上客運站實現電子客票應用。同時,保障巡遊出租汽車現金支付服務、提升交通運輸新業態支付便利性等。

西安市軌道交通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集團先後上線二維碼、電子車票、人臉識別乘車的功能,支付寶、微信、銀聯、一網通支付以及數字人民幣等多元化支付渠道。同時,西安市地鐵13個旅遊及交通樞紐站點布放了POS機,支持境內外的銀行卡、線上支付,進一步為外籍來華人員、老年人等群體提供更加便利的支付環境。

「交通支付是否便利性是外國人來華消費的第一感受,因此提升交通系統的支付便利性十分重要。」有業內人士表示,對於參與機構來講,提升支付便利性也可以助力其業務走向全球,樹立品牌價值從而對其業務發展有所幫助。與此同時,支付服務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便利性提升也有助於各地改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境外人士來華消費,促進各地經濟發展。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薑樊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