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開展多領域美育活動,「柴院在東藝」今夏啟幕

作為常年往來的戰略合作夥伴,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與莫斯科國立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合作模式不斷升級,今年8月雙方首次聯合呈現「柴院在東藝」系列活動,打造為期五週的藝術饗宴。主辦方同步推出獨家策劃的馬拉松鋼琴獨奏音樂會、柴院鋼琴大師營,另有公益美育課堂系列講座、柴院歷史圖片展等活動。此外,延續十八載的市民音樂會也將迎來柴院的優秀校友演繹俄羅斯藝術作品,推動美育藝術普及,助力中俄文化交流。

海外朋友圈助力滬上美育

2023年,東藝與柴院二度簽署為期5年的戰略框架協議,柴院成為了「東方美育聯盟」強力的海外成員單位,索高路夫校長也作為「東方美育聯盟榮譽顧問」,為雙方的交流合作及推動美育發展藍圖提供更多支持。作為全國首家與柴院簽署戰略合作的劇院,東藝致力於從普及性演出、公益活動及藝術教育等多方位推動雙方合作向深層次發展,在中俄建交75年之際建起文化傳遞的橋樑。

作為世界頂尖音樂學府的王牌專業,柴院鋼琴繫在鋼琴教育和演奏藝術歷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里赫特、巴爾曼、阿什肯納齊、普列特涅夫等諸多鋼琴大師、以及中國鋼琴家劉詩昆、李民鐸等皆畢業於此。「柴院在東藝」項目歷經半年籌劃,以高規格穩抓專業性,以多維度擴大美育受眾群。

繼去年11月在東藝舉辦鋼琴大師課,柴院鋼琴系主任安達·皮薩列夫對國內琴童對鋼琴的熱愛十分欣賞。8月19日至22日,他將與同時兼任莫斯科國立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美國新英格蘭音樂學院、美國波士頓大學三校鋼琴系教授的納塞希安攜手帶來全新升級的鋼琴大師營。

鋼琴大師營在四天時間里圍繞經典古典鋼琴作品,解構作曲家樂思,解讀俄羅斯鋼琴學派融合的歐洲音樂傳統與俄羅斯民族樂派文化,以柴院鋼琴系的要求提高對作品的專業理解、提升技巧及藝術素養。同期,柴院歷史圖像資料也將在東藝進行展出,記錄160餘年輝煌的藝術成就。

而在9月的市民音樂會中,柴院校友將演繹柴科夫斯基、艾米拉文尼諾夫等柴院代表人物的經典之作。此外,主辦方還將在學校、社區開展公益美育課堂,展開豐富的文化交流活動。

申城舞台呈現俄羅斯鋼琴學派脈絡

作為「柴院在東藝」開幕音樂會,8月18日,皮薩列夫和納塞希安聯袂呈現罕見的馬拉松鋼琴獨奏音樂會,兩位俄羅斯功勳藝術家將接力奉獻三小時的古典饗宴。同是柴院畢業且留校任教30餘年,兩位教授都師從於已故俄羅斯鋼琴學派教育巨匠謝爾蓋·多林斯基教授。值得一提的是,早年他們曾作為多林斯基教授的助教,分別協助他指導過柴科夫斯基國際鋼琴比賽、範·克雷本國際鋼琴比賽等國際頂級鋼琴比賽中拔得頭籌的學生,其中包括馬祖耶夫、盧岡斯基、高漢等如今已享譽全球的鋼琴家。

此次皮薩列夫與納塞希安首次在同一舞台上演個人獨奏接力,演繹四位古典樂最有代表性的作曲家,及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三小時的馬拉松音樂會中徐徐展開古典代表作的音樂長卷,展現千錘百煉的精湛技法與俄派格調。皮薩列夫坦言,此次所選的舒伯特《降B大調第二十一鋼琴奏鳴曲》與李斯特《B小調鋼琴奏鳴曲》皆是作曲家的巔峰之作,其內容深度極其考驗表現力,而完成曲子也需要耗費大量能量,希望趁力所能及的當下再次完整奏響。納塞希安所選貝多芬的《悲愴》《月光》以及肖邦的敘事曲皆是流傳最廣的作品,其豐富的情感表達與極高的藝術價值,成為了鋼琴演奏的「試金石」。

未來,「柴院在東藝」也將成為每年保留項目,同時還將策劃與之對應的「東藝在柴院」加強往來。東藝不斷拓展海外高質量朋友圈,秉承開放、包容、創新與互鑒的理念,將合作從舞台延伸至更廣擴的藝術領域,發展更多元的社會美育事業。

文:薑方

圖:演出方

編輯:宣晶

責任編輯:邢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