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顯示,北京市養老機構月平均收取總費用6611元

6月20日,在2024北京養老服務行業發展四季青論壇上,北京養老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陳楫寶發佈《北京市養老機構行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基於北京養老網相關數據、近30000位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的網簽合約、1000餘份養老機構審計報告等分析北京養老機構行業發展情況。數據顯示,北京市養老機構月平均收取總費用6611元,包括床位費、護理費、膳食費。

6月20日,在2024北京養老服務行業發展四季青論壇上,北京養老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陳楫寶發佈《北京市養老機構行業發展報告》。主辦方供圖

6000-7000元檔的養老機構擁有最高的入住率

根據《報告》,截至2024年3月,北京市養老機構總數達578個,床位總數10.9萬張,入住老年人近4.5萬人,剔除尚未收住老年人的機構後,全市養老機構平均入住率約為45%。北京市養老機構數量快速增加,城區增長速度最快,近郊區次之,遠郊區增長態勢較為穩健。

在養老機構價格方面,《報告》根據網簽合約分析指出,北京市養老機構月平均收取總費用6611元,包括床位費、護理費、膳食費。其中,護理費約佔總費用的1/3,具體數額因老年人失能等級等健康狀況不同而存在差異。同時,北京市發放高齡、失能等補貼,並出台了困境家庭服務對象入住養老機構補貼政策。朝陽、西城、豐台位列月平均收取總費用榜首,約為8000元左右;延慶、密雲、平穀的總費用最低,約2500-3100元。這些區域差異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醫療資源分佈、人口結構等多種因素有關。

根據養老機構網簽合約價格數據,4000-5000元檔的養老機構數量達到峰值,5000-6000元檔的養老機構入住人數達到峰值。6000-7000元檔的養老機構擁有最高的入住率,表明這一價格區間內的養老機構在提供服務質量與滿足老年人需求方面達到了較好的平衡。

老老人佔入住機構老年人的絕大多數

《報告》顯示,目前全市養老機構收住老年人共44938人,戶籍在城六區、近郊區、遠郊區的,佔比數別為61.67%、24.34%、13.45%。戶籍為朝陽區的老年人最多,佔比18.59%,其次為海澱區(13%),第三位為西城區(10.67%)。

老老人是指80歲以上或失能失智老年人。從年齡上看,養老機構入住人員的年齡分佈較為分散,其中位數值為83歲,大約一半的入住者年齡在75至88歲之間。

《報告》顯示,全市養老機構收住的44938人中,80歲以上及不能完全自理(含不能自理和部分自理老人)的老年人佔比91.57%。同時,網簽合約中具有失能情況記載的25705位老年人中,80歲以上及失能(含重度、中度、輕度)老年人佔比92.8%。上述兩個數據基本持平,這意味著入住機構的絕大部分老年人對護理和醫療有較高的需求。

大部分入住老年人的居住時間較為穩定,入住時長中位數為24個月,約有一半的入住者入住時長介於9至56個月之間,反映了養老機構服務週期的一般性特徵。在具體簽訂合約時,三分之二的老年人簽訂的是一年及以下短期合約。同時,從輕度、中度、重度失能群體看,隨著失能程度的提升,入住老年人簽訂的合約期限更長。

此外,《報告》還指出,不同年齡段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的動機有所不同。總體上,隨著年齡的增長,入住養老機構的老年人不能自理比例有所下降,而能夠自理或部分自理的比例相應增加。這一趨勢反映了不同年齡群體選擇入住養老機構的動機存在差異,較為年輕群體入住養老機構多半由於存在失能情況,而高齡群體的入住則不完全以失能為前提。

同時,入住養老機構的老年人中,除部分自理的人群佔比隨著年齡的增加平穩上升之外,不能自理的人群和能夠自理的人群均在80-89歲發生趨勢逆轉,80-89歲之後,不能自理的人群佔比呈上升趨勢,能自理的人群佔比呈下降趨勢,說明這個年齡段是一個關鍵拐點。

連鎖品牌更受老年人青睞

《報告》還分析了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的選擇偏好。根據《報告》,老年人普遍遵循就近原則選擇養老機構,戶籍所在地位於城六區、近郊區和遠郊區的群體中,分別有87%、93%和99%的群體留在本區域的養老機構,且城六區跨區域養老群體幾乎都選擇在近郊區養老。城六區前往近郊區養老的老年人佔近郊區養老機構入住人員的38%,體現了區域間養老資源的流動性和互補性。

養老機構在類型上主要分為綜合性養老機構和護理型養老機構。相比於綜合性養老機構,護理型養老機構的平均總費用高,入住率也高(約52%),反映了老年人對護理服務的較大需求,這與入住養老機構的老年人絕大多數都是老老人有關。護理型養老機構中失能老年人佔比比綜合性養老機構高出13個百分點,說明護理型養老機構更能吸引失能老年人入住。

在運營模式上,單體和連鎖兩種模式是目前的主流,北京養老機構運營模式以單體為主,連鎖比例穩步上升。相較於單體模式,在平均總費用更高的情況下,連鎖模式入住率也比單體模式高6個百分點,這可能與其品牌效應、規模化運營以及統一的服務標準和質量監控體系有關,老年人對這類機構具有較高的信任度和滿意度。

護理員流失率呈降低趨勢

《報告》顯示,養老機構工作人員總數達到20135人,約有一半年齡在44至56歲之間,是養老機構的主要力量。在性別分佈上,男性工作人員佔比31%,女性工作人員佔比69%。其中,院長在性別分佈上更為均衡,男女佔比數別為45%、55%。

養老機構工作人員的學曆水平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學曆佔比約63%,本科及以上學曆佔比僅為約6%。其中,院長學曆水平明顯高於平均水平,初中及以下學曆佔比約24%,本科及以上學曆佔比約29%。近年來,工作人員平均學曆水平整體呈上升趨勢。初中及以下佔比逐年下降,其他各類學曆人員佔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養老機構護理人員佔全體工作人員的65%,近三年來,養老機構護理人員總數較為穩定,月均離職率分別為7.76%、3.88%、3.36%,人才流失逐漸減少,大部分選擇留在機構繼續工作。護理人員的流失率隨機構規模的增大呈下降趨勢,相比小型機構,大型機構的護理人才隊伍較為穩定。

新京報記者 葉紅梅

編輯 陳靜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