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鐵6號線南延工程東小營南站主體結構今日封頂

新京報訊(記者裴劍飛)記者從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和京投軌道公司獲悉,6月20日,東小營南站最後一塊頂板將完成澆築,北京地鐵6號線南延工程東小營南站提前五天實現主體結構封頂,該站土建工程基本完工,進入設備安裝和裝飾裝修階段。

6月20日,北京地鐵6號線南延工程東小營南站主體結構將實現封頂。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6月20日,北京地鐵6號線南延工程東小營南站主體結構將實現封頂。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從地圖上看,地鐵6號線是目前北京已經開通運營的軌道交通線路中終點站最偏東的一條線路,現階段終點站為潞城站,距離河北三河直線距離只有3公里,每天早上會有許多從河北三河來往北京的跨省通勤族,乘坐公交、自駕或騎車到潞城站換乘6號線,然後乘地鐵前往北京中心城區上班。

據瞭解,6號線南延工程線路區間北起既有潞城站,沿運河東大街向東敷設,至現狀減運路轉向南,在規劃潞陽大街與防護綠地交叉口北側設車站1座(東小營南站),長約2.1公里,全線採用地下敷設方式,預留遠期繼續延伸的條件。東小營南站的裝修風格與既有6號線並不一致,為「混凝土裸裝」,呈現出簡約大氣的風貌。

北京市重大項目辦軌道一處二級主任科員程禹皓表示,地鐵6號線南延工程作為北京中心城區東西方向骨幹線6號線的延長線,是北京城市副中心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中的重要一環,對疏解非首都功能,提升綠色出行品質,完善城市副中心交通配套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與中心城已有包括6號線、7號線、八通線、亦莊線和市郊鐵路副中心線在內的5條軌道交通線,初步形成了自西向東橫跨石景山、海澱、西城、東城、朝陽、通州六區的「大通道」。同時,平穀線、M101線一期、6號線南延正加快推進建設。這3條線路作為城市副中心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中的骨幹線路,能夠有效助力城市副中心建設,優化城市功能佈局,帶動區域交通實現協同發展。

在6號線南延工程的施工中,會下穿多個重點風險源,包括有6號線的出入段線、運河東大街、潞河站以及相關管線。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在此次封頂的東小營南站為雙層單柱雙跨島式車站,採用明挖法施工,據瞭解,車站總長398.6米,設有3個出入口、2個風道。車站項目承接了北京市軌道交通首個素面混凝土工程,實現了車站公共區域輕量化裝修,進一步提升了工程的實體質量。

工人們正在進行頂板澆築前的準備。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工人們正在進行頂板澆築前的準備。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京投軌道二分公司工程部甲方代表陳江濤告訴記者,6號線南延工程是北京市首個採用工程總承包(EPC)模式的新建城市軌道交通項目。EPC模式的採用有效提高了項目的執行效率和質量。項目在建設過程中不斷探索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應用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推廣的全部建築業10項新技術,具體採用了107個分項中的40餘個分項技術,有力提升了施工效率與施工質量。

其中,非軟土地區地下連續牆橡膠接頭施工技術、鋼筋混凝土長牆結構裂縫控制綜合技術、城市軌道工程素面混凝土輕量化裝修技術等10餘項新技術的應用,在行業內具有引領和示範作用。在後續施工中,項目將繼續利用EPC模式在設計和施工上的優勢,發揚工匠精神,在技術創新上持續發力,精益求精地提升工程品質,統籌項目管理,全力推進6號線南延工程按期高質量完成建設任務。

隨著東小營南站主體結構封頂,6號線南延也將進入下一階段的施工。據瞭解,下一步東小營南站將開展內部裝飾裝修和機電施工,此外,線路的盾構施工已完工將近50%,南延盾構段年底將實現貫通。

編輯 張牽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