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夏至:風蒲獵獵小池塘 過雨荷花滿院香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今日,我們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夏至。夏至,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此時,風暖晝長,草木葳蕤,伴著熱烈的陽光,荷花滿園、蟬聲陣陣的盛夏到來了。

在湖南省益陽市清溪村,滿池荷花競相綻放。人民網記者 劉微攝在湖南省益陽市清溪村,滿池荷花競相綻放。人民網記者 劉微攝

盛暑流螢 耕耘倍忙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夏至,五月中。《韻會》曰:夏,假也,至,極也,萬物於此皆假大而至極也。」「至」有「極致」之義,此時,萬物充盈向上,生長繁盛到達一個極點。《恪遵憲度抄本》有云:「夏至,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夏至日,太陽幾乎直射北迴歸線,北半球迎來白晝最長的一天,此後白日漸短,黑夜漸長。

以五天為一候,古人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鳴;三候半夏生。」古人認為夏至意味陽極之至,陰氣始生,鹿角朝前生,屬陽,因此在夏至逐漸脫落;樹上的知了鼓翼而鳴,盡情高歌;喜陰的藥草也開始出苗生長。

「夏至伏天到,中耕很重要」,炎炎夏日,農人耕耘的腳步更加匆忙。此時,華北忙著曬冬小麥,東北的夏播接近尾聲,高原牧區則迎來畜牧旺季。各地農戶抓住盛夏的好時光,在廣袤的農田、縱橫的耕道間奏響一首首「夏耕」交響曲。

食麵嚐新 消暑納涼

夏至之時,民間素有祭拜先祖的習俗。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院人類學民俗學系教授蕭放介紹說,由於夏至是作物生長的重要時期,在這期間的民俗活動多以祈求作物豐收為目的。直到現在,有些地區還延續著古代「夏祭」的活動,在夏至前後舉辦「過夏麥」。

「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冬至餃子夏至面」……夏至吃麵的習俗在我國多地盛行。此時,新麥登場,一碗麵條,承載著嚐新的喜悅。據清代《燕京歲時記》中記載,北京人偏愛在夏至日吃上一碗冷淘面,即「過水面」。一碗麵下肚,暑氣消大半,讓人倍感舒適與暢快。

在湖南地區,有著吃「夏至蛋」的習俗,即將雞蛋煮熟剝殼後,與紅棗共煮成湯,表達著人們對身體健康的期盼;在江蘇南京地區,夏至吃豌豆糕是當地的傳統習俗,豌豆糕口感細膩,美味可口,還寓意著步步高陞、平安如意;在廣東地區,流傳著一句諺語:「夏至食個荔,一年都無弊」,此時正值荔枝上市之時,一口咬下去鮮甜多汁。

夏至時節,全國大部分地區都進入高溫酷暑模式。此時,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應多吃清熱消暑的瓜果蔬菜,如西瓜、苦瓜、苦菊等,及時補充水分,消暑潤燥、提振食慾。

夏至已至。願你的生活,滿載明媚陽光,如盛夏般熱烈,如夏花般絢爛。(實習生張婧怡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