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軸7廊8通道,這是張什麼網

打開中國地圖,6條主軸、7條走廊、8條通道,橫連東西、縱貫南北。

一張綜合立體交通網正加速編織。

6月18日,《2023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發佈。數據顯示,2023年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加速成型。

同時,三里河從交通運輸部獲悉,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6軸7廊8通道)空間佈局已基本完成。

目前交通運輸部會同有關部門正在研究製定《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路線方案》,明確「6軸7廊8通道」的路線走向和樞紐節點,為各地區、各部門加快建設主骨架提供指導。

6條主軸,聯通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4個國際性樞紐集群;

7條走廊,建設京哈、京藏、大陸橋、西岸陸海、滬昆、成渝昆、廣昆等交通走廊;

8條通道,建設綏滿、京延、沿邊、福銀、二湛、川藏、湘桂、廈蓉等通道,內外連通、通邊達海。

連點成線、織線成網,勾畫出國際國內運輸的主動脈。

目前,「6軸7廊8通道」已連通全國超過80%的縣(市、區),服務全國90%左右的經濟、人口總量,支撐構建「全國123出行交通圈」「全球123快貨物流圈」……

陸海聯動、東西互濟,發展之網暢通國民經濟大循環。

數據顯示,1—4月,完成跨區域人員流動量219.0億人次,同比增長8.5%;完成營業性貨運量172.7億噸,同比增長4.5%;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55.5億噸,同比增長5.2%。

人員與貨物的高效流動,恰是交通運輸擔任「開路先鋒」的最好詮釋——

交通投資「穩定器」作用持續發揮。國家「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中,涉及交通運輸項目開工、完工超過300個,總投資超過1.8萬億元。今年1—4月,我國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0016億元,投資規模保持高位運行。

「大動脈」「微循環」更加暢通。目前,全國綜合交通網絡總里程超過600萬公里;高速鐵路已覆蓋95%的50萬人口以上城市;高速公路已覆蓋超98%的20萬人口以上城市;全球前十大港口我國佔8席,民用頒證運輸機場100公里服務半徑覆蓋全國90%以上的人口。每天,約1.7億人次享受便捷跨區域出行服務。

新增長點、新應用場景不斷湧現。自動駕駛技術在交通運輸領域加快應用、國產首艘大型郵輪投入運行、C919國產大飛機投入商業運行、CR450動車組深化研製,山東「智慧港口建設」試點順利。

從貨物往來順暢到出行舒適便利,從能源結構改變到綠色低碳發展,「人享其行,物暢其流」成為生動圖景。

而「要想富,先修路」也有了時代新解:

從著重解決「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從打破「孤島」,讓貨出得去、人進得來,到提升雙循環中產業鏈、供應鏈位勢,提升滿足人民美好出行的能力;從具備產業發展、生活改善和融入經濟循環的基本條件,到融合引領經濟社會、輻射帶動國土空間。

一個流動的中國,正彰顯出繁榮昌盛的活力。

(「三里河」工作室)

【編輯:黃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