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多一度 | 高校學位服「上新」 國風畢業照有多「火」?

畢業季到了,多所高校學位服「上新」。在社交平台上,雲肩、中式盤扣、簪花學士帽等「中式搭配」的國風畢業照悄然走紅。今年高校畢業生們的學位服有哪些「花樣」?國風畢業照有多「火」?

圖片來自IC Photo圖片來自IC Photo

這些高校學位服「上新」

北京師範大學

今年,北京師範大學特別邀請東京奧運會、北京冬奧會中國領獎服的設計者、《臥虎藏龍》《赤壁》《夜宴》《英雄本色》等大片的視覺設計——東方美學大師葉錦添為北京師範大學設計專屬學位服。

圖片來自北京師範大學微信公眾號圖片來自北京師範大學微信公眾號

設計師從中國傳統色板中取色,根據身份與學位設置,學士、碩士、博士分別選用瑾瑜、油紫、順聖作為袍身底色。領口垂布上是排列規律的古建洞窗圖案,寓意著恪守紀律的優良品質,從窗內往窗外看,更是象徵著對未來的美好期盼。學位袍袖口上的紋繡為京師大學堂匾額紋,與學曆證書花邊紋一致。袍身上隱約的玉蘭花紋代表了北師大學子對高潔精神的不倦追求,也代表著真摯永恒的情誼。

圖片來自北京師範大學微信公眾號圖片來自北京師範大學微信公眾號
圖片來自北京師範大學微信公眾號圖片來自北京師範大學微信公眾號

新版學位服將會以紀念禮盒的形式發放。禮盒的開合設計借鑒了學位帽掛穗樣式,不僅在形式上巧妙呼應,更是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獨特印記。

圖片來自北京師範大學微信公眾號圖片來自北京師範大學微信公眾號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以北郵藍為學位袍主色調之一,學位服整體廓形結構簡約大方並為不同學位設計了不同的門襟夾條。

圖片來自北京郵電大學微信公眾號圖片來自北京郵電大學微信公眾號

領口飾邊借鑒中國傳統色彩文化,結合北京郵電大學色彩識別系統,將學科門類與色彩進行分類和匹配,彰顯學科專屬特色。門襟印摩斯碼校訓,左前胸處配校徽,袖口繡北郵建築圖形。垂布披肩印有柿蒂、白描銀杏折枝玉蘭、灑金蝴蝶紋樣,寓意深遠,極盡巧思。

圖片來自北京郵電大學微信公眾號圖片來自北京郵電大學微信公眾號
圖片來自北京郵電大學微信公眾號圖片來自北京郵電大學微信公眾號

北京中醫藥大學

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學位服以中式對襟假兩件長袍為主體,衣袖處採用雙層袖疊穿設計,使學位服既彰顯華夏衣冠之美,又儘可能照顧到畢業季穿著的清涼舒爽,習古創新的設計,既顯「風度」,又有「溫度」。

圖片來自北京中醫藥大學微信公眾號圖片來自北京中醫藥大學微信公眾號

中式立領加中式盤扣點綴,有中正平和之意。學位帽墜以葫蘆形穗、袖口繡如意葫蘆紋,均有懸壺濟世之意。胸前有金色校徽,是學校形象的標誌、是學校文化的表徵,是母校給每一位畢業學子的烙印與光芒。

圖片來自北京中醫藥大學微信公眾號圖片來自北京中醫藥大學微信公眾號
圖片來自北京中醫藥大學微信公眾號圖片來自北京中醫藥大學微信公眾號

山東大學

山東大學今年為畢業生們準備了專屬「海闊天高」雲肩,該雲肩由山東大學融媒體中心邀請機械工程學院《雲岡紋飾全集》編繪團隊劉燕教授、博士生徐婧蕾設計創作而成。山大「海闊天高」雲肩以春燕報喜、魚躍龍門為主體,祝願畢業生一舉奪魁、鵬程萬里。

圖片來自山東大學微信公眾號圖片來自山東大學微信公眾號
圖片來自山東大學微信公眾號圖片來自山東大學微信公眾號

「新中式」遇上畢業季

國風畢業照有多「火」?

近年來,雲肩、簪花學士帽、馬面裙等國風元素在高校畢業照中走紅。據揚子晚報報導,今年「618」期間,漢服、新中式依舊增長迅猛。受到畢業季的影響,雲肩、長衫、簪花學士帽等國風畢業照必備單品更是表現突出。其中,簪花學士帽搜索同比增長658%,雲肩搜索同比增長97%,漢服長衫搜索同比增長130%。

某網購平台上的簪花學士帽

在一些社交平台,也有不少網民分享DIY簪花學士帽的教程,以及國風學士服的畢業照攻略。在某社交平台上,「國風畢業季」的話題瀏覽量超過2900萬。

圖片來自某社交平台圖片來自某社交平台

今年,一些高校也為畢業生們推出了中國風的畢業禮物。例如近日山東大學專屬「海闊天高」雲肩驚豔亮相。雲肩是中國古代置於肩部的裝飾織物,山大「海闊天高」雲肩以春燕報喜、魚躍龍門為主體,祝願畢業生一舉奪魁、鵬程萬里。東華大學攜上海漢服版權中心,今年特意出了8款獨家的原創國風「雲肩」,讓畢業生們可以拍上「最美畢業照」,據悉這一靈感最早也出自於學生的創意。

圖片來自山東大學微信公眾號圖片來自山東大學微信公眾號
圖片來自東華大學微信公眾號圖片來自東華大學微信公眾號

據消費日報報導,有專家指出,國潮消費的興起反映了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的高度認同和自豪感。中國經濟的崛起和國際地位的提升,讓年青人更有文化自信,他們通過穿戴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國風服飾,表達個人身份的認同與文化傳承的意願。此外,社交媒體和電商平台的興起,為國潮產品的傳播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渠道,加速了國風文化的流行。

在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金憓看來,過去,年青人大多喜歡外來時尚,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和國家實力增強,人們越來越傾向於回過頭來重新審視傳統服飾文化,並將其融入現代時尚。中國傳統美學是「新中式」流行的基底,中式美學既有五千年的深厚積澱,也有傳承創新中的鮮活生命力。年青人追求的國潮穿搭就是將中國的傳統服飾風格和現代潮流緊密融合,「新中式」與學位服的完美結合是當代年青人敢於創新的體現,也彰顯了大學生心中的文化自信。

整合自各高校官方微信公眾號、廣東共青團微信公眾號、消費日報、揚子晚報等

編輯 馬浩歌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