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批評軍方部署新武器太慢

【#美政府批評軍方部署新武器太慢#】據美國《星條旗報》網站6月18日報導,一家聯邦監督機構本週說,美軍需要太多時間才能將新武器交到部隊手中,而要保持美軍優勢需要「徹底的轉變」。政府問責局在週一發佈的有關武器系統的年度報告中說,「在國家面臨的安全威脅仍不斷髮展變化之際」,國防部「在交付新的、創新型武器系統能力方面仍然慢得驚人」。

報告強調了人工智能、自主系統和中國日益增強的能力所構成的風險。

政府問責局調查了100多種五角大樓最昂貴的武器,這些武器的研發和採購總成本預計超過2萬億美元。報告說,平均而言,大型採購計劃需要10多年時間才能在最初階段投入使用,「這個時間表與在由技術優勢需求塑造的環境中保持軍事優勢是不匹配的」。

政府問責局本週發佈的報告稱,從德事隆系統公司採購登陸艇的計劃就是五角大樓在採購武器系統上進程緩慢的一個例子。政府問責局確實也稱讚了國防部致力於提高採購程序效率的努力。與此同時,作戰指揮官們正在培養一些規模較小的部隊單位,以讓它們像技術初創公司那樣發揮作用。

例如,海軍駐意大利的第66特遣隊最近提出將開發無人機等技術,而空軍在卡塔爾的第99特遣隊也有類似的目標。儘管如此,政府問責局的報告是在人們長期以來擔心五角大樓的採購程序過於官僚化之際出爐的。自去年的報告出爐以來,有幾個項目在時間上已經落後。陸軍的改進直升機發動機計劃拖延的時間最長。

報告說,「黑鷹」和「阿帕奇」直升機機群的下一代渦軸發動機因人員問題和飛行測試延遲已經被推後了21個月。與此同時,由於測試問題,海軍的艦岸連接器——用於從兩棲艦艇向岸上運送人員、武器、裝備和貨物的氣墊登陸艇——被推遲15個月才達到初始作戰能力。

報告還說,由於發射器和測序方面的問題尚未解決,陸軍至少要到2025財年才能將其首套「遠程高超音速武器系統」投入使用。這種高超音速武器飛行速度至少是音速的5倍,能夠在避開防空系統的情況下打擊1700多英里(1英里約合1.6公里)以外的目標。

與此同時,政府問責局說,軟件已經成為武器系統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軍隊的競爭力越來越取決於它能夠多快地研發和交付軟件密集型系統。然而,政府問責局的報告說,國防部的計劃往往難以僱用到並留住擁有足夠軟件專業知識的人。國防部回應說,它基本上同意政府問責局提出的三項改進建議。

另據彭博新聞社網站6月17日報導,國會審計發現,美軍不大可能在10月1日開始的這一財政年度前交付數量足以做好戰鬥準備的首批高超音速武器,從而再度延遲部署這種下一代導彈。

美國政府問責局在週一公佈的五角大樓武器年度概覽報告中認定,陸軍和海軍正在研發的首批8枚新型高超音速武器可能會在2025財年交付。

政府問責局稱:「由於整合挑戰,陸軍未能實現在2023財年前部署其首個遠程高超音速武器連的目標。基於目前的試驗和導彈生產計劃,陸軍在2025財年前不會部署其首個完整的(高超音速武器)連。」

陸軍稱,在過去的試驗失敗後,該項目「正在按計劃實施所需的糾正措施」。但政府問責局稱:「如果陸軍在飛行測試中發現導彈性能存在問題,可能會進一步推遲交付。」

更廣泛地說,年度概覽報告認定,國防部沒有能力足夠迅速地部署新武器系統。

政府問責局稱:「雖然國防部計劃投入2萬多億美元開發和採購其最昂貴的武器,但它仍在迅速提供創新技術方面苦苦掙扎。」(編譯/劉曉燕、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