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南箭北星」格局再落一子,豐台區衛星互聯網產業園開園

我們距離太空旅遊還有多遠?隨著國內商業航天快速發展、技術不斷迭代,這一天已經日益臨近。6月21日,第二屆商業航天發展大會暨第三屆中關村商業航天大會在北京豐台開幕。

會上,《2023中國商業航天產業發展白皮書》正式發佈。同時,豐台區衛星互聯網產業園宣佈開園,首都商業航天「南箭北星」格局再落一子。

豐台區委副書記、區長初軍威表示,作為中國航天事業發祥地之一,豐台區將瞄準商業航天這一關鍵賽道,釋放駐區航天院所的輻射帶動作用,推動技術溢出和創新成果轉化,促進衛星通信、導航、遙感融合發展,為首都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商業航天創新高地貢獻豐台力量。

6月21日,第二屆商業航天發展大會暨第三屆中關村商業航天大會在北京豐台開幕,豐台區委副書記、區長初軍威致辭。  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讓商業航天與大眾的距離更近」

大會今年的主題為「向新而行 逐夢太空」,旨在促進商業航天產業鏈全面融合。會上,《2023中國商業航天產業發展白皮書》正式發佈。

發佈人、中關村領創商業航天產業發展聯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龍開聰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談到,目前來看,商業航天是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技術迭代快、經濟效益高且產業協同強。他表示,在產業發展的同時,還要做好科普,讓商業航天與大眾的距離更近。據悉,白皮書將於7月全文發佈。

談到商業航天的前景,與會專家表示,商業航天是航天事業的戰略型先導產業,可以看作是航天經濟的「引擎」,能夠通過發揮民營效率優勢,構建上下遊產業鏈體系,整合技術、降低成本。

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白照廣進一步談到,商業航天不僅是引擎,其意義更在於直面服務、打破格局、創造新模式。近幾年,商業航天的發展培育了新型航天企業主體,傳統的生產模式正在被顛覆,將帶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精尖產業發展,從而進一步促進產業聚集、盤活區域經濟活力。此外,他還提到,深度佈局「空天地一體化」網絡,開闢新發展賽道也是產業發展的關鍵。

入駐產業園企業可最高減租300平方米

今年,「商業航天」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今年1月,《北京市加快商業航天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8)》發佈,提出到2028年,北京商業航天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產業能級明顯提升,並在全國率先實現可重覆使用火箭入軌回收複飛。

目前,北京的商業航天發展呈現「南箭北星」空間格局,豐台是重要承載地之一。作為中國航天事業發祥地之一,豐台已經形成千億級航空航天產業集群,擁有航天科技一院、航天科工三院等40餘家航天科研院所,以及國家和市級航天航空領域重點實驗室9個,專業人才6萬餘名。目前,豐台區聚集衛星互聯網企業近90家,並帶動周邊配套服務和上下遊產業鏈發展,構建出了自給自足、開放合作的產業生態。

豐台區衛星互聯網產業園開園。  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豐台區衛星互聯網產業園開園。  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這是大會連續第二年在豐台舉辦。現場,豐台區衛星互聯網產業園宣佈開園,商業航天元器件專委會、商業航天載人專家委員會、商業航天產業投資協同發展中心同步成立。

該產業園以豐台創新中心為核心區域,涵蓋從源頭創新、成果落地、產品研製、場景應用到市場運維的完整產業鏈條。到2028年,產業園力爭入駐衛星互聯網企業超過100家,其中專精特新企業超過50家,產業收入規模穩定增長。

另據豐台區委常委、副區長崔旭龍透露,下一步,豐台區還將創建航天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推動優質項目轉化落地。在「一園一中心」的帶動下,將豐台打造成為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新高地。

據瞭解,豐台區已經將重點衛星互聯網企業納入區級企業「服務包」和「發展夥伴計劃」,予以全方位扶持服務。經認定的企業租用衛星互聯網產業園科研及辦公用房,可給予最高300平方米的房租減免支持。

新京報記者 薑慧梓

編輯 陳靜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