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未來 美國青年在華開啟綠色能源之旅

中新社北京6月21日電 題:看見未來 美國青年在華開啟綠色能源之旅

作者 曾玥

「我看到未來充滿希望。」置身北京大興國際氫能示範區,來自美國塔爾薩大學電氣工程專業的莎拉·唐斯(Sarah Downs)對中新社記者說,「看到中國在清潔能源方面走得有多遠,真的很鼓舞人心」。

20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舉辦的「未來綠色能源領袖」美國來華夏令營走進大興國際氫能示範區,來自哈佛大學和塔爾薩大學的14名師生實地瞭解中國氫能技術及產業的發展情況。

莎拉的父親在天然氣行業工作。此次參訪期間,她不時與父親分享在華所見所聞,交換彼此對於美中兩國綠色能源行業發展的看法。「對於美國來說,現在最好的選擇是與中國等國家一起朝著新的方向前進。」莎拉認為,綠色轉型可以推動全球發展邁向新階段,這其中,國際交流合作尤為重要。

「如果沒有國與國之間的開放交流,我們就不會取得像現在這樣大的進步。因此,我會努力與我在中國結識的朋友保持聯繫,並將我所學到的知識傳遞給美國的同伴。」這位中文名字叫「戴文麗」的金髮女孩憧憬未來能來華工作,「我認為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在兩國之間傳播積極的知識和正面的互動經驗,消除偏見與隔閡」。

6月20日下午,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舉辦的「未來綠色能源領袖」美國來華夏令營走進大興國際氫能示範區。圖為美國塔爾薩大學學生米高·蒂爾曼觀摩氫裝置模型。中新社記者 易海菲 攝

戴上VR眼鏡,塔爾薩大學能源管理碩士研究生米高·蒂爾曼(Michael Tillman)「徜徉」在氫能源電動車結構構造和運動原理的三維動畫空間里一探究竟。「我看到兩個氫原子在發動機的內部系統中運行,它們與一個氧原子和電子相結合,產生了驅動汽車的能量。」

氫能源電動車、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單車、燃料電池無人機、氫燃料奧運火炬……循路前行,展廳內陳列的各式氫能源產品及模型,吸引米高不停拍攝記錄。

「截至目前,氫能源的應用很有前景。」在米高看來,儘管氫能普及還面臨待解難題,但地球需要綠色轉型,朝著這個方向邁出一步無疑是正確之舉,各國應在綠色轉型的知識普及和技術發展中凝聚更大合力。

作為一名機械工程專業的學生,卡達·瑞德(Carter Reed)對氫裝置的發生系統及其工作方式的清潔性印象深刻。

6月20日下午,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舉辦的「未來綠色能源領袖」美國來華夏令營走進大興國際氫能示範區。圖為美國塔爾薩大學學生卡達·瑞德觀摩氫能源產品。中新社記者 易海菲 攝

「這是我在國內看不到的東西,讓人耳目一新。」卡達說,此行讓他對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有了更為全面、清晰的認識。「直到真正來到這裏、親身體驗,近距離看到它,才會真正理解它是如何工作的,它意味著什麼。」

展望未來,卡達希望能進入航空航天工業工作。他對日後的國際合作充滿信心,並希望能親身參與其中,為推動深化兩國綠色發展合作獻力。

「當我回到美國、回到課堂後,我將與同學和教授分享我的所見所聞。」米高深信綠色發展與綠色合作的未來,「我相信合作是實現綠色地球的最終關鍵,就像米高·積遜在《拯救世界》(Heal the World)里所唱的那樣,為你我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完)

【編輯:張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