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噪音擾民,北京西城法官調解守護居民安寧生活

新京報訊(記者慕宏舉)在高層建築中,電梯已成為不可或缺的工具。但它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一個常被忽視的問題——噪音汙染。6月21日,新京報記者從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獲悉了一起以「降噪聲」為焦點的調解案件。

該案中,魏女士購買了西城區某小區的一幢頂層房屋。入住後,魏女士發現在屋內總能聽到樓內電梯運行時傳來的「嗡嗡」聲,嚴重影響到一家人的生活及睡眠質量,家中的老人不堪其擾,只好搬到別處生活。經過查看,魏女士瞭解到,這棟樓的電梯機房設備恰好位於自己房屋的側上方,電梯井和自家房屋東面臥室、客廳和廚房共用一面結構牆。

為了確認房屋內的噪聲是否超出正常限值,魏女士自行委託相關機構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噪聲超出正常限值。於是,魏女士和小區電梯管理單位、物業服務公司、電梯公司溝通噪聲超標問題,但經過多次交涉,未達成一致意見,魏女士訴至西城區人民法院,要求上述單位對電梯進行降噪處理,使室內噪聲符合《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中規定的限值要求。

魏女士向法官團隊送去錦旗。 圖源: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魏女士向法官團隊送去錦旗。 圖源: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

西城法院民一庭法官王德林承辦案件後發現,目前針對營業場所排放噪聲設備的標準有《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22337-2008);針對建築設計方面噪聲標準有《民用建築隔聲設計規範》(GB 50118-2010)及《建築環境通用規範》(GB 50016-2021)等,但具體到該案中涉及的居民住宅內設備結構噪聲,暫無明確適用標準,雙方當事人亦各持己見。

考慮到實際情況,法官認為調解是解決該案的最佳途徑,但原被告雙方分歧過大,起初無法達成一致意見。於是,法官先同魏女士聯繫,建議其先拿出維修降噪方案,降低調解難度。法官又同電梯管理單位聯繫,向其介紹了類案判決,扭轉了其最初認為其沒有降噪責任和義務的觀點。

同時法官建議電梯管理單位積極解決民生問題,幫助老百姓疏通影響生活安寧的堵點痛點。電梯管理單位表示,出於對居民關懷,願意考慮調解,承擔電梯降噪的部分費用。法官積極跟進雙方調解進度,及時通過電話和雙方溝通調解事宜。經過多輪不懈努力與溝通,雙方最終達成一致,魏女士與電梯管理單位、物業公司達成調解,約定雙方共同出資委託深圳某降噪公司對電梯降噪處理,電梯公司同意配合施工。

降噪工作完成後,魏女士再次撥打了王德林的電話,連連道謝。她告訴王德林,降噪措施十分有效,目前家中的噪聲已經基本消除,老人也已經搬回來居住,一家人終於擁有了正常平靜的生活。同時,魏女士也向法官團隊送去了錦旗。

編輯 彭衝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