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國·運載千秋 | 天津:千年運河正巨變 津沽文脈續輝煌

「九河下梢天津衛呀,呀兒喲,咿兒呀兒喲;天津還有四面城啊,呀兒喲,咿兒呀兒喲……」隨著已經消失半個多世紀的天津運河號子再度響起,大運河的千年記憶、萬丈豪情,再次奔湧於天地之間,勾勒出津沽大地曾經的漕運繁華盛景。

三岔河口是南北運河與子牙河、海河連通的重要區域,也是天津中心城區重要的河道景觀。天津市紅橋區委宣傳部供圖三岔河口是南北運河與子牙河、海河連通的重要區域,也是天津中心城區重要的河道景觀。天津市紅橋區委宣傳部供圖

作為大運河重要的沿岸城市之一,天津因運河而生,因漕運而興。大運河天津段南起靜海區九宣閘,北至武清區木廠閘,南北運河相向而流,分別流經靜海區、西青區、南開區、紅橋區、河北區、北辰區、武清區等7個區,最終在三岔河口彙聚入海。金、元時期,這裏有了河海運輸,繼而成為了漕糧轉運的樞紐和商品集散地。後來,隨著歲月變遷,大運河的運輸功能逐漸弱化,南來北往的糧艘商舶逐漸變成記憶中漸行漸遠的影子。

讓大運河重現往日盛景,成為人民群眾長期的期盼。

2022年4月28日10時,位於山東省德州市的四女寺樞紐南運河節制閘開啟,汩汩清水奔湧北上,位於天津市靜海區的九宣閘樞紐南運河節制閘開啟,南來之水經南運河與天津本地水彙合。至此,京杭大運河實現全線通水。而這,只是大運河生命復甦的第一步。

今年46歲的肖國棟,在天津市武清區水務局工作已經有26個年頭,主要負責城區運河河道的綜合治理。作為土生土長的武清人,在運河邊長大的肖國棟親眼見證著運河水從豐盈清澈到乾涸汙濁,再到如今水清河暢的變遷。「能夠參與大運河的保護與治理,我感到非常自豪。每天清晨,我和同事們一起對運河沿線進行巡查,看看兩岸綠化養護、水面和綠地保潔情況,檢查一下景觀設施如木棧道、景觀燈、石材鋪裝有無損壞。」

武清區水務局水面保潔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水草清理工作。天津市武清區水務局供圖武清區水務局水面保潔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水草清理工作。天津市武清區水務局供圖

看著碧波蕩漾的運河水,肖國棟的臉上漾起笑容:「雖然日複一日的工作很辛苦,但眼看著水質逐年改善,心裡還是幸福多一些。現在,運河裡的魚類和水生植物越來越多,還經常有黑天鵝等鳥類來‘觀光作客’,再下一步就是期待通航了。」

以問題為導向,近年來,天津開展大運河礙航設施和基本情況調查工作,分析存在的問題,編製完成包括改善河道水系資源條件、完善防洪排澇保障、促進岸線保護和服務提升、推進綠色航運發展等內容在內的大運河河道水系治理管護專項規劃。肖國棟和他的同事們也鉚足了勁兒,每天奔波上百公里進行河道巡查和維護,為通航創造更好的環境。

水是大運河的血脈,文化是大運河的靈魂。悠悠千載,大運河沿岸留下了許多河道、船閘、會館商舖、古街古寺等不可移動的實物遺產,也留下了許多具有大運河特色的飲食、戲曲、工藝、民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媽祖文化旅遊節、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遊節、運河主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活動、楊柳青民俗文化旅遊節……天津不斷加大運河文化探索與遺產保護力度,保護性傳承,全方位講好運河故事。

武清區的北運河郊野公園,紅橋區的北運河桃花堤、南運河「天子津渡」遺址公園,西青區的禦河景觀……一批以大運河為主題主線的文化公園成為市民放鬆休閑的好去處。

北京市通州區、天津市武清區、河北省廊坊市同處大運河沿岸,地域一體、文化一脈,旅遊資源豐富。自2017年「通武廊旅遊發展聯盟」成立以來,三地以大運河文化為橋樑,先後推出快享流年時尚之旅、詩畫鄉土運河之旅、古韻傳道非遺之旅等十餘條精品旅遊線路。集自然資源、文化遺產、新興生態旅遊業態為一體的區域旅遊新格局正逐步形成。

江南北國脈相牽,隋代千年水瀠漣。大運河親曆了天津城的發展,也孕育了天津獨特的文脈。在這裏,大運河已不再是史料記載中的文字,它以流動、鮮活的方式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奔騰至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