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國·運載千秋 |講好「天下糧倉」,「複活」大運河文化遺產

中國大運河回洛倉遺址大門前的標識石。人民網 程明輝攝中國大運河回洛倉遺址大門前的標識石。人民網 程明輝攝

6月16日,中國大運河回洛倉遺址草色青青。這裏是我國目前發現的隋代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的國家糧倉遺址。

一大早,洛陽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和回洛倉遺址兩處場館的講解員王欣翠便趕到了回洛倉遺址,換好工裝並配好了講解設備。今天有一個省外的旅行團預約來此參觀。

旅行團準時抵達,王欣翠笑盈盈地迎了上去。

「中國大運河包括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和浙東大運河三部分……它促進了中國南北物資的交流和領土的統一管轄,反映出中國人民高超的智慧、決心和勇氣,以及東方文明在水利技術和管理能力方面的傑出成就。」

倉窖是回洛倉遺址的「核心看點」。整個回洛倉城面積約50個足球場大,倉窖區佔比超過了一半。王欣翠介紹,根據倉窖分佈規律,考古人員推算,整個倉城的倉窖數量在700座左右。

道路旁用綠籬圍起來的未發掘倉窖。人民網 程明輝攝道路旁用綠籬圍起來的未發掘倉窖。人民網 程明輝攝
通過綠籬標識可直觀看出,每一個倉窖直徑10米左右。人民網 程明輝攝通過綠籬標識可直觀看出,每一個倉窖直徑10米左右。人民網 程明輝攝

「根據大運河遺產保護規劃,對未發掘的倉窖採取綠籬標識的方式保護展示。每一個綠籬圈下都是一個未發掘的倉窖。」引領著遊客,王欣翠邊走邊講,「當年每座倉窖儲放糧食大約55萬斤,按照700座倉窖計算,回洛倉總儲糧大約3.85億斤,稱得上‘天下糧倉’,可見回洛倉城規模宏大,儲量驚人。」

湛藍的天空下,數百個綠籬圈東西成排,南北成行,佈局整齊有序,場景蔚為壯觀。遊客們紛紛拿出手機,從各個角度拍照留影。

「為什麼這裏存了這麼多的糧食?這些糧食又是如何運過來的呢?」拍照間隙,有遊客好奇地問。

「說起這座糧倉,就不得不提隋唐大運河。隋煬帝遷都洛陽後,當時帝國的政治和軍事中心在北方,附近地區所產的糧食不能滿足京城所需。而這一時期南方江淮地區的經濟有了較大發展,北方所需要的物資,特別是糧食,有很大一部分要依靠江淮地區供應。利用水道調運糧食等物資的漕運,是一種最為經濟便捷的方式。於是,在開鑿大運河的同時,回洛倉也應運而生。從此,隋唐大運河成為帝國的生命線,充盈的糧倉締造了隋唐兩朝的鼎盛與輝煌,這也充分印證了大運河強大的軍事和經濟功能。」王欣翠娓娓道來。

聽完王欣翠的解答後,這位遊客若有所思,似乎在暢想著南下的糧船、北上的漕運,沿著這條人工水道,源源不斷地將粟、黍、稻、菽運到這裏的繁華場景。

在前往回洛倉遺址展廳的路上,王欣翠又給旅行團一行生動地講述了回洛倉遺址發現、保護和發掘的歷程。特別是李密帶領瓦崗軍攻佔回洛倉,隋將王世充與李密糧衣交換的壯烈故事,似乎將遊客引入了隋末群雄競起、鼓角爭鳴、搶奪糧倉的歷史傳奇中。

倉窖呈口大底小的圓缸形,周壁和底部保留有木板和黑灰以及火燒過的「防潮層」。人民網 程明輝攝倉窖呈口大底小的圓缸形,周壁和底部保留有木板和黑灰以及火燒過的「防潮層」。人民網 程明輝攝

倉窖內剖面展示了整個倉窖在不同年代的淤土堆積情況,淤土可細分為近千層,反映出倉窖內淤積層為長期自然形成,無人為回填跡象。人民網 程明輝攝

不覺間,旅行團一行走進了回洛倉遺址展廳。

「2012年為配合中國大運河申遺,我們對回洛倉遺址又進行了勘探、發掘,對倉城的佈局和規模有了更清晰的瞭解。」指著C46倉窖口,王欣翠介紹,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些倉窖遺址,洛陽市建設了隋唐大運河倉窖遺址考古公園、倉窖遺址保護展示中心、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等項目,這些項目不僅對倉窖遺產進行了大篇幅展示,也成為宣傳大運河遺產的重要窗口。

「回洛倉從建造至今,已歷經千年之久,是大運河豐厚文化遺產中的代表。除了倉窖遺產,河道、堤防、驛站、碼頭、橋樑……河南大運河遺產豐富,類型多樣,是大運河流經核心區最多的省份。」講解最後,王欣翠把話題轉向了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

據瞭解,為保護好、傳承好大運河文化遺產瑰寶,近年來,河南堅持加強與國家規劃有機銜接,突出通水通航、突出重大標誌性項目建設,注重文化遺產保護、生態環境優化和文旅融合發展,打造了大運河璀璨文化帶、綠色生態帶、繽紛旅遊帶,讓「陳列」在中原大地上的世界文化遺產「活」起來。

「關注大運河文化遺產,傳承中國大運河的燦爛文化。」王欣翠真誠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