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電影之城」 激發產業無限活力

上海是中國電影的發祥地,也是一座承載著光榮與夢想的電影大都會。如何通過政策、合作、培育等多方面,將電影產業鏈上下遊打通,上海又將如何助力中國電影續寫傳奇?

最近,由小說改編的動畫《從姑獲鳥開始之龍城風雲》憑藉國風劇情背景、富有衝擊力的視覺效果,在B站僅上線三集 便強勢登陸多個榜單,獲得了不少「自來水」。而這部動畫 就是從鬆江的科技影都「走」出的。

一個動作捕捉棚,二十個高速紅外相機,一套計算機系統,動捕演員的動作、表情,直接被「複刻」到動畫角色上,以實操表演驅動3D動畫模型,不僅人物更加逼真,效率也顯著提升。

上海左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動畫製片莫皓嵐介紹:「就比起以前對著畫出來的東西,去把這個模型一點一點的掰,能夠節省可能40%到一半的時間。」動畫導演董迷也表示:「傳統方式可能一個月的生產效率,一個人可能就100多秒,但是通過引進這種新型的動捕技術,整個項目製作的週期,就時間上來說是一個質的飛躍。」

2012年,左袋創意在鬆江創立,專注動畫電影產出,不過當時,只是承製動畫項目的「施工方」。而之後,鬆江陸續成立了一批影視產業園區,先後吸引了8000多家影視行業各個環節的企業註冊落地,逐漸形成了完備的上下遊產業鏈,這也為像左袋創意這樣的企業帶來了大量的合作夥伴。2020年,上海科技影都在鬆江成立,園區內的企業,也有機會應用到更多的新技術。

「我們從原來的二維,慢慢也在發展變成一些三維的製作。因為產業集聚效應,所以說有很多的一線團隊,帶著一些新的技術在鬆江這邊落地以後,為我們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條件。」上海左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支部書記陳泰愚說道。

對此,鬆江區文化和旅遊局影視產業高高長張嵐表示:「各個產業鏈,服裝的、道具的、後期製作的、科技的企業串聯在一起,集聚了很多的科技企業 有做這個電子屏幕的、有做攝像器材的,我們也通過影視把他們這個串點呈現。」

如今,左袋創意已經成長為一家能獨立孵化IP、動畫製作等多元業務的「造夢者」。他們的原創動畫《艾米咕嚕》還斬獲了法國康城電視節的重要獎項。而就在本次電影節開始之際,鬆江的上影昊浦影視基地裡,又成立了上海科技影都AI創製生態中心,計劃借助本地算力和雲網結合,引入虛擬拍攝、AIGC內容生成等前沿技術,搭建影視製作一站式服務平台。

上海昊浦影視基地常務副總經理、上影技術廠副廠長郗嶽表示:「會把鬆江區的算力接入到我們的基地,成為我們非常寶貴的數據資產,作為應用基礎。」而上海左袋文化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於新也表示:「現在我們已經在昊浦這個技術平台上 已經開始跟人工智能相關的一些研究人員開始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嘗試,把更多的一些精力投放在提升個性化和個人化風格的表現上。」

事實上,不僅是鬆江,上海多個區都非常看好影視產業的發展潛力。像普陀區,不僅集聚了阿里影業、淘票票等多家行業龍頭企業,還誕生了不少產業黑馬。比如參與製作《蒼蘭訣》的恒星引力,佈局「漫改、幻想、都市、古韻」四大廠牌,近年來爆款劇作頻出,負責人表示,政府給予的扶持和服務,讓他們在一些發展的關鍵時刻,吃了定心丸。

「普陀區一直給相關行業的重點人才給了很大支持力度,我們和普陀區文旅局合作了長三角文博會,將我們的IP《蒼蘭訣》和《狐妖小紅娘》在文博會上進行了展出。」恒星引力CEO王一栩如是說。

為了支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普陀在2021年就發佈了扶持意見,從鼓勵創作優秀內容生產到影視作品公映,再到版權銷售等,分別給予50到300萬元的獎勵,如今,普陀吸引到的影視創意類相關企業,總量已達到150餘家。

普陀區文旅局副局長王鴻興對此表示:「瞭解更多的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困難和問題和痛點,這樣政府才能精準對接各個環節來製定政策,如果我們可以對接各類市場主體進行雙向奔赴,我們政府都給了支持,而且是真金白銀。」

本次電影節期間,上海最新發佈了「上海市電影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圍繞打造全球影視創製中心這個根基,升級上海電影之城產業,以上海科技影都為核心,帶動各種影視要素資源的集聚,不斷做強電影產業集群。「推動頭部企業做大做強,做出世界影響,此外還會利用上海特有的優勢,探索金融+科技的雙輪驅動,讓更多的社會資本和科技力量進入電影產業,打造更多超級實驗室,為科技賦能電影尋找更多可能和突破。」上海市委宣傳部電影處處長劉禕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