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梅州災後全力以「複」

    6月22日,村民與供電搶修人員一道扛起發電機,步行通過臨時搭建的小道,為梅州平遠縣泗水鎮成文村梘頭生產隊送電。彭展輝/攝

    「前方道路坍塌,深達三四十米,長達六七十米。」6月21日,在廣東梅州前線勘查受災情況的電力先行搶修隊員反饋,國道G205線文福鎮段因山洪影響道路坍塌,無法人力拉線、架線。搶修線纜等器材雖已到位,道路坍塌造成的巨大溝壑讓搶修工作再次面臨挑戰。

    正當大家一籌莫展時,搶修隊員曾文傑提出,「人過不去,可以借助載重專用無人機來牽引線纜」。當天下午,載重專用無人機緊急調配到現場。無人機穩穩起飛,牽引一根根線纜飛過溝壑,抵達對岸,工作人員在地面接應。經過4個小時不間斷操作,成功將全部線纜牽引到位。當天,大壩線982主線102-104杆的電力得以順利搶通。

    近日,受持續強降雨影響,廣東梅州多地公路路段發生塌方、水淹、衝毀等災情。6月16日以來的強降雨,共造成梅州地區中低壓線路受損900多公里,受影響停電台區2866個。如何加快搶通未通電自然村的電力,成為最大考驗。

    梅州市委、市政府連夜組織工信局、交通局、水務局、供電及通信運營等單位聯動協作,秉持「不落下任何一村」的原則,深入排查自然村情況。梅州供電局按照「水退、人進、電通」的原則,開展「大兵團作戰」搶修復電「最後一公里」。

    6月22日傍晚,隨著梅州市蕉嶺縣長潭鎮百美村搶修任務順利完成,梅州市自然村用電基本搶通。截至當天19時,已恢復中低壓受損線路413.5公里、受影響台區2760個,超16萬近95%受影響用戶恢復基本用電。

    與此同時,廣東交通集團在汕梅高速改擴建項目緊急成立了4支搶險救援黨員突擊隊,共投入50台套搶險設備、150餘名搶險人員,分頭在梅州市平遠縣泗水鎮、蕉嶺縣南磜鎮和長潭鎮開展道路搶通工作。

    記者瞭解到,梅州市蕉嶺縣南磜鎮石寨村至多寶村11公里,是此次受損較為嚴重的一個路段,連續降雨造成沿路大小共上百個塌方點,其中最長的塌方點約500米長,且該路段臨崖臨水,部分路段已半幅垮塌,搶險作業工作量巨大。在搶通期間,該路段遭遇了多次暴雨,山體在搶修作業過程中發生了二次垮塌,現場作業風險高,難度大。

    汕梅高速改擴建項目工程技術部副經理陳伯俊是該路段的搶險負責人,面對複雜的道路環境,他需徒步進入塌方路段進行勘察、製定作業方案。在距離多寶村兩公里處,道路完全被垮塌的淤泥和樹木封堵,陳伯俊只能像走獨木橋一樣,小心翼翼地保持身體平衡,走過僅20釐米寬的混凝土護欄,另一側就是將近60米高的陡坡。陳伯俊說:「當時只想著盡快瞭解情況,製定出方案,搶通這條路。現在想起來才有點後怕。」

    雨水導致土體含水量增大,裝載機打滑嚴重。汕梅高速改擴建項目負責人孫克強介紹,一部裝載機在作業中滑到路外側,用挖掘機套著鋼絲繩才拉回來。「我們檢查了設備安全性能後,又繼續進行搶通作業。」

    目前,突擊隊正全面開展第二階段的道路擴寬和清理工作。現已擴寬道路28.1公里,清理滑塌土體21300平方米。

    在梅州市平遠縣泗水鎮,洪水退去後,電杆倒伏,電線斷裂、掛滿垃圾,農田坑窪不平、滿是泥漿。從成文村委到梘頭生產隊,本就不寬的村道被洪水衝去大半,夾雜著樹木和碎石的淤泥零零散散堆積在邊坡和沿途道路上,車輛已無法通行。

    為了不耽誤搶修進度,供電搶修人員與熱心的村民一道,硬是通過肩扛的方式,合力將近40公斤重的應急發電機安全通過危險路段。臨時搭建的4公里緊急通道,他們整整走了90多分鐘。在大家通力合作下,成文村梘頭生產隊的群眾在6月22日重新用上了電。

    在梅州市梅縣鬆源鎮,園潭村通往5個自然村的唯一橋樑遭到嚴重損毀,到6月22日仍未打通,搶修隊伍無法抵達開展搶修復電。得知良進石自然村尚有兩戶人家未及時撤離,搶修隊想方設法保障他們的用電需求。

    唯一通道橋樑被毀,河流湍急。「試試搭建人橋,看能否蹚過去。」梅州市梅縣供電局現場總指揮賴敏軍說。但河流實在湍急,人橋走到三分之一處只能緊急撤回。經過多方協調,由梅州市應急管理局調配直升機緊急支援,3名供電所員工和發電機通過直升機抵達對岸。

    通往自然村的道路不同程度遭到破壞,一個供電搶修小組前往梅州市平遠縣仁居鎮木溪3個自然村。組長王高誌跟組員們說:「路通的我們開車過去,路不通的我們抬過去。」在通往木溪七礤自然村的路上,因道路受阻,搶修車無法通過,村民主動將電單車借給搶修復電人員劉燕軍和曾繁忠。通往木溪妙備自然村的最後一段道路非常狹窄,工作人員用推車手推幾百米。還有的自然村村民得知發電機已在村口,便帶上扁擔前去接應幫忙,與搶修人員用肩膀挑起發電機,步行通過臨時搭建的小路抵達村里。6月22日中午時分,木溪3個自然村均實現發電機接入。

    「兒子,我們這裏來電啦,不用擔心!」「我這裏已經有電了,一切都好!」6月22日中午,梅州市平遠縣仁居鎮木溪中石察自然村的村民們通過發電機給手機充電後,給家人報了平安。在木溪村,搶修人員也在加快搶修進度,待搶修完畢,可將發電機撤出,恢復正常供電。

    災情發生後,廣東聯通緊急調度廣州、深圳應急搶險隊伍奔赴抗災一線。3名技術專家攜帶1套衛星包隨同應急救援人員乘坐直升機進入梅州市平遠縣泗水鎮,調測衛星包快速完成通信恢復,確保了以衛星站中心覆蓋範圍兩公里內通信信號;深圳應急大隊人員背負十幾斤重的衛星通信包涉水徒步進入平遠縣差干鎮、上舉鎮完成通信恢復;廣州機動大隊乘坐應急衛星車前往蕉嶺縣廣福鎮完成通信恢復,給政府現場指揮調度提供了保障。

    廣東移動通過「無人機基站+衛星通信包+衛星通信車」,為搶險救災搶通網絡通信生命線。在梅州市平遠縣泗水鎮,因道路多發滑坡,部分村落通信中斷、道路受阻。廣東省三防辦無人機搭載廣東移動基站設備送達平遠縣城。通過無人機搭載移動基站設備高空增援,移動「空中」基站在當地200米空中環繞飛行,保障半徑3公里範圍內的信號暢通,為受災地區民眾提供應急通信網絡。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6月25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