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防汛抗旱丨古祝村「孤島」72小時

  6月23日16時50分許。

  隨著挖掘機的鏟鬥高高揚起,最後一個塌方點的最後一方土被清出,通往古祝村的唯一一條道路成功打通。「他們是最可愛的人!」古祝村黨支部書記王玉芳激動地說,武警官兵連續奮戰,終於將斷了3天的路搶通了。

6月23日下午,在安徽省黃山市歙縣紹濂鄉古祝村,武警官兵打通前往古祝村道路,抵達古祝村(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發(徐光達攝)

  時間倒回到3天前,20日17時許。

  安徽省黃山市歙縣紹濂鄉古祝村受強降雨影響突發山洪,進村道路沿途發生多處塌方,村內一度斷電、斷水、斷路、斷通信,大山深處的村莊成了一座「孤島」。

  21日4時許。

  為了建立古祝村與外界的通信,安徽省消防救援隊伍通信分隊隊長付偉和5名隊員組成通信小分隊,攜帶輕型衛星便攜站、衛星電話、4G單兵圖傳等裝備,從黃山市屯溪區出發向古祝村挺進。「我們每人背著十幾公斤的裝備,逢山爬山、遇水涉灘。」付偉說,由於道路沿途塌方,他們的車輛在歙縣王村鎮升莊村遇阻,只好下車步行,「遇到不好走的路就下水蹚著過。」

  經過9個小時的跋涉,付偉和5名隊員途經至少40處塌方點,終於到達古祝村。付偉說,他們利用衛星電話等通信裝備向外界實時報告村內受災情況,組織村民向村外的家人報平安,並協助移動公司、鐵塔公司等修復基站、恢復公網通信。21日16時左右,古祝村村民接收到了網絡信號。「我們不再失聯!」王玉芳說,村委會開展救援、轉移和安置工作方便多了。

  21日12時許。

  在通信小分隊到達前,直升機的轟鳴聲舒緩了王玉芳心急火燎的情緒。「我們被切斷了和外界的聯繫,聽到有直升機來了,就知道這是來幫我們的。」王玉芳說。21日中午,一架直升機在古祝村上空盤旋,著陸後將一批礦泉水送到村里。之後,直升機又給古祝村送來了泡麵、發電機等兩噸物資。參與救援任務的安徽漢馳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澤芳說,他們從安徽六安趕來,利用直升機運送一些基本生活物資。

  22日15時許。

  國網歙縣供電公司通過直升機將1名搶修人員和1台發電機運至古祝村,利用無人機運送了兩台發電機為村民提供應急電力保障,同時組織4人對古祝村外圍供電線路進行巡視,為電網搶修恢復工作做好準備。隨後,根據巡線結果,國網歙縣供電公司組織11人精幹搶修力量,徒步4個小時,前往古祝村電力供應相關故障點進行搶修。23日下午,古祝村恢復通電。「有電了,大家的很多生活保障就能跟上了。」王玉芳說。電、水和通信都通了,通路成了全村人心心唸唸的問題。王玉芳告訴記者:「村里有500多人,上班、上學、置辦生活用品全指著這條路了。」

  23日,強降雨再次來襲。距古祝村5公里之外,武警第二機動總隊某支隊官兵冒雨向古祝村挺進。「我們連續奮戰了10餘個小時,清理了20餘處塌方點。」武警第二機動總隊某支隊左文雅說,下雨導致沿途可能發生二次塌方,加上泥地濕滑,道路既窄又險。「有的道路地基已經被河水掏空,重型物資車輛和大型搶險救援設備很容易把路基壓垮,我們就用巨石填上,防止缺口變大。」他說。

6月23日下午,在安徽省黃山市歙縣紹濂鄉,武警官兵駕駛重型機械清理前往古祝村道路上的淤泥和碎石。 新華社發(餘康生攝)6月23日下午,在安徽省黃山市歙縣紹濂鄉,武警官兵駕駛重型機械清理前往古祝村道路上的淤泥和碎石。 新華社發(餘康生攝)

  23日16時50分許,通往古祝村的道路打通。「路通了!」現場的30多位村民興奮地大喊。「接下來我們絲毫不能鬆懈,以應對未來幾天可能發生的強降雨。」左文雅說。(記者陳尚營、潘峰、韓學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