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當「曉景」在北疆不再是一個人的名字

影片:大學生返鄉創業帶領村民增產增收:大家沒時間鬧矛盾 都忙著掙錢呢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興安盟6月26日電 題:當「曉景」在北疆不再是一個人的名字

中新網記者 楊程晨 景詩雁 葛艾寧

走進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右前旗高爾沁鎮平安村,齊曉景和村民共同培育的100餘座標準化果蔬大棚並排而立,果香四溢。

近20年前,齊曉景是第一個從該村考出去的大學生,她學體育,主攻排球。2009年,畢業後回到家鄉平安村,齊曉景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幹部。從小就跟著父母鏟地、種玉米的她很快就被大棚種植吸引。

「父母以前在家種地,一到冬天就農閑沒事幹。」齊曉景說,大棚種植可以讓村民一年四季都有事幹,增加收入。四年後的2013年,齊曉景工作任期結束,她選擇留在村里創業。

圖為齊曉景介紹如今的平安村。中新網記者 楊程晨 攝圖為齊曉景介紹如今的平安村。中新網記者 楊程晨 攝

蔬菜大棚、親子活動、民宿經濟……比起村里現在一派火熱的場景,齊曉景回憶最初創業時,「農閑時擺攤,都沒敢告訴別人。怕大家笑話我‘上大學回來擺地攤’」。後來掙著錢了,她就開始蹲市場、做研究。

齊曉景在平安村租了兩棟溫室大棚,陸續又增建了3個草莓採摘園。當年,每棟大棚的年收入便超過了4萬元人民幣,第二年吸引5000多人次前來採摘。

當時,高爾沁鎮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大多是因病致貧,弱勞力人口佔常住人口的90%以上。如何幫鄉親們擺脫貧困,成了困擾齊曉景內心最大的疑問。

「過去我家裡經濟條件不好,是村里人一起湊的錢,再加上助學貸款,我才完成了大學四年的學業。」她說。

之後齊曉景組建專業合作社,「發展產業幫鄉親們擺脫貧困」是齊曉景實踐過後給出的答案,也是她對這片土地的承諾。

彼時,很多村民不相信她能堅持下來。但時間一久,村民們從一開始的「看笑話」轉變成了好奇,再到跟著她一起幹。2018年,齊曉景創新推出了「贈雞還蛋」「贈雞還雞」「贈豬還肉」三種模式,與村民簽約合作,由合作社提供技術服務和產品包銷,累計帶動科右前旗476戶村民,戶均增收至少2600元。「就這樣,大夥兒就一直擰成一股繩。」

2019年,科右前旗成立高爾沁鎮鄉土人才孵化中心,齊曉景擔任負責人,為鄉土人才提供一個參與全產業鏈運營的實訓基地。2022年,興安盟以齊曉景的事蹟和名字提出培育農村牧區產業發展帶頭人的「曉景計劃」,全面選拔、扶持和培育一批可推廣、可複製的「曉景」式人才。

圖為平安村內由老房統一改建的民宿內景。中新網記者 楊程晨 攝圖為平安村內由老房統一改建的民宿內景。中新網記者 楊程晨 攝

「曉景」這個名字,在內蒙古興安盟已不單純是一個人的稱謂,它更是一群致力於鄉村振興、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的鄉村產業領軍人物的共同標籤。她自己不僅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國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等多項榮譽,更成為全盟鄉村振興致富帶頭人的標杆。

「現在我們全盟可能有1000多個像我們這樣創業的青年,大家都較著勁兒地往前干。」她告訴中新網記者,「曉景計劃」的提出,雖然給自己帶來了壓力,但也讓她們團隊更有幹勁和膽量。

圖為平安村內的大棚種植。中新網記者 楊程晨 攝圖為平安村內的大棚種植。中新網記者 楊程晨 攝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齊曉景腳步不停,探索鄉村發展新路徑。平安村從1.0版本的單純大棚種植,發展規模化產業到如今已是4.0版本,即集民宿、研學、培訓為一體的「番茄公社」。

這些年來,齊曉景及團隊融合一二三產,讓不同特長的村民都能參與進來。產業規模越做越大,讓鄉親們的農畜產品賣出更好價格、走進更大市場,一直是齊曉景努力的方向。

「我們村里有蒙古族,也有漢族,大家在一起是取長補短。我感覺越干越有意思,大夥兒的幹勁也越來越足。原來是我領著他們往前走,現在是我們一起往前衝了。」齊曉景說。(完)

【編輯:楊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