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山間走失後受傷不能動彈,房山警方連夜搜索緊急救援

新京報訊(記者張靜姝)「民警同誌,我老伴晚上6點多出門遛彎,這都快10點半了,還沒回家,他有些糊塗,我們給他戴了定位手錶,可按照定位顯示,家裡人過去也沒找到。」6月16日22點30分,轄區居民張阿姨(化名)焦急地跑到北京市房山區公安分局東風街派出所求助。接到報警後民警立即展開搜救,終於在山裡找到受傷的老人。

通過公共影片和老人的定位手錶,民警分析老人可能在燕山郊野公園附近。因周圍都是山地,搜尋難度大,而且這意味著老人面臨的處境也可能更危險。於是民警馬上出發,並協調消防部門、藍天救援隊到現場協助一同搜救。

民警和藍天救援隊的隊員們從山腳下順著山路沿途尋找,可天黑、路險,定位信號延遲,直到17日淩晨4點多仍沒有發現老人的蹤跡,但幸好定位顯示還在移動,搜救人員決定重新製定搜救計劃。房山分局調派了支援警力攜帶警犬、無人機到現場幫忙。6點鍾,搜救隊伍再次上山開始搜尋。

由於山裡定位信號延遲、顯示的範圍不精確,民警和老人家屬溝通後,通過定位手錶的品牌聯繫了廠家,在廠家技術人員的協助下,將查找範圍進一步縮小。途中,民警實時與技術人員更新著老人的位置。

終於,在半山腰處,民警發現了斜躺在地上的老人,當時他的意識有些模糊,口中含混地說著腿疼。民警檢查了老人的受傷情況,趕緊給老人喂了水,並摘下警帽為其驅趕蚊蟲搧風降溫,聯繫城關消防救援站和120急救中心。由於老人的腿受傷不能移動,民警又徒步下山找到救援人員和急救人員,再帶著他們上山,用擔架抬著老人下山送往醫院救治。

經過簡單救治,救援人員用擔架抬著老人下山送往醫院。圖源:房山警方經過簡單救治,救援人員用擔架抬著老人下山送往醫院。圖源:房山警方

民警提示,如果家中老人需要特殊照顧,家人應給予老人更多的關心與照顧,在人員密集的場所應專門派人進行看護,並給他們配備通信設備,或將聯繫方式及居住地址交予老人貼身保管,平時也要經常強化老人的記憶,教老人記住家人的聯繫方式。同時,應儘量避免讓年紀較大的老人獨自外出,如老人走失,一定要盡快報警。

編輯 楊海 校對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