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研智能設備保障食品安全,喜茶讓消費者安心喝好茶

將貼有二維碼的杯子貼近機器掃瞄,下方的出料口就會根據顧客所點產品的要求,將所需的茶、糖、果汁、牛奶等原料攻入杯中,加上水果與冰塊,一杯喜茶就可以在10秒鍾內搞掂。

作為喜茶最新版本的茶飲智能設備,喜茶的這款智能出茶機最大程度解決了門店出茶效率、規範性等問題。不僅是智能出茶機,喜茶還推出了其他6款智能設備,隨著這些智能設備的佈局,喜茶在行業內首次實現了茶飲門店全流程智能化。

同時,為保障消費者知情權,喜茶率先在行業內公開產品配方、營養成分和原料溯源信息,讓新茶飲好喝看得見。從上遊的原料管控,到生產過程中的智能化,再到主動發起的食安自查行動,通過全方位保障,喜茶希望為消費者帶來一杯放心茶。

新茶飲有了「科技」標籤

作為新茶飲開創者,喜茶一直在「摸著石頭過河」。如今在喜茶,你很難找到一杯沒有科技賦能的產品,如果要為喜茶貼上標籤,「科技」正是其中之一。

喜茶的智能出茶機此前已在第四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亮相。該機器通過配方雲端存儲及實時維護通過識別為每杯茶飲生成的二維碼精準出杯,保障了喜茶在全國乃至全球不同城市、不同門店的出品一致性。同時,該設備可以根據內置的各原料密度數據,實現液體出杯正負誤差在1g內。這使得喜茶的食品安全保障有了很大提升。

門店經理指導做喜茶。林周楠/攝門店經理指導做喜茶。林周楠/攝

此外,喜茶還將智能秤應用在門店中,實現了門店效期管理的自動化,包括機器自動打印效期、效期自動提醒,避免了效期管理中的疏漏。同時,通過智能秤,還能實現門店物料報廢智能化,相關數據實時上傳後台,公司品質管理部門能便利地從系統上監控效期管理。

喜茶的智能化腳步始於2021年。這一年,喜茶組建了專業智能設備研發團隊,搭建了專業實驗室。在此基礎上,對茶飲智能設備的功能規劃、硬件設計、軟件開發等都進行了自主研發創新,首次在行業內對智能設備進行全棧自研。經過3年多的研發投入,喜茶智能設備在所有門店中投入使用,相關創新技術也已申請了70多項專利。

這些智能設備的應用把店員從重覆煩瑣的工序中解脫出來,使調飲師的工作更輕鬆。目前喜茶門店中應用了3大類共7款智能設備,包括用於門店原料製備環節的自動去皮機、自動去核機、自動捶檸檬機、自動切丁機、智能蒸煮機;門店原料管理環節的智能秤;門店調飲製茶環節的智能出茶機,所有操作流程進行了系統性智能化升級,喜茶因此在行業內首次實現茶飲門店全流程智能化。

食安不止於科技

食品安全是新茶飲行業永遠的主題。如今越來越多的新茶飲企業通過自身努力,讓食品安全成為令從業者自豪的行業優勢。除了科技助力,企業自我行動也讓食品安全更加有保障。

門店經理介紹小料台的食安規定。林周楠/攝門店經理介紹小料台的食安規定。林周楠/攝

喜茶除了積極配合相關部門的食品安全檢查,自查也是其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堅持多年的門店食安自查行動,讓喜茶的食品安全檢查不再是「自說自話」。通過這一行動,喜茶向公眾公示內部督查、培訓等情況,還主動公佈自查到的門店問題以及整改結果,讓消費者瞭解喜茶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2024年一季度,喜茶全國門店食安培訓超114萬人次,門店督檢超8000次。除了日常的食安管理,喜茶還在一季度舉辦了食安主題季活動,近50000人次參與了食安主題培訓及考試,提升了門店食安管理水平,更好地提升了門店的食安管理水平,強化員工的食品安全意識。

此外,為了讓消費者更瞭解喜茶食安管理細節,更好地督促門店重視食安問題,喜茶還會公示門店食品安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細節和解決方案。

門店經理介紹如何管理茶湯效期。林周楠/攝門店經理介紹如何管理茶湯效期。林周楠/攝

除食安自查外,喜茶還引入第三方專業食安機構,對門店食安進行綜合評估,幫助門店落地食安規範。僅在今年一季度,第三方專業機構對喜茶近1000家門店進行了冰水抽檢,門店消殺超14000次。

喜茶基於全鏈路的食安管理體系,借助科技賦能,持續讓消費者安心喝茶,也因此喜茶在2023年再次獲得中國食品健康七星獎。無論是率先加碼智能化設備,還是全鏈路強化食品安全,喜茶正在食安路上越走越穩。

文 王子揚

編輯 祝鳳嵐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