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蘭綻放 | 平台用戶衝至「天花板」 ,中國視聽產業如何破局

 《我的阿勒泰》《繁花》《城中之城》《大江大河之歲月如歌》《南來北往》等精品劇集成為本屆上海電視節期間的熱議焦點,國產電視劇在文學改編、現實主義等方面持續發力,在溫暖觀眾心靈的同時,激發向前向上的價值追求。據中國視聽大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大屏收視率整體呈現上升趨勢,各月活躍率均高於去年同期。與此同時,包括長影片、短影片、直播、音頻等在內的網絡視聽市場規模增長迅猛,2023年超過1.15萬億元,以網絡視聽業務為主營業務的存續企業共有66萬餘家。

新近發佈的《中國視聽新媒體發展報告》顯示,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達10.74億,使用率98.3%,用戶規模轉入平穩增長期。在各平台用戶幾近衝至「天花板」的當下,中國視聽產業該如何破局?「內容總體存在高原不高、高峰較少的現象,全球傳播的優秀作品還不多,影響力還不大。下一步的增長點與高質量視聽內容服務息息相關。」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認為,以「文化+科技」培育新質生產力,有助於催生更貼近今日中國百姓生活、貼近當代社會發展特徵的精品劇作。

觀照溫暖人間煙火,繪就真實時代畫卷

《大江大河之歲月如歌》將個人命運與時代緊密聯繫,為改革開放進程寫下生動註腳;《南來北往》伴隨著列車轟鳴聲呈現一個個酸甜苦辣的故事,以多線交叉敘事刻畫人間百態和人情冷暖;《城中之城》突破傳統意義上的職場劇,與現實「短兵相接」地碰撞出個體的求索與浮沉……今年上半年,多部電視劇單集最高收視率破3,它們拍出了現實主義的深度、力度、廣度,吸引了大批觀眾追劇。這些劇作將「中國故事」書寫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展現普通人為美好生活奮鬥的進取精神,形成現實主義的明亮底色。

「當下,現實主義的敘事表達引領著人們共同的話題、注意力和消費取向。我們注意到,幾乎每一個爆點的影視內容都隨著傳播聲量的崛起而牽引著人們的視線和注意力,大批收視表現優秀的影視劇都沿著現實主義的路徑展開,優質內容創作對人們的情緒情感形成鮮明引導。」美蘭德媒體傳播策略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崔燕振認為,主流劇作貼合現實層面的「煙火氣息」,拓展了貫通歷史與當下、融合現實與屏幕、鏈接個體與時代的創作道路。

上海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和世界觀察中國的窗口,亦是現實主義創作的富礦。近年來,眾多優秀影視作品聚焦上海、觀照上海:《大江大河》《風吹半夏》將開闊的歷史視野與跌宕的個體故事緊密結合,呈現改革開放的發展歷程;《安家》《平凡的榮耀》描摹行業職場的生存狀態,引發都市白領的強烈共鳴;《小歡喜》《小別離》《小捨得》以都市生活為藍本,記錄時代變遷中老百姓的情感狀態……不同時代、不同類型的影視劇深度開掘都市題材,精準呈現都市生活景觀,細膩描摹都市人生存狀態,成為了上海城市品格和精神的文化具象。

今年以來,《繁花》《煙火人家》《城中之城》《承歡記》等8部「滬產劇」在央視黃金檔首播,數量創歷史新高。本屆上海電視節期間,新一批聚焦上海故事、呈現「滬上煙火」的影視劇與觀眾見面。《蠻好的人生》正在上海緊張拍攝中,鏡頭對準新時代上海金融保險業,書寫新一代保險人的轉型與重塑;《寶慶里》講述舊區改造工程的基層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難,改善里弄居住環境的故事;《梁陳美景》預計明年開拍,將還原上世紀90年代上海的景物風貌,弄堂里的柴米油鹽和人情往來充滿濃濃的煙火氣……

影視賦能文旅消費,多模態滲透生活場景

「點燃一座城市的歷史文化積累,激活一個地方的流行時尚風潮,都需要影視來賦能。」崔燕振認為,優秀影視內容正在推動文旅消費產業鏈延伸和多元化,助力實現長久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今年5月,《我的阿勒泰》在央視一套熱播,呈現緩速的遊牧世界圖景與鬆弛的群體精神狀態,宛如一股清流滋潤著觀眾的心田。電視劇播出後,《我的阿勒泰》與當地文旅部門合作,帶動觀眾把線上關注轉為線下動能。相關數據顯示,僅5月13日至19日一週,阿勒泰地區接待遊客105.02萬人次,同比增長70.07%;端午期間,同程旅行平台上,阿勒泰酒店預訂熱度同比增長186%。電視劇《繁花》熱播後,吸引許多外地遊客來上海打卡,大量旅客主動諮詢,甚至要求定製遊覽路線。2024年元旦上海旅遊消費同比增長24%,提升旅遊經濟及衍生產業發展。

「微短劇+文旅」融合促進消費的新模式亦進行得如火如荼。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為373.9億元,同比增長267.65%。今年年初,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發佈「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提出創作播出100部好劇,推動實體取景地跟隨熱播劇「出圈」,營造跟著劇集去全國各地「打卡」的新風尚。《我的歸途有風》播放量達1.9億,劇中對蹺腳牛肉、金錢蛋、燈影鍋盔等樂山美食的展示,吸引觀眾前往當地旅遊;《別打擾我種田》取景地為安徽寧國市,引發觀眾對劇中美景的興趣,使「寧國市」抖音搜索指數環比提升385%。

高流量影視IP價值的釋放和轉化,持續帶動了文旅消費升級。《夢華錄》讓觀眾對中國古代茶藝產生濃厚興趣,「茶百戲」相關話題一度登上熱搜;《山水間的家》《種地吧》用節目流量反哺鎮村發展,帶動抖音、快手、京東的農產品銷售大幅增長;愛奇藝全感劇場體驗將旅遊目的地文化與爆款影視IP融合,截至今年6月各地門店接待遊客人次超10萬……「從情感構築、思想引領到產業賦能,影視正在多模態滲透生活全場景。」在崔燕振看來,影視產業賦能文旅發展、特色產業輸出、主流形象塑造,激發著「從觸達到連接,從單向傳授到雙向互動互構,從線下傳播場域到融合傳播場域」的轉變。

文:宣晶

圖:劇照

編輯:範菁

責任編輯:邢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