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蘭香飄人民城市,第29屆上海電視節今晚落幕

「白玉蘭綻放」頒獎典禮今晚在臨港演藝中心舉行,為期5天的第29屆上海電視節也將隨之落幕。

上海電視節是走進千家萬戶的「人民的節日」。「白玉蘭飄香」線下惠民放映活動為市民打造「家門口的電視節」,體現了城市溫度。不斷把世界的優秀作品請進來,讓中國的優秀作品走出去,電視節的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白玉蘭獎雲集海內外佳作,展示了高超的中國原創和世界各地各民族文化。「影視+文旅」、微短劇、AICG……電視節在各個方面引領中國乃至世界影視行業之先。

領先|文旅「新玩法」 短劇「新動力」

開幕第一天,展覽中心中央大廳里擠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電視工作者。他們都來取經,學習如何用「一部劇帶火一座城」。

因為聽說爆款劇《繁花》的「寶總泡飯」已在滬上各大小飯店裡成了菜單頂流。英國電視人說自己也有「夏洛克同款早餐」,是由英劇《神探夏洛克》帶火的咖啡館出品。「影像引領、文旅融合」已經成為世界關注的「超級話題」。電視劇《三體》的「沉浸式實景體驗館」近日於杜莎夫人蠟像館開幕,劇中人物的蠟像及一系列高科技互動裝置引得劇粉、書粉慕名而來。「白玉蘭對話」電視論壇開幕論壇上,大家熱烈討論當今打開一部優秀電視劇的方式,不只是打開電視機或手機,「影視+文旅」正讓中國影視劇從越來越好「看」到越來越好「玩」。

微短劇也是最新熱門話題。首屆上海微短劇大會發佈了《關於上海促進微短劇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每年設立5000萬元的產業引導經費,力爭在3年內不僅要推出300部以上精品微短劇,還要培育壯大10家行業龍頭企業。上海還將配套推出「繁花計劃」「出海計劃」「優才計劃」等一攬子微短劇扶持計劃,助力中國微短劇創作和發展。

溫暖惠民放映熱 藝術在身邊

「白玉蘭飄香」上海電視節節目展播線下惠民放映,為市民打造「家門口的電視節」。6月17日,線下惠民放映導賞活動開票僅半小時,32場活動中就有17場門票售罄,《9號秘事》《地球脈動Ⅲ》《梵高:大師之路》的放映場次在開票1分鐘內就被一搶而空。至6月20日,全部場次被約滿。

之所以如此受追捧,除了節目精彩之外,惠民放映點也從去年的18處擴展至20處。這些展映點中除了中華藝術宮等往年大熱的地標外,新加入的上海書城、上圖東館等都是市民和遊客必去的「文化打卡地」。今年放映點圍繞「一江一河」,挑選了四處臨河、臨江的文化活動場所。惠民放映帶動的視聽消費場景、城市美育氛圍,正潤物細無聲地融入市民生活。

為了讓市民獲得更好的觀賞體驗,增進觀眾與主創、專業工作者之間的互動交流,拓寬電視作品的社交功能,中華藝術宮、上海大劇院、上海久事美術館、上海書城、上圖東館先後開展了10場線下見面會。《地球脈動Ⅲ》總製片人、BBC Studios紀實與自然歷史部創意總監米高·岡頓說:「一個人在家面對電視與一兩百人在大放映廳一起觀看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我非常喜歡這種大家聚在一起觀看的感覺。」

交流既能「走出去」 也要「請進來」

今年,上海電視節在推進優秀中國視聽作品「走出去」的同時,也將世界各地的優秀作品「請進來」,為中外影視行業的交流與合作搭建了更加廣闊的平台,進一步提升辦節水準。

「白玉蘭視界」電視市場上,電視節目推介會及沙龍推出更多實操層面的國際交流活動,讓海外買家有收穫,讓中國影視企業有輸出。電視市場首次設立了「上海視聽」主題館,舉辦了「上海視聽」精品推介並形成了國際傳播品牌,展現了上海建設全球影視創製中心的良好營商環境。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還將發佈「視聽中國、全球播映」優秀作品,讓高品質的作品和高質量的發展成果得以更廣泛地傳播。

精彩海內外佳作 雲集「白玉蘭」

作為上海電視節的壓軸大戲,「白玉蘭獎」一直備受全國觀眾矚目。今年「白玉蘭獎」在原有基礎上拓展了與印度、澳州、土耳其等國的電視機構的合作,徵片國別也從去年的49個國家和地區增長到了57個,實現五大洲全覆蓋,海內外視聽作品近千部,為近五個徵片週期里數量之最。在電視劇類別中,中國劇報名約190部;海外劇從上一年度的近110部增加到了近170部,增幅為53.7%。紀錄片類別和動畫片類別的報名作品數有明顯增長,海外作品的佔比逐年提升,最終7個國家和地區的10部劇集進入白玉蘭獎三大單元評選。

本屆白玉蘭獎中國劇單元中,《問蒼茫》探索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創新敘事方法,對偉人的塑造更見新意;《繁花》聚焦滬語文化,風格化表達為小螢屏帶來審美新體驗;《漫長的季節》打開精品創作思路,細膩展現時代與命運的關係;《大江大河之歲月如歌》《南來北往》《父輩的榮耀》以優良製作,從不同的側面展現時代變遷、社會發展;《歡迎來到麥樂村》《問心》《不完美受害人》立足現實,以有力的故事內核傳遞關切……這些讓全年齡層受眾共情共感的精品力作,折射行業在這一週期內題材、內容、手法、技術的全方位創新,展現了中國劇集的視聽藝術表達躍升至更高的水準。(新民晚報記者 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