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證核發效率提高能否促進綠色電力市場化消納

近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佈關於啟用國家綠證核發交易系統的公告。公告稱,定於2024年6月30日正式啟用國家綠證核發交易系統。自2024年6月25日至6月30日,原國家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信息管理平台停用綠證申領功能,其間發電企業或項目業主可正常登錄查看綠證核發信息。

2023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於做好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全覆蓋工作 促進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的通知》,對我國綠證制度進行了全面修訂完善,實現綠證核發全覆蓋。此次推出國家綠證核發交易系統將切實提升綠證核發效率,推動綠證核發全覆蓋。

綠證是我國可再生能源電量環境屬性的唯一證明,是認定可再生能源電力生產、消費的唯一憑證。在可再生能源發電不再全額保障性收購、逐步走向市場化消納的過程中,綠證核發效率的提高有助於加快實現對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的綠證核發全覆蓋,進一步為擴大綠電供給、促進綠電消費,加快綠色電力市場化消納進程。

圖/IC圖/IC

從替代補貼到擴大消費應用,綠證制度逐步走向完善

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於試行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及自願認購交易制度的通知》,開始試行綠證核發和自願認購制度。最初核發綠證的對象主要是陸上風電和光伏發電。

在可再生能源發展初期階段,我國主要通過補貼的方式鼓勵推動光伏和風力發電產業的發展。隨著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的增多,補貼的壓力增大。因此,為了替代可再生能源補貼,我國明確了各地新能源電力消納利用率,各地承擔消納責任的市場主體可通過購買綠證完成消納責任。而風電、光伏發電企業出售綠證以後,相應的電量不再享受補貼。

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以及光伏、風電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綠電綠證市場供需兩端均發展了較大變化,多數光伏風力發電基本實現平價,市場上企業減排意識逐步提高、對綠電的需求快速提升,原有的綠證制度不再適應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形勢。

在此背景下,我國於2021年啟動了綠電交易試點,2023年印發《關於做好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全覆蓋工作 促進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的通知》,並即行廢止《關於試行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及自願認購交易制度的通知》,對我國綠證制度進行了全面修訂完善,實現綠證核發全覆蓋,擴大綠電綠證的供給。

今年4月,國家能源局公佈《綠色電力交易專章(徵求意見稿)》,開始在國家層面統一和規範綠電交易規則,為進一步促進綠電綠證交易和消納提供了保障。近日,國家能源局推出國家綠證核發交易系統,將進一步加快綠證綠電交易市場的發展。

圖/IC圖/IC

市場綠電需求逐步釋放,綠電綠證交易規模快速增長

「雙碳」目標提出後,我國加快推進各領域節能減排進程,並相繼啟動了全國碳交易市場和溫室氣體資源減排市場,通過市場化手段將排放成本傳給市場主體。

與此同時,我國也進一步完善碳市場和電力市場協同,支持將符合條件的新能源項目溫室氣體核證減排量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進行配額清繳抵銷。並加快了鋼鐵、水泥和有色金屬等行業的納入全國碳市場的步伐,進一步擴大市場主體對減排和低碳能源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我國綠電綠證需求逐步釋放,綠電綠證交易規模實現快速增長。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數據顯示,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全國無補貼綠證核發數量分別為645萬個、2427萬個和12000萬個;綠電省內交易量呈倍數增長,過去三年分別為6.3億千瓦時、227.8億千瓦時和537.7億千瓦時。

今年前5月,我國綠電綠證交易量超180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約327%。其中,綠電交易電量1481億千瓦時;綠證交易3907萬張,對應電量390.7億千瓦時。2023年,全國綠電綠證交易總量突破100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81.4%。

數據來源: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新京報零碳研究院製圖數據來源: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新京報零碳研究院製圖

綠電綠證仍需進一步打通需求側消費堵點

在綠證核發全覆蓋等政策推動下,今年以來我國綠證核發數量和交易規模快速增加,甚至出現了供大於求的情況。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綠證交易量已突破1.8億張,市場對綠色電力證書的需求顯著增加。

但與此同時,綠證的成交價格卻大幅走低,相較於過去幾十元的價格,今年綠證價格基本在1元至6元之間,甚至出現低於1元/張的情況。這種價格波動反映了市場供需的不平衡以及價格發現機制的不足。這種價格波動反映了市場供需的不平衡以及綠證交易市場價格發現機制的不足。

在綠證核發數量大幅增加的情況下,綠電綠證生產和消費的區域分佈錯配導致綠電綠證消費不暢,大量綠電綠證只能在太陽能、風能資源豐富而消費需求不多的「三北」地區區域內或省內進行消納,而消費需求較多的東區地區因跨省交易機制不完善等原因,對區域內綠電綠證的消費需求形成了限制,並製約了跨省區綠電交易的規模化發展。

此外,我國電-碳市場協同不佳也製約著綠電綠證的更好發展。目前,我國綠電市場、綠證市場交易機制尚不健全,且與碳市場間相對獨立,彼此間缺少有效銜接,這導致電-碳價格傳導存在梗阻,碳市場價格信號無法正確引導企業進行綠電綠證的資源配置和更多消費。

圖/IC圖/IC

新京報零碳研究院研究員 任大明

編輯 陶野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