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誌願填報服務費動輒上萬:買不到心安買到了焦慮

近日,全國各地陸續公佈高考成績,而伴隨著高考成績的揭曉,如何填報誌願就成了考生和家長的「頭等大事」。與此同時,一些商業機構則瞄準這一商機,開展起高考誌願填報指導服務,並向家長們「甩」出了動輒數千元甚至上萬元的「服務費」。

本文圖均為 新黃河 圖本文圖均為 新黃河 圖

新黃河記者經過連續多日的暗訪發現,有家長為求心安,在參加完免費的高考誌願填報服務後,卻仍選擇了高達數千元的「收費服務」,而其背後隱藏的原因則是「收費機構」給出的一系列「完美承諾」。記者親身體驗發現,這些服務存在焦慮營銷、服務敷衍等問題,誌願填報指導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在面對諮詢時,會營造出一種「時不我待」的緊張氣氛,言談中也會透露出「勿因一時猶豫耽誤孩子一生」等極易引發焦慮的話語。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高考誌願填報行業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但與此同時,資質不全、價格虛高、虛假承諾等行業亂象隨之而來。而針對社會上出現的「高價」誌願填報指導服務,教育部近日也發佈文章,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謹慎對待市面上的各類誌願填報指導服務,切勿輕信「高價」指導諮詢,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和誌願填報風險。

參加完免費諮詢,家長轉頭選擇收費機構

6月25日下午,太原市某文化培訓學校正在舉辦公益性高考誌願填報服務。前來諮詢的家長或考生,經簡單登記考生個人信息後,即可免費進行高考誌願填報諮詢。新黃河記者以考生家人身份經簡單登記後,進入高考誌願填報諮詢現場。

當天,來自太原市某重點中學的馬同學在母親李女士的陪伴下前來諮詢高考誌願填報。馬同學今年高考成績589分(理工類),超出當地「一本」分數線83分。山西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第一批506分,第二批418分(理工類)。

新黃河記者注意到,在諮詢現場,李女士在告知對方自家孩子的高考分數、文理科並詢問對方「這個分數能走什麼學校」後便基本沒再發問。諮詢老師很耐性,拿出最近5年各高校的最低錄取分數線,逐一為其分析589分在各高校錄取的可能性,並提醒李女士需重點關注哪幾所高校。此外,諮詢老師也重點詢問了馬同學的興趣、愛好及意向報考高校等相關信息,馬同學則一一作答……

半個多小時的面對面諮詢結束後,走出諮詢室的李女士卻顯得憂心忡忡,「老師倒是給出了一些具體意見,但究竟該怎麼報這個誌願,我還是拿不定主意。」簡短思考過後,李女士決定帶著兒子再去找一家收費機構問問。

在距離上述培訓學校不遠處的一座豪華寫字樓內,另有一家高考誌願填報指導服務機構。剛一走進大門,工作人員便熱情迎了上來,雙方簡單交流過後,工作人員將李女士一行帶進了一間辦公室。

「報價6800元,說確保孩子能上一個‘211’大學,今後讀大學還有一系列的後續服務,就衝他們的承諾,我考慮就選這家了。」將近1個小時後,李女士走出辦公室,「孩子上學這種事上,費用不是我首先要考慮的,關鍵心裡得踏實,花錢也是為了買個安心。」

標榜「名師」卻不讓多問,使用「話術」製造焦慮

6月25日下午,臨近下班時間,記者也在李女士購買「服務」的這家高考誌願填報指導服務機構留下聯繫方式,稱將諮詢誌願填報事宜。當晚,記者接到該機構一位王姓老師的來電並添加記者微信,隨後又將機構地址發來。26日,在記者前往該機構的1個多小時路程當中,王姓老師則不斷來電向記者確認抵達時間。

抵達該機構,王姓老師已早早在前台等候。「你看,這些都是我們這裏的名師,所以師資力量你不用擔心。」王姓老師指著該機構大廳里展示的多幅「名師」照片向記者介紹,「看看就行,不要拍照,他們有些是大學在職老師,影響不好。」記者注意到,上述「名師」下方分別標註有「博士研究生」「金牌規劃師」等字樣。記者想更多諮詢一下這些名師的詳細資料,王姓老師表示現在不能說太多,等確定購買服務時會詳細說明。

進入辦公室內,在簡單向記者詢問考生的高考分數、理科文科、意向選擇的學校後,對方將桌上一本宣傳資料遞了過來,「上面的人都是大學的資深教師,由他們來輔導高考誌願填報,就屬於‘降維輔導’,而且我會結合你的情況給你推薦一位最適合你的老師,所以你大可放心。」說完這些,王姓老師告知了他們的收費標準:「一本」誌願填報費用6800元,「二本」誌願填報費用3000元。

「不要猶豫,更不要顧慮費用。你這會兒還敢猶豫呢?時間不等人的,錯過這次機會,難說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得知記者需要回去再行考慮後,該名王姓老師說道,「你看我給你推薦的這位老師,人家就剩下一個名額了,如果這次你不定下來,下次再來就不一定有這個機會了,而且外面還有家長在排隊等待。」

據王姓教師介紹,目前該機構擁有學員近500人,考生一旦報名交費成功後,機構將按照錄取批次及交費先後順序進行服務,「填報方案及後續研討都需要時間,作為家長這時候可是一點時間都不能耽誤,一定要為自家孩子留夠充足的誌願填報時間。」

「後續我們還有大學生涯規劃課程及考研指導與幫助等‘增值’服務。」王姓教師稱,在考生被成功錄取之後,該機構還將為考生開設大學生涯規劃課程,「我們機構的這些大學老師都有各自的資源,未來孩子要是考研他們也都能提供幫助。所以我說,你今天只是花了一個高考誌願填報的錢,但是後期我們的這些增值服務都能給到你。」此後,或許是見記者遲遲沒有答應其簽約交費,王姓老師隨即以有另外家長需接待為由,結束了此次溝通。

「高價」服務卻「貨不對板」,教育部發文提醒警惕

在新黃河記者實地走訪的數家高考誌願填報指導服務機構中,各機構給出的「誌願填報價格」分別是3000元、5800元、5980元、6800元等,也有機構一次性給出了1999元、4800元、6800元、9800元、12800元的不等價格。究其原因,有機構工作人員解釋稱,「名師」過往身份不同、資歷不同、社會聲望不同等,都會造成彼此「價格」的差異。

與此同時,記者在實地瞭解中發現,各機構負責接待家長的工作人員,其主要目的在於宣傳各自機構的「強大實力」,繼而引導家長適時交費,而只有在交費後,才能見到真正為考生「服務」的「名師」。然而據記者瞭解,事實上,一些為此支付了高昂費用的考生,最終獲得的結果卻難言滿意。

據相關報導,有上海考生家長花費數千元購買誌願填報服務,並在與機構老師溝通時明確了心儀的學校與專業等範圍,然而機構給出的最終方案卻與此前南轅北轍,家長為此感歎,「根本不像是為客戶一對一定製的」。此外,另有江蘇考生家長同樣花費數千元購買誌願填報服務,彼時,機構方承諾將通過專業分析和指導,幫助該考生選擇最適合的學校和專業。然而最終的結果卻是,「只是簡單地介紹了哪些學校和專業可以報,哪些不能報」。

「機構利用所謂的‘信息差’,將各種信息一股腦地硬塞給家長,導致家長一時難以消化,機構則趁機在這種情況下,適時做出引導,家長此時就很容易被對方打動,繼而一擲千金。」從事高考誌願填報10餘年的薛女士告訴記者,目前高考誌願填報行業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但與此同時,資質不全、價格虛高、焦慮營銷、虛假承諾等行業亂象也隨之而來,甚至一些本身並未從事過教育服務行業的人,只因看到該行業有利可圖,便蜂擁而至,導致各機構的師資質量參差不齊。「他們摸透了家長‘一切為了孩子’的心態,篤定家長終會在他們的引導下選擇‘花錢買安心’。」

新黃河記者注意到,針對社會上出現的這些「高價」誌願填報指導服務,教育部官網曾在6月18日專門發文,提醒考生及家長警惕「高價輔導」陷阱,並就此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謹慎對待市面上的各類誌願填報指導服務,切勿輕信「高價」指導諮詢,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和誌願填報風險。

(原標題:《高考誌願填報市場亂象:機構不斷製造「焦慮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