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奮進者|敢放權、願兜底,她這樣撬動社區能人

「社區治理就是我們搭舞台,居民才是真正的主角。」

通過調動居民的積極性,上海市虹口區嘉興路街道安丘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雷國興讓居民充分參與到社區事務中。在此過程中,當遇到社區治理難題時,她也一步一步找到了撬動社區人才的竅門,搭建了社區人才庫。

「有時候我們拋議題,會發現(各行各業)有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出來解答。他們不是不願意說,當他們在自己瞭解的領域,發現別人都不懂時,他們就特別願意出來說話。這其實也是撬動社區能人的一個切口。」雷國興說。

雷國興(右一)在垃圾廂房。澎湃新聞記者 徐亦嘉 圖雷國興(右一)在垃圾廂房。澎湃新聞記者 徐亦嘉 圖

垃圾廂房設計方案曾修改7版,居民參與率達98%

安丘居民區下轄瑞虹新城二期及四期兩個小區,其中瑞虹二期小區共有近1760戶、約5000位常住居民,是大型高層住宅小區。雷國興介紹,小區居民呈現出「三高三多」的特點:學曆高、收入高、要求高,外國人多、年青人多、小朋友多。這麼龐大的小區,居委工作碰到的第一個難點是,認不出人、說不上話、走不進心。同時,周邊的商業配套有太陽宮、月亮灣等商場,這裏居民的生活條件非常便利。

雷國興也在自問,在這樣的環境下,什麼樣的服務是居民真正想要的?

「當時我們反復聽取居民的意見和建議,聽到最多的就是原有的垃圾投放點位因為是開放式的,有很多落袋的垃圾,夏天會有味道。」雷國興說。

民生跟著民聲走。於是,把垃圾臨時點位升級為更智慧、智能的垃圾廂房,提上了日程。在改建的過程中,為了暢通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渠道,雷國興邀請了有專業背景的居民誌願者參與「安丘居民區居民設計師團隊」,設計垃圾廂房草圖。

在垃圾廂房落地的過程中,雷國興也碰到了很多困難,「擺在我們面前首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垃圾廂房建在哪裡,選址就是一個最大的問題」。

隨後,雷國興和居民設計師團隊在全小區廣泛徵集意見建議,發動居民參與需求討論,居民參與率達到98%,「最後通過反復的商議,決定在目前7號樓的臨時點位把它建起來。通過居民們的建言獻策,我們也會對方案作相應調整。當每個人都參與到建設中,他們會格外愛惜和維護。」

2023年的8月,經過不下7版的修改,垃圾廂房終於從設計「藍圖」落地成為現實。通過全民參與,社區的垃圾分類工作也從「不願分、不會分」變成了「主動分、智慧分」。

敢放權、願兜底,建設社區「人才庫」

在瑞虹四期銘庭社區5、6號聯體樓棟,一樓大堂原有一片休憩空間,但因老化等原因,存在天花板漏水、燈光昏暗、實用功能缺失、居民使用率低等問題。在社區居民規劃師、社區居民政工師等建議下,該休憩區被打造為約25平方米的「一米會客廳」。

一米會客廳。澎湃新聞記者 徐亦嘉 圖一米會客廳。澎湃新聞記者 徐亦嘉 圖

「一米會客廳」建成之時,正值安丘居委辦公場所升級裝修階段,臨時辦公點較社區有一定距離。為進一步方便居民群眾與社區聯絡,居民區黨總支在「一米會客廳」里建立了由居委幹部、樓組長、業委會成員、物業工作人員參與的「三委聯動點」機制,在會客廳開展相關活動時現場辦公,並建立定期的「書記會客日」機制。「‘書記會客日’要求我每個月都帶著‘三駕馬車’,在這個空間裡面接待居民,聽聽他們的想法。」雷國興說。

在社區微更新的過程中,與雷國興交流最密切的,就是居民區設計團隊發起人、設計師常琦。在常琦看來,瑞虹新城社區是一個商業服務非常完善,基層公共性服務不是特別完整的新興社區。

在談及為何願意加入雷國興的社區微更新項目人才庫時,常琦表示:「因為以前我們的甲方只是投資方,並不是使用者。如何收集彙總居民的意見,並將這些意見落實,對我來說是一個考驗。在參與微更新項目的過程中,我找到了路徑和答案。」

在常琦看來,雷國興提供了一個開放性的平台,讓居民可以參與到社區事務中。通過發揮自己的專項技能,在項目推進中不斷與居民交流溝通,得到正反饋,由此形成良性循環,「雷書記最大的特點就是她敢於放權,沒那麼操心。我們提出的所有建議,雖然她並不是都懂,但她非常虛心地接受,並且後面通過學習,大家互相促進。同時,對於我們自己搞不定的事情,雷書記也會在最後協調兜底,讓我們比較放心」。

在安丘居民區黨總支兼職副書記金真看來,從不單打獨鬥,信任群眾、依靠群眾、用好群眾是雷書記最大的工作特點,「所以現在很多居民說,我們就是實現自己美好生活的天使投資人。居民們也逐步從評價者、使用者轉變為設計者和供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