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向徐利民學什麼

7月2日上午,「時代楷模」徐利民同誌先進事蹟報告會在杭州舉行。徐利民用一輩子,將利民之心實踐於利民之行。

這些天,我們不斷學習徐利民的先進事蹟,感悟這位「時代楷模」留下的精神遺產,從中汲取更多奮進力量。在「泥土幹部」徐利民身上,我們看到,「時代楷模」不是簡單的稱號,而是每個人都可以理解、學習、踐行的榜樣。

我們能向徐利民學什麼?今天,一起來探尋答案。

近日,中央宣傳部追授徐利民同誌「時代楷模」稱號 圖源:「時代楷模發佈廳」微信公眾號近日,中央宣傳部追授徐利民同誌「時代楷模」稱號 圖源:「時代楷模發佈廳」微信公眾號

一、用一腔熱愛排除萬難

有人說,上山遺址考古價值很高,自帶巨大流量,讓上山「出圈」應該不難。其實不然,從默默無聞到名揚全國,「上山」的路並不好走。

剛接棒工作時,徐利民面臨著考驗與壓力。那時距上山遺址被發現已有19年,如何擴大宣傳仍然任重道遠,距離「出圈」還有不小差距。徐利民對此想得很深,他說,歷史的使命交到我們手裡,要把自己的工作職責和使命扛起來。

工作上有差距,認識還不統一。就算是上山申遺,在最開始提出時也面臨諸多疑問。對於上山申遺具體要怎麼幹,誰都還沒釐清;也有人認為,申遺路漫漫,動輒幾十年,這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可徐利民不這麼想,他在工作筆記中寫道:「上山申遺必須堅定信心」「我們目標更應放遠」「一怕慢慢來,二怕小搞搞,三怕失機會」……

是什麼力量支撐徐利民勇敢前行?使命感與熱愛相互成就。徐利民愛著上山這份事業,哪怕有再多險阻,他都要去做。

1萬年前,先人們刀耕火種、披荊斬棘,用簡陋的工具建設家園。接手上山事業後,徐利民紮根上山、建設上山,用一腔熱愛排除萬難,推動上山申遺穩步前行。這份傳承萬年的力量,吸引更多人不再自陷於思想桎梏,不再憚於勇毅前行。

作為一名普通人,我們能向徐利民學習什麼?

生活中的我們,或許正遭遇著挑戰,偶爾還會被現實敲打。人生多風雨,道路總崎嶇。我們應像徐利民一樣,堅定心中的追求,哪怕歲月漫長、山海跌宕,也可憑藉這份熱忱與堅持,越過重重風浪,抵達理想的彼岸。

在浙江上山遺址發現的「萬年稻米」 圖源:「新聞聯播」微信公眾號在浙江上山遺址發現的「萬年稻米」 圖源:「新聞聯播」微信公眾號

二、任雨打風吹不改初心

從基層幹部到宣傳部部長,徐利民經歷了多個不同的崗位。儘管面對的人和事不斷在變,但他拚命三郎般的工作激情和鬥志始終沒有變。

徐利民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他不僅願意幹事,更能幹事、幹得成事。工作30餘年來,無論是為村民跋山涉水、興修水庫,還是為上山文化全國奔走、搖旗呐喊,徐利民總是竭盡全力去做,力爭達到「一竿子插到底」的效果。

作為一名黨員,能從徐利民的事蹟中學到什麼?

徐利民常說一句話,人總是要為什麼而燃燒的。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做事業的格局,看到一名黨員對黨性的實踐。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交流有感情,工作有激情。這位「泥土幹部」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的身影,是新時代共產黨員該有的模樣。

如何才能不忘黨員的初心,這是很多黨員都在思考的問題。徐利民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問題的答案,不全在書里,而在腳下和泥土裡,每一次對工作的全力以赴,每一次與群眾的交心談話,都是追尋答案的良機。懷揣對鄉土和人民的誠摯感情,才能為奮鬥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徐利民的事蹟證明,在時代大潮中,黨員要有立於潮頭的勇氣和本領,更要有為群眾遮風擋雨、毫不動搖的決心。黨員的先進性,並不在於履曆有多麼精彩,而在於能否被百姓記在心裡。

徐利民(中)在工作中 圖源:「國家文物局」微信公眾號徐利民(中)在工作中 圖源:「國家文物局」微信公眾號

三、對人民群眾滿懷深情

腳上沾滿多少泥土,心中沉澱多少深情。「人如其名」,這是很多人對徐利民的印象,為民辦實事、辦好事是他一生的追求。這份赤誠擔當的利民之心,深深植根於他對腳下這片土地和人民的深情熱愛之中。也正因為這份深厚的為民情懷,徐利民在為群眾做實事的道路上才會如此堅定、義無反顧。

那麼,他對家鄉群眾這份深厚的情感緣何而來?答案其實樸素且簡單:生於農家,長於農家,家鄉養育了他,他便反哺家鄉和人民。

情為民所繫,才會體悟到「民生無小事」。無論群眾面臨什麼煩心事揪心事,徐利民都視之為頭等大事,他創新「一卡五單」駐村工作法、開設「民情暖哨」網絡平台,也都是為了讓民生訴求能更快被看到和滿足。

正如徐利民常說的:「用不用心,老百姓能感受到。」「只要對群眾有利,再大的困難也要做。」於是,為了幫助農戶銷售滯銷農產品,他化身主播走進直播間,逐字逐句斟酌廣告詞;為了讓村民喝上乾淨的水,他翻山越嶺踏勘水庫壩址,事無鉅細親力親為……

廣大領導幹部,能從徐利民身上學到什麼?

徐利民用他一生的實踐告訴我們,「一切為了群眾」絕非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要將為民初心落實到行動上,「邁開腿」走入群眾中間,「張開嘴」問詢群眾冷暖,才能拉近與群眾的距離,與群眾心連心、心貼心。

學習徐利民的先進事蹟,就是要深刻領悟並踐行這種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深入實踐、勇於擔當,時刻把群眾的急難愁盼記掛在心上。

圖源:「時代楷模發佈廳」微信公眾號圖源:「時代楷模發佈廳」微信公眾號

四、把宣傳事業當作生命

中央宣傳部在向全社會宣傳發佈徐利民同誌先進事蹟時,評價他「用實幹篤行擔當宣傳幹部新的文化使命」。

那麼,一名宣傳幹部,又能從徐利民的事蹟中學到什麼?

宣傳幹部的使命到底是什麼?答案或許有很多種,而從徐利民身上,我們可以感知到一些關鍵要素和實踐內涵。

比如,宣傳工作不是「飄」在半空中的「務虛之功」徐利民就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宣傳事業的實質與價值。他竭盡全力推廣上山文化,不僅關注並宣傳好每一次新的研究發現,還組織了一系列研討、展覽等活動,使上山文化走進大眾視野,讓考古學界肯定其重要價值。

再如,宣傳工作並非錦上添花、可有可無,而是能夠主動靠前、綻放精彩。2021年,徐利民牽頭組織撰寫《奮力趕超 干在今朝》系列述評,直面社會上對浦江發展的悲觀情緒,戳破窗戶紙說問題,集納真言和良策,為家鄉的未來走向彙智聚力。

實際上,宣傳事業從來不可能脫離於具體的事物和誠摯的情感之外。就像對徐利民來說,它承載著溯源人類文明起點的追尋,浸潤著家鄉能有更好發展的深情……

我們宣傳幹部也當從這份事業中找到為之奉獻的目標和動力。那可以是浩浩家國情,用文字和影像記錄時代、凝聚人心,讓更多人感受社會的進步與溫暖;可以是悠悠鄉愁意,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讓每一寸土地上的風土人情得到傳揚;也可以是拳拳為民心,通過一次次宣傳為群眾發聲,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只把宣傳當飯碗是幹不出彩的。把宣傳事業當作生命,全身心投入其中,取法乎上、創新實幹,每一份努力終將澆築起連接人心的橋樑,化為承運社會進步的奔流。

我們學習徐利民,不僅是追憶,更是承其誌,踐其行,以奮鬥之名,續時代華章。

各位讀者: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留言在本文發佈的24小時以內得到點讚數最高者,將獲贈《話由心生》一套。您從徐利民同誌身上學到了什麼?來評論區聊一聊吧!

聲明: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