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里的運河 | 探尋運河「原點」城市的生長密碼

來源:交彙點新聞

編者按:

生生不息的大運河孕育了兩岸繁盛的文化,這些文化印記至今仍保存在浩如煙海的文獻典籍里。2024年是中國大運河成功申遺十週年,新華日報今起推出「古籍里的運河」專欄,從古籍的角度出發,打撈運河記憶,挖掘「運河意識」,延續運河文脈,展現江蘇大地上運河文化的千年滄桑,讓古籍說話,讓運河傳聲。

當歷史逐漸湮沒在逝去的時間里,古籍是最忠誠的見證者。

在大運河申遺成功十週年之際,記者來到運河原點城市揚州,揚州市圖書館的古籍文獻室中,一部部泛黃的古籍讓人回歸歷史「現場」:追溯2500年前吳王夫差在古邗溝挖下第一鍬的情景,從古邗溝故道7次變身「觸摸」運河的生長脈絡,從蒙塵的細節中,一窺忙碌的漕運和鹽運,挖掘揚州城的繁華過往。

運河的「原點」和「生長」

從揚州城北郊的螺絲灣橋向東直達黃金壩,長約1.45公里,有條並不寬闊的河流靜靜流淌,彙入東側的古運河,這便是中國最早的人工運河遺存——古邗溝故道,也被稱作京杭大運河真正的源頭。

春秋左傳十五卷 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吳興閔齊伋刻朱墨套印本 揚州市圖書館藏

大運河最早出現在古籍中是在春秋時期。揚州市圖書館館藏明萬曆四十四年孫礦批點、閔齊伋刻朱墨套印體《春秋·左傳注》記載,「哀公九年,吳城邗,溝通江淮」,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子承父業,開始了北伐征程,他吸取了父親兵敗的教訓,便另闢蹊徑在長江與淮河之間挖了一條人工運河。

《邗溝故道曆代變遷圖說》(清)徐庭曾撰清光緒三十年(1904)刻本一書,曾以地圖的形式展示了邗溝故道以及歷史上的七次變遷。八幅運河圖,圖版詳實,文字簡明,還標註出了水道的變化。

揚州市圖書館館長、揚州市古籍保護中心主任朱軍介紹說,邗溝的開鑿起初出於軍事需要,後來成了曆代漕運的主要通道。從開鑿至清代光緒年間的七次大的變遷,這八幅運河圖,標註出了水道的變化,是瞭解邗溝歷史的重要史料,對如今大運河的保護和利用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朱軍說,《邗溝故道曆代變遷圖說》是邗溝1000多年變化的大略演示,從圖中可以看出長江岸線南移、長江與淮河間湖泊變化以及淮河等因素對運河的影響。「圖中還顯示出為了避開山陽灣而開鑿里運河,這體現了大運河開鑿的基本原則——開內河,防風險。」朱軍說。

選自《邗溝故道曆代變遷圖說》(清)徐庭曾撰清光緒三十年(1904)刻本

從古邗溝故道出發,大運河開始「生長」。現藏揚州圖書館的清道光二十五年江西撫署刻本《揚州水道記》系清代揚州學派代表人物劉文淇所著。該書記錄了大業元年隋煬帝開通濟渠的場景:「發淮南民十餘萬開邗溝,自山陽(今淮安)至揚子(今儀征)入江」,修畢當月,隋煬帝就乘坐龍舟,沿著新運河浩浩蕩蕩巡幸江都。在邗溝舊有基礎上,隋煬帝大規模整修擴大,第一次形成了南北貫通的大運河,並連接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2700多千米。

揚州水道記四捲圖一卷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江西撫署刻本 揚州市圖書館藏

運河的開鑿絕非一蹴而就,唐代江沙淤積,令漕運損失嚴重,據《舊唐書·齊浣傳》記載,「潤州與揚州,一江之隔,漕船過江至揚州,要繞道至瓜步沙尾,由儀征運口進出,繞道多走60里水路,船隻還經常在江中被風濤漂損。」

開元二十五年,潤州(今鎮江)刺史齊浣主持開鑿了伊婁河。揚州市文史學者韋明鏵說,伊婁河從瓜洲延續到古邗溝南邊的揚子津,大大縮短了江南漕船過江的距離,省去了水陸轉運和迂道之苦。從此,瓜洲從名不見經傳的渡口迅速發展成「江北第一雄鎮」,每年來往漕船有數百萬隻,來往商人絡繹不絕。

京杭大運河的最終改造完成在元朝,元朝著名水利工程專家郭守敬對大運河進行裁彎取直,從取道中原變直通北京,據《郭守敬傳》描述,修築過程中自丞相以下「皆親操畚鍤」,工程竣工時,忽必烈極目望去,見積水潭上帆檣蔽日,「舳艫蔽水」,盛況空前,賜名為「通惠河」,通惠河的開通也標誌著京杭大運河的最終完成。

漕運、鹽運讓揚州成為歷史網紅

唐代揚州商賈雲集,貿易興盛,清代乾隆鼎盛時期,每年經過揚州閘與瓜洲閘的船隻近十萬艘,揚州鹽業達到頂峰。

縱覽揚州圖書館的館藏,從明代到民國,集中湧現出一批重要的鹽業著作,描繪揚州鹽業經濟下的社會生態圖卷。

揚圖館藏清同治九年(1870)淮南書局刻本、方濬頤補刻《兩淮鹽法誌》記敘了兩淮鹽區生產、銷售、轉運、課則等規章,是研究兩淮鹽政的重要資料,全面記述了乾嘉年間兩淮鹽業全盛時期的面貌,堪稱淮鹽「黃金時代」的鹽政專書。

淮揚運河雖然屢經變動,但一直承擔著食鹽外運的重要功能。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鹽城分院常務副院長陸玉芹說,清代淮鹽的行銷範圍,在明代基礎上雖有所調整,但沒有太大變化,行銷地域遍及江蘇、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河南六省。據史料記載及考證,淮南淮北食鹽的行銷都與大運河密切相關。其中,邗溝支道以及揚州至儀征段是淮南食鹽外運的必經河段。

清代鹽政紛繁複雜,尤其是兩淮地區。道光十一年(1831年),鹽務專家陶澍首倡淮北鹽政改革,廢除總商,推行票法,尋找調整政府、納稅商人和消費民眾之間的利益「均衡點」。《淮北票鹽誌略》收錄了陶澍自道光十二年至十八年間,淮北創行票鹽的有關奏疏、詳稟、批示、章程、條規、告示等資料,是票鹽製改革集大成的典籍,對後來的鹽務改革有指導意義。朱軍補充道,「票鹽法」改革中,政府取消了總商分設行店,令民眾可以自行購買鹽斤運往售賣。與此同時,還降低官鹽成本,簡化了辦事手續,加速了食鹽流通。

漕運鹽運在當時事關國運,故明清時期對運河的治理更為重視,關於治水防洪等內容的著作也相繼出現。

《河防一覽》是明朝水利專家潘季馴所撰,他在長期的治河實踐中,總結提出「蓄清刷黃、束水衝沙」的治運方略,在其問世後的300多年中,對治河方針和河工實踐一直起著指導性作用。

清代整治運河圖,選自清代劉文淇水道記

從史料上看,高郵也是重點保護與治理地域,盂城驛能夠完好保存下來,與治水之功密不可分。清代葉機著的《泄湖水入江議》圍繞高郵水患治理展開,他指出,高郵因地勢受水最先最甚,湖水入海困難,應該導之入江,再由江入海。清代大臣、水利工程專家靳輔於康熙十六年(1677)調任河道總督,他在《治河方略》中提出把黃河和運河分流,減輕高郵湖的水勢壓力。

「清代初期,黃河淮安至徐州段與運河‘並行’,黃河水勢凶險,泥沙淤積,」中國水利學會水利史與水利遺產專委會會員戴甫青補充道,為了避開黃河,靳輔重新開鑿新河道,經歷數次開鑿,最終形成了從宿遷駱馬湖到淮安清口段的「中運河」,這樣「黃運分離」的格局一直保持在現在。

淮揚菜、瘦西湖見證揚州鼎盛

古運河奔騰不息,成就了揚州豐富多彩、綿延不絕的運河文化,首先就是園林。

漕運和鹽運返程的商船中堆滿了「壓艙石」,這些石頭運到揚州,為園林的發展打下了基礎。在乾隆年間,揚州園林達到鼎盛時期,其中,以湖上園林——瘦西湖最為著名。

清代古籍《平山堂圖誌》全面介紹了全盛時期的瘦西湖,其中花大量筆墨描述五亭橋:「橋上置五亭,下列四翼,洞正側凡十有五,月滿時每洞各銜一月,金色滉漾,卓然殊觀。」韋明鏵說,五亭橋是瘦西湖的標誌,造型獨特,精巧壯觀,體現了陰柔陽剛、南秀北雄的有機融合。《平山堂圖誌》為研究瘦西湖的形成發展和清代造園藝術提供了實例資料。

運河貫通南北,中外客商在揚州雲集,成就了「博采眾長」的揚州美食。在康熙乾隆時期,揚州美食步入了鼎盛階段。李鬥編纂的《揚州畫舫錄》以平民視角記載了清代揚州全盛時期的風貌,從品類、場面、規模等對「滿漢席」進行了詳盡描述。「這是首次出現文字記載的‘滿漢席’。」朱軍補充說,目前《揚州畫舫錄》已知存世最早的是嘉慶二年刻本,收藏在揚州市圖書館。據該書記載,「滿漢席」一共有108道菜,是分5次來上菜的,要把108道菜都吃完需要三天的時間。

揚州圖書館館藏的《隨園食單》更是袁枚四十年間以美食進行社交的成果,書中詳細介紹了當時流行的三百多種菜餚飯點,其中很多為淮揚菜。在朱軍看來,《隨園食單》是融合了理論與實踐的傳世之作,書中提出了很多美食理論,比如,「味要濃厚,不可油膩;味要清鮮,不可淡薄」。崇尚「鮮淡」口味;又如,「粥飯本也,餘菜末也」,強調穀物膳食基本結構的重要性,與現代飲食健康原則基本一致。

揚州是運河「漂來」的城市,從經濟到文化的發展都打上了深深的運河烙印,朱軍說,近年來,揚州市圖書館不僅深挖館藏的古籍資源,還將古籍和文化體驗相結合,通過展覽、講座、非遺體驗、走讀、研學等方式,讓大家沉浸式感受運河魅力,讓沉澱在古籍里的運河文化「活起來」。

新華日報·交彙點記者 周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