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扣五期長城修繕現場紀實:邊考古邊修繕,預計2026年完工

「這座敵台的坍塌時間較早,而且是一次性坍塌。在坍塌的牆體里,可以看到,還掛著一顆石雷……」7月4日,在北京箭扣長城五期保護修繕項目現場,考古項目負責人、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尚珩指著120號敵台向記者介紹。

箭扣長城五期保護修繕項目(以下簡稱「箭扣五期」)位於北京市懷柔區,東起牛角邊,西至正北樓,全長915米,包含6座敵台、5段邊牆,包含117號敵台至122號敵台及117號至122號敵台間邊牆。預計整個保護修繕工程於2026年完工。

今年4月,箭扣五期正式開展考古工作,並於6月6日進場施工,實現了「邊考古,邊修繕」的無縫銜接。此前的考古工作中,考古人員已發現明代建築構件脊獸、佛郎機的子銃、明代萬曆通寶錢幣等文物及石雷、炮台等軍事設施和遺蹟,共有170餘件套文物,帶給人的驚喜不斷。今年的箭扣考古發掘工作預計於8月底結束。

7月4日,箭扣長城正北樓附近,工人正在施工。 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7月4日,箭扣長城正北樓附近,工人正在施工。 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敵台窗框上發現一抹紅色痕跡

在現場,尚珩介紹,箭扣五期已完成121號敵台的考古發掘和清理工作,以及120號敵台一半的發掘工作。

考古過程中,121號敵台窗框上的一條紅色痕跡引起了考古人員的注意,為還原長城的真實色彩提供了依據。

「這是一條特別規矩的紅色痕跡,我們猜想,很有可能是裝窗框的時候,往上刷油漆,碰在了磚上。紅色痕跡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鐵,我們的科技考古也在做進一步的鑒定,看溶劑中還有沒有其他成分。」尚珩介紹,「2022年,我們在對‘將軍守關’敵台進行考古時,也見過類似痕跡。」

尚珩介紹,很多明代輿圖中的長城至少有3種顏色:白色牆身、藍色城磚和紅色門窗。「在大家印象里,長城不會有紅色這麼鮮亮的顏色,實際上,當年的長城除了高大堅固,顏色也會多一些。」

在敵台頂部庫房的屋內地面上,考古人員還發現了「空鬥牆」的砌法,這在北方長城中很少見。「很可能是有南方背景的士兵來這裏修建的,現在我們看到的大部分牆都不是這種砌法。」尚珩說。

在敵台頂部靠近邊牆位置,考古人員還發現了炮台和旗杆支座的遺蹟。「考古過程中,我們會對一些不尋常的細節反復琢磨,比如,敵台頂部都是磚,那為什麼這個地方會有石頭?發掘清理之後,會發現石頭壘起的非常規矩的方塊,推測是炮台。」尚珩說,「同樣,另一側非常小的方形石碓,我們推測是用來插旗杆的底座,一般出現在平台頂部偏外側的角裡面。」

箭扣五期項目施工現場。 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箭扣五期項目施工現場。 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植被去留需考慮排水問題

沿著120號敵台向西,在長城牆體的缺口處,考古人員挖出了明代士兵登城便門。找到便門,憑藉的是考古人員多年的經驗。

「900多米的長城,不可能都挖出來,前期要選擇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點位進行發掘。如何選擇點位,依據更多的是對長城的認識和工作經驗。」尚珩說,「從120號到121號敵台這麼長的距離,如果中間沒有門,士兵上下會很不方便。最開始這個地方被土埋著,看不到下面的情況,但我們發現有一處牆面是直的,就推測是一處便門。」

「當時,負責駐守邊牆的很多士兵,居住在下面的城堡里。城堡是固定的,找到便門之後,就可以還原當年戍守士兵登上長城的路線。從長城活化利用的角度看,可以為以後長城的開放遊覽路徑提供參考。」尚珩表示。

行走在120號至121號敵台的城牆上,一些生長在城牆中間的野生山桃樹迎風擺動,給路過的人們帶來一絲清涼,也為長城增添了一抹綠意。

「儘管這些植物與建築本身無關,但卻是長城景觀的一部分。」尚珩介紹,近幾年的研究性修繕中,長城上植被的去留,會由考古、設計、施工、植物方面的專家,採取「一樹一議」的方式進行討論。一些對長城本體造成威脅的樹木被砍掉,留下來的樹木也會進行一定的修剪、處理和持續觀測。

「現在留下的這些樹木不粗壯,根系也不發達,紮不到牆體中間去,會像傘一樣鋪在上面,基本不會危害長城本體的安全。春天的時候,還會開出一簇一簇的花。」尚珩說。

植被保留的多少,需要考慮長城上的排水問題。現場可以看到,一些坡度和緩的城牆上,保留了幾株較少的植被。而坡度較陡的城牆上,則保留了大片植被。

「下雨的時候,水會從地勢高、坡度較陡的城牆上,流到地勢低且較平坦的城牆上,我們就要在彙水集中區多清理一些植被,把排水口露出來。充分利用古人的智慧和保留下來的設施把水排出,保證牆體的安全。」尚珩說。

尚珩正在向記者介紹120號敵台坍塌情況。 新京報記者 展聖潔 攝尚珩正在向記者介紹120號敵台坍塌情況。 新京報記者 展聖潔 攝

最難修的是120號敵台

從山腳沿著崎嶇的山路一路往上爬,沿途可以看到騾子、山坡上的水管,體現出長城修繕的三難:用水難、運料難和施工難。

烈日之下,在正北樓敵台東側,箭扣五期修繕項目負責人程永茂正在帶領工人施工。

程永茂介紹,從山下的村子裡取水,經過兩三級水泵把水輸送到長城的工作面,有效解決了施工用水問題。「修繕用的材料車子運不上來,只能借助騾子馱到長城根下的臨時存料點,再由工人背到施工現場。」

記者在現場體驗發現,一塊長城磚有25斤左右的重量,正常人拿起一塊走到兩三百米外的施工現場都十分不易。施工過程中,每個工人一次要背兩三塊磚走過去,對工人的體力要求較高。「現場的工人都是從河北承德山區等地選拔出來的。他們自小成長在山下,有較好的身體素質,還要具備負重能力,能爬上爬下,在長城上搬運石料。」

「從6月6日修繕開始,這裏還沒使用過一塊新磚。我們現在基本控制少添新料,把長城周邊20米內散落的磚撿起來再用上。」程永茂說,新磚也是嚴格採用古法工藝燒製,需要提前兩個月預訂。

「箭扣五期修繕項目的工期是3年,這就要求我們真正下‘繡花功夫’,最大程度還原長城的古樸滄桑之美。」程永茂說,「目前的進展是122號正北樓處於收尾階段,損毀較嚴重的西立面牆體頂面簷口這兩天基本能修復完成。最難修的是120號敵台,兩側有坍塌,119、117號敵台損壞較為嚴重。牆體只有兩三處塌方,修繕起來比較容易。」

程永茂介紹箭扣五期長城修繕進展。新京報記者 展聖潔 攝程永茂介紹箭扣五期長城修繕進展。新京報記者 展聖潔 攝

在多年的工作中,程永茂總結了「五隨」原則:隨層、隨坡、隨彎、隨舊、隨殘,在箭扣五期中得以進一步應用。「總體原則是把前面四期的成熟經驗、亮點,在五期修繕項目中全部體現出來,打造一個更好的全國樣板工程,產出一大批考古、修繕、研究成果,將來以報告的形式整理出來。」程永茂表示。

數字化也是箭扣長城研究性修繕中的一大亮點。在修繕現場,不時可以看到進行數據採集的相機和無人機,體現了長城修繕工程的科學性。「這次,我們對整個項目中的敵台和邊牆進行了數字化採集工作,主要是借助無人機的攝影測量和相機的全景拍攝,在施工的不同階段分節點進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工程師、箭扣五期數字化技術負責人尚勁宇說。

他向記者表示,「每次收集完數據,會及時在團隊成員之間共享,以便他們及時瞭解長城修繕過程中的最新情況。整個修繕項目結束後,也可以對幾個節點的數據進行回看比對,準確知道修繕過程中哪些地方做了變動,是否很好地體現了‘最小干預’的原則。」

北京懷柔箭扣段長城東起牛角邊(頂),西至九眼樓,全長7850米。據瞭解,自2016年起,北京市連續對箭扣長城開展了四期保護修繕工程,總長度達4520米。箭扣五期是繼箭扣二期,社會力量又一次參與箭扣長城保護修繕的合作案例,基於之前的保護修繕經驗,箭扣五期將在多學科參與的基礎上,發揮社會力量優勢與所有單位以及研究機構、高校團隊、民非組織合作開展理念創新、長城研究、修繕記錄、公眾參與等多方面的探索與嘗試,嘗試打造一個長城保護修繕利用的綜合性項目。

新京報記者 展聖潔

編輯 張牽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