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國|北京城市副中心多河富水,生態宜居環境吸引市民

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城市副中心作為「橋頭堡」具有示範作用。目前,更多的人和企業向北京城市副中心「靠攏」。

公開材料顯示,北京市級機關至少已有1.7萬人遷至北京城市副中心辦公。同時,北京城市副中心以重大產業項目落地為牽引,引領產業集聚。三峽集團、中石油、中國電力、中國建築等央、國企相繼落戶,首旅集團、華夏銀行等北京市屬國企總部也都開工建設。

今年4月,市民菀女士已經將家搬進了大運河森林公園周邊的一個小區。除了上班方便外,她還覺得「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活,配套設施都不錯,幸福指數也很高」。

北京城市副中心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也高,多河富水,水城共融。早些時候,通州區區長助理、特聘專家林巍曾表示,在副中心生活非常便利,小街區密佈15分鐘步行生活圈,將打造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同時,配套設施完善,優質的教育和醫療資源已紛紛落地。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實施方案》提出,將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打造成「零碳公園」,提升城市綠化綜合減碳效應。目前,城市綠心公共交通、內部專用等車輛全部實現電氣化替代。

另據今年1月數據顯示,城市副中心森林總面積已達45.79萬畝;400餘公里綠道橫貫南北;8個萬畝森林組團串聯東西;口袋公園、小微綠地,星羅棋布;實現了百姓出門「300米見綠、500米見園」。

此外,在今年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通州區委相關負責人曾介紹,2024年城市副中心將繼續保持千億投資規模,高水平建設千年之城底座。2024年共安排435個項目,總投資預計6658億元。

在金元浦看來,大運河文化帶的建設也是城市建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要利用好豐富的文物和文化資源,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文化旅遊、休閑娛樂、文化景觀的發展要逐漸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這樣人民群眾才會覺得更生態、更宜居。」

記者:張建林 展聖潔

編輯: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