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輩的潮流,輪迴到年青人身上

    視覺中國供圖    視覺中國供圖

    曾被認為是父母輩的愛好,正在褪去「過時」的外衣,逐漸在年輕群體中流行。

——————————

    在東北女孩於三順的家中,有一個抽屜堪稱她的「寶庫」。裡面的東西非但不貴,多數還是免費得來的,那就是一堆紙袋。在抽屜之外,她還珍藏了一個布兜,裡面裝滿了塑料袋。這是她自從搬到遼寧大連工作,開始獨立生活後養成的習慣。在於三順看來,這些東西雖小,但總是能派上用場。

    在設計師齊娜的手機相冊里,花草佔據了近一半的空間。「我以前覺得植物不僅拍出來差不多,還很土。」直到某天,她看到一位攝影博主分享的鬱金香照片,「在陽光的照射下,成片的花朵透著光,夢幻極了」。這讓齊娜意識到,原來不是花草土,而是自己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之後只要路過花叢,她就會仔細觀察,思考角度和構圖,希望用自己的視角記錄生命之美。

    如今,囤垃圾袋的不一定是叔叔阿姨,還可能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拍花花草草的不一定是長輩,還可能是20歲出頭的年青人。

    攢包裝袋子、拍自然風光、愛黃金首飾、加入廣場舞大軍、喝枸杞茶……這些曾被普遍認為是父母輩的專屬,甚至被嫌棄「土」「俗」的愛好,正在褪去「過時」的外衣,逐漸在年輕群體中流行。面對自身態度的轉變,不少網民感歎:「原來人到了一定年紀,就會‘血脈覺醒’。」

    子夕是湖南某大學的在讀博士生,去年舉辦了婚禮。在給伴娘和前來幫忙的朋友送的伴手禮中,她放了一枚手工編織的戒指,並在上面加了一顆黃金轉運珠,這是她以前絕對不會選擇的禮物類型,「覺得金飾很俗」。

    轉變開始於兩年前,那時子夕經常刷到關於金價波動的短影片。「可能是信息繭房吧」,看了一次後,大數據越推越多。隨著關注的增多,她對黃金的喜愛度也越來越高。「黃金最吸引我的點還是好看吧,其他材質的首飾可能會變色,但是金飾永遠是亮亮的。」子夕覺得,近年來很多金飾富有設計感,貼合年青人的審美,同時注重營銷,保值的特質也讓黃金成為年青人投資儲蓄的選擇之一。

    有人的審美出現變化,有人則在興趣愛好上發生轉變。3個月前,廣東女生陳唯嘉為了讓母親不過度沉迷網絡小說,決定帶媽媽體驗廣場舞。誰料母親沒勸動,她反而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週末、節假日,她只要有時間就會去跳。

    從事品牌運營工作的女孩彭希也是如此。她經常和朋友一起跳,廣場舞初體驗後的一個月內,她參加了四五次。對於在廣東廣州從事藥物研發工作的黎舫來說,跳廣場舞更是生活常態,這一愛好已持續6年。

    不論是陳唯嘉、彭希,還是黎舫,她們起初都對廣場舞「接受無能」。彭希覺得它「土俗」,黎舫認為這不算運動。經過親身體驗,她們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廣場舞比我想像中難,每天的動作也不同。」有時候跟不上,彭希就隨意發揮。在她看來,跳廣場舞沒有心理負擔,動作再醜也無所謂;廣場舞的音樂富有動感,隨便跳跳就很快樂。黎舫認為,廣場舞雖然動作簡單,但能達到有氧運動的效果,「只要跳30分鐘,運動量杠杠的」。

    「我平時工作很忙,總加班,下班後不是躺著,就想花錢買東西。」在陳唯嘉看來,參與跳廣場舞這類日常活動,能讓自己感受生活本來的樣子。平時她還喜歡去公園和廣場散步、休息,在「公園20分鐘效應」下,她身心輕鬆,「感覺自己作為人的氣息回來了一些」。

    至於「土」和「俗」?黎舫直言:「廣場舞現在可潮啦,音樂類型多樣,甚至還有DJ伴奏。」

    從嫌棄土味到主動欣賞,從接受無能到沉迷其中。為什麼年青人的喜好會出現這樣的轉變?武漢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研究所副教授陳武認為,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是重要原因。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優秀文化的影響越來越大,包括文化、價值取向、生活方式等也逐漸得到大家的認同和喜愛。

    他同時覺得,年青人步入社會,體驗到生活的不易後,會發現一些從前被自己忽略的傳統價值觀是正確的。這也是喜好改變的原因之一。

    囤包裝袋子就是於三順獨居後養成的習慣。「以前我和父母一起住,十指不沾陽春水,對節儉沒有概念,想不到攢袋子的事。」現在大到家居裝修,小到柴米油鹽醬醋茶,她都需要自己挑選購買。「我每次買東西,總感覺沒花多少錢,結果算下來還挺多。」於三順發現,過日子需要仔細經營,「能省則省,囤袋子起碼不用專門買垃圾袋了」。

    「我們經常說:‘人教人,教不會人;事教人,一下子就教會人了。’」陳武說,當你自己沒有體驗的時候,「節儉」在你的眼裡可能只是一個道理或一種灌輸,但是當你經歷過很多事情後,就會領悟到這是一種傳統美德。

    在陳武看來,年青人態度的變化反映了他們由自我向社會的一種轉變。「原來這些年青人沉浸在自己的興趣、價值觀和審美中,現在慢慢地超越了自己的關注範疇,開始接受其他人所喜歡的一些東西。」

    「這也是年青人的追求從熱點向文化的轉變,從短期到長遠的轉變,越來越獨立的表現。」陳武進一步解釋道,以前很多人更熱衷於跟風打卡,追求一時的快樂,現在他們想得更多、更遠,慢慢開始追求歷經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長期發展而形成的文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對年青人原來所持有的某些短暫化、個體化、熱點化追求的降溫。「這是青年價值觀的一種進步,也是一種文化自信的體現」。

    (應受訪者要求,本文除黎舫、陳武外,均為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李丹萍 記者 郭韶明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7月13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