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荒漠變糧倉!兩位老漁民見證耕海牧漁這些年

playstop

mute

max volume

repeat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高芳

7月13日,青島西海岸新區石雀灘的岸邊熱鬧非凡——

「我養的鱸魚長到了18斤!」58歲的劉光華在忙著出魚;

「我一天接待了14撥海釣客戶!」55歲的薛維強在忙著招攬遊客……

作為當地的老漁民,劉光華和薛維強都有值得炫耀的事情。在海天一線,他們耕作的那片海域,是首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也是青島最大的海洋牧場,有深水抗風浪網箱280多個,可年收穫各類海珍品3000餘噸。

「17年前,這裏是一片海底荒漠,連水草都不長。」老漁民劉光華感慨地說。眼見著海底荒漠慢慢變成了大糧倉,他們是親曆者,也是建設者。

收起釣魚筐,老漁民下海改喂魚

「喂魚去嘍!」7月13日早上8點多,劉光華像往常一樣,駕船從西海岸新區石雀灘出發,漁船甲板上是堆成小山的銀色鯷魚。

馬達隆隆,帶動螺旋槳捲起層層浪花,劉光華把目光投向萬頃碧波,濛濛霧氣懸浮在海天之間,被清晨一縷縷耀眼的陽光射穿……大約二十分鐘後,漁船便抵達了海洋牧場。

遠遠地就能看到,一排排網箱漂浮在海面上,網箱里的魚兒爭相躍起,攪得海面一片沸騰。劉光華會心一笑,他知道那是魚兒聽到漁船馬達的突突聲,從水底躥上來等著吃食呢。

劉光華把船緩緩停靠在網箱旁邊,幾位漁民便用鐵鍁一次次把鯷魚剷起,高高拋撒向網箱,喂完一個網箱的魚,船又駛向下一個網箱。停靠的間隙,劉光華仔細地檢查網箱纜繩,一旦發現斷裂痕跡,就會組織漁民及時替換修補。

今年,是劉光華在魯海豐海洋牧場工作的第11個年頭,這裏是青島最大的海洋牧場,現有海域5萬餘畝,深水抗風浪網箱280多個,「每個網箱直徑40多米,深7米,裡面養的是花鱸、大黃魚、加吉、包公魚等,每天都需要來投放魚食,喂完這些網箱里的魚大概需要四五噸魚食。」

喂魚,是劉光華在海洋牧場負責的主要工作。

「喂魚老有樂趣了,就像養寵物一樣。加吉魚吃食最歡,吃起東西來像餓狼。」讓劉光華最有成就感的是,前幾天有客戶來買鱸魚,自己隨意從網箱里撈出來的一條鱸魚竟然有18斤重。

除了喂魚,最繁瑣的工作就是更換網箱。每隔一段時間,劉光華和漁民們就要用吊車把舊網吊起,換上新網。舊網拖回岸後,需要對破洞進行修補。

別看劉光華現在對喂魚的活兒樂此不疲,但放在10多年以前,他幹的可是捕魚的營生。他經常開玩笑般形容自己,「前三十年捕魚,後十年在喂魚」。

南魚北養的魚苗放入網箱

58歲的劉光華是土生土長的石雀灘漁民,從小生活在劉公島村。石雀灘海域位於西海岸新區鳳凰島旅遊渡假區東南,金沙灘以西,銀沙灘以東,因伸向黃海0.5公里的岬角形如雀嘴,當地漁民都管它叫「鳳凰頭」。

風景獨特的石雀灘,在上世紀是一片富庶的海域,當地漁民以釣鰻魚為生,「一斤鰻魚能賣三四十元,一拉上岸就被搶走了,被收購銷往國外。」上世紀80年代開始,劉光華便和村里的一名漁民搭夥,經營一艘5馬力的木船,「一年穩賺5萬元」。

但是釣鰻魚並不輕鬆,「需要半夜釣,因為這種魚只有晚上能看見魚餌。」劉光華回憶,每年5月到9月,是村里最忙碌的漁獲季節。村里每天會有專人通知當天的潮汐情況,確定出海時間,一般在半夜12點到淩晨兩點之間。

劉光華在補網

出海時間確定後,提前一個小時,每家每戶就會開始準備釣鰻魚的竹筐,筐直徑半米大小,周圍掛滿小鉤,鉤子上再掛上麵條魚等魚餌,「一個筐子要掛128個鉤子,出海前一艘船大約要準備十幾個釣筐。」

黑夜的石雀灘岸邊,整個漁村燈火通明,人們為一場盛大的漁獲而辛苦勞作著。

漁船下海後,劉光華和搭夥的漁民一起,給釣筐綁上浮漂,一個一個投入大海,等投完最後一個釣筐,再返回最開始投放釣筐的海域收筐。待到早上大約7點鍾,他們就滿載漁獲,返回人聲鼎沸的岸邊進行交易。

讓人遺憾的是,這場聲勢浩大的海捕盛況在持續經年後,最終落寞收場。

到本世紀初,海里的魚越來越少,直至沒了蹤影。人到中年,劉光華犯了愁,「村里很多人賣掉漁船出去打工,幹些建築小工等營生,可是我只會混海上這塊活兒,其他的我不會幹啊……」

漂泊三天三夜,護駕10萬尾魚苗

彼時,與劉光華同樣面臨生計問題的還有漁民薛維強。

他家住在石雀灘附近的山裡北莊一村,「魚多的時候,我們村有一百多條漁船,我那時跑的是遠海,船開出去兩三天,拖網打回來的都是安康魚等大魚。出海半個月回來把貨卸掉,就是‘嘩啦啦’的進賬。」

不知不覺間,近海漁業資源逐漸匱乏,「漁網的網眼越編越小,捕上來的魚越來越少,到後來出海一趟都不夠油錢。」薛維強的漁船從一年能賺十幾萬元,到入不敷出,也就十幾年的光景。

2007年,魯海豐海洋牧場開工建設,薛維強賣掉漁船,成為第一批被牧場招募上班的漁民。

薛維強還記得,自己剛開始的工作是播撒海草種子,「當時石雀灘海域的海底已經是一片荒漠了,漁民打撈海參鮑魚時使用底拖網,那種網像摟草的耙子一樣,把海底的水草都拖沒了。」

種下海草,又繼續打造供魚類棲息的「海底別墅」——牧場投先後投資2.8億元,組織漁民建設人工魚礁區3000畝,投放的人工魚礁包括大石塊、混凝土構築件30萬空立方米,各類廢舊船隻100多艘。

「開著船出去投放水泥墩塊,海底有的地方是淤泥,墩塊投下去,就沉進淤泥裡了。」薛維強回憶說,漁民們光摸索著熟悉海底地質結構、投放人工魚礁就花費了四五年時間。

海洋生物資源的聚集不是一蹴而就的,海洋牧場的養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布設人工魚礁後,從浮遊植物到浮遊動物,海洋生物的食物鏈一層層地建立起來,水草長出來,慢慢地有貝殼類生物附著,一些魚群也被吸引過來「拎包入住」。

漁民在打理網箱上方的網

「有一次我在監控大屏上看到海底攝像頭傳回來一個畫面,一條黃魚在水草里鑽來鑽去,我盯著它看了半天,真是太驚喜了。」打了半輩子魚的薛維強,覺得自己參與了一件很有成就感的工作。

一片海域的生態環境變好後,接下來便可以投入網箱養魚了。「剛開始養魚時,碼頭還沒建好,漁船停的地方與岸邊有一定距離,我們需要穿著防水褲,從岸邊蹚著海水,把一筐筐魚食扛到漁船上。」薛維強回憶道。

什麼樣的魚適合牧場養殖,也是一個探索的過程。「牧場開始放養的是小魚苗,小魚苗對環境適應性差,成活率並不高。」薛維強親眼見證過很多慘痛的損失:魚苗一旦生病,整個網箱的魚就會全軍覆沒。

2020年,青島大力提倡「南魚北養」,海洋牧場開始從南方購入成魚,放入牧場飼養兩三個月後就可以出售,薛維強承擔起了去南方採購魚苗的工作。那年4月份,薛維強給10萬尾魚苗當「保鏢」,在海上漂泊了三天三夜,一路北上行船540多海里,把它們安全從東海運回黃海。

薛維強帶著客人在海釣

「第一次運魚苗很緊張,我們提前查了天氣預報,避開海上有大風大雨的日期,否則就要損失魚苗。」薛維強一行人從福建寧德、福鼎選購了近10萬、兩三斤一尾的大規格魚種,包括鱸魚、大黃魚、包公魚、紅加吉、黑真鯛等。

「我護送的哪是一船魚啊,簡直就是一輛‘運鈔車’。」薛維強不敢有半點差池,因為這船魚總價超過200萬元。

薛維強駕駛的是一艘特殊的活體魚苗運輸船,就像一個移動的大網箱。船長約60米,甲板上有12個隔艙,魚苗分別暫養在裡面。行船過程中,要隨時從船底更換隔艙內的海水,讓魚慢慢適應水溫變化。

「到達石雀灘附近,是晚上7點多。晚上進行海上作業不安全,當晚我陪這些魚苗在船上過了一夜。」直到第二天吊車將魚苗投入網箱,薛維強懸著的心才放下來。

為了增加養殖魚的「野味」,海洋牧場的網箱中還安裝了「燈光誘餌」系統。網箱內深約3米的水中,安裝了太陽能發電集魚燈,可以通過燈光誘集周邊海域的浮遊生物和小魚、小蝦等天然餌料,儘可能模擬野生環境,供養殖魚追逐捕食。

上下循環起來,海底荒漠變樣了

「深水網箱內的環境與外面沒有區別,由於海水不停地流動,這些魚需要不斷地在網箱內遊來遊去,進食類似於野生魚。」負責喂魚的劉光華很細心地觀察著魚的大小變化,有些魚搶不上食,他就開著漁船繞到網箱另一邊,單獨給它們加餐。

「喂兩個多月,各類魚苗基本會由原先的每尾兩斤左右長到三斤多,就可以銷售了。」劉光華說。

由於青島海域水溫較低、水質優良,這些進入網箱的南方魚體型變得修長,肉質變得緊實,一時成了「搶手貨」。

劉光華從碼頭上來來往往的收魚車車牌,可以辨別出客戶來自哪些地區,「不光供應青島本地市場,還有濰坊、煙台等省內城市和全國各地的訂單。」

近幾年,南方網箱養魚商家以青島、日照為中轉站,「南魚北養」的魚從這裏發往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北方大城市,全面佔領了北方的養殖海水魚市場。以魯海豐海洋牧場為例,這裏每年產魚量達600萬斤,帶來2億多元的收入,是支撐牧場運營的重要經濟來源。

每當在碼頭上看到運魚車,劉光華都會熱情地和對方打招呼——「這是我養的魚!」

炫耀歸炫耀,但海上經驗豐富的劉光華還是有清醒的認識,他跟漁民們閑聊時經常說起,「如果不是海洋牧場,咱漁民可養不出這麼多魚來。」

讓老漁民劉光華感到不一樣的是,現代漁業養殖更加科學化。在魯海豐海洋牧場的監測室里,通過海底實時畫面,不僅可以看到養殖網箱內部景象,也可以看到海底的溫度、鹽度、深度、葉綠素以及溶解氧的數值等實時數據。

海洋牧場監測系統,可以看到海底生物情況

他還經常聽專家們為前來收魚的客戶講解海洋牧場的搭建理念:「上有養殖網箱、下有人工魚礁,海洋牧場採用的是一種立體養殖的方式。網箱里部分魚苗培育到一定程度會放流到海里,建設人工魚礁吸引海洋生物聚集,帶來海水水質的改善,也對養殖有利,整個生態系統從上到下就循環起來了。」

新的漁業名詞,劉光華記住的並不多,但是他會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喜悅,「我是親眼看著這片海環境變好了,漁獲更多了。」

昔日海底荒漠,如今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藍色大糧倉。

一魚多吃,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

這邊劉光華忙著出魚,那邊薛維強也腳不沾地,7月13日一天,他接待了14撥出海釣魚的客戶。

因為當年參與過人工魚礁的建設,薛維強對這片海域頗為熟悉,知道哪裡是魚群聚集的「菜園子」,可以釣到更多的魚。

在石雀灘岸邊,一座長長的碼頭向著大海延伸,一艘艘白色垂釣船從碼頭駛出、駛進。這個遊釣碼頭佔地8300平方米,停船岸線長達1500米,可停泊休閑垂釣船隻近百艘。同時,碼頭旁還投資建設了酒店、停車場、海草房群,形成了一處富有膠東特色的海釣休閑旅遊渡假基地。

「有一次我帶的一幫客人,打破了紀錄,6個人倆小時釣了500斤魚,可把他們累壞了,坐在甲板上直嚷嚷:釣不動了!釣不動了!本來是想來放鬆休閑的,結果成了體力活。」薛維強開心地講述道。

「從第一產業轉向第三產業,是藍色海洋經濟的大趨勢。」魯海豐副總經理汪顯剛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這是一魚多吃,海洋牧場不是一個單純的養殖基地,如今,集養殖、觀光休閑、垂釣、旅遊渡假等於一體的產業鏈已經初步形成。」

「打造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高地」,建設海洋牧場是養護海洋資源的生態道路。為延伸漁業產業鏈,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海洋牧場建設的主攻方向,而發展海釣,則是實現產業融合的一個突破口。「我們牧場去年接待釣客近1.5萬人次,年接待觀光餐飲遊客兩萬餘人次。」汪顯剛介紹,這個數據在今後還會有跳躍式增長。

薛維強駕駛的運魚苗的船

「牧場帶動了周邊交通、住宿、漁家宴、特色海產品銷售等產業發展,也帶動漁民增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有了。」汪顯剛細數著公司里的員工,在海洋牧場里從事養殖的漁工,九成以上都是附近村子裡原來從事捕撈的漁民,直接吸收了300多名漁民就業。

「我們村50歲左右年紀的漁民大多在海洋牧場上班,一個月穩定拿到四五千元的薪金,不用出去打工了,我們還是習慣干海上的活兒。」劉光華坦言,漁民們都十分喜歡這份新型漁業工作。

站在石雀灘上遙望黃海,魯海豐只是大海上的一個「點」。青島海岸線綿延905.2千米,佔山東省海岸線總長的27%,海域總面積約1.22萬平方千米。據瞭解,青島在建海洋牧場達27處,其中21處被評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位居全國第二,約佔全國總量的八分之一。

以海為田,辛勤的人們正在努力構築更多的「藍色糧倉」。眾多海洋牧場以點連線,在廣闊的大海上全面開花,鋪展開一卷耕海牧漁的藍圖。